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2 道试题
1 . 唐宪宗分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为两制。朝廷的制诰、诏令、赦文等都由翰林学士执笔,中书舍人只能起草一些不太重要的文书。这样,翰林学士的草诏权就被固定下来。唐代这一措施体现了(     
A.三省六部制逐步完善B.三省出现一体化的趋势
C.中枢决策机制的演变D.两者分工明确彼此制约
2024-03-18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收心联考历史试题
2 . 钱穆指出,唐制,中书舍人拟稿,亦由诸舍人各自拟撰,是谓“五花判事”。然后再由中书令或中书侍郎就此许多初稿中选定一稿,或加补充修润,成为正式诏书,然后再呈送皇帝画一“敕”字。这说明,中书省(     
A.内部已形成了制约机制B.具备了辅助决策的职能
C.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D.保证了中枢决策的科学
3 . 唐翰林院在银台之北。乾封以后,刘袆之、元万顷之徒,时宣召草制其间,因名“北门学士”,北门学士的出现说明了(     
A.科举制人数大大增加B.提高了办事效率
C.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强化皇权D.导致唐代宦官专权
4 . 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可以说是传统集权社会行政管理体制的骨架。但是唐朝宰相,名号众多,除了中书令、尚书令等三省长官之外,还设有尚书仆射、参议得失及参知政事等。这些官职的设置(     
A.体现出中枢机构的异化B.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C.凸显皇权与相权的决裂D.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太宗曾经想要征未满十八岁的中男当兵,魏征坚决不同意,四次拒绝在敕书上签字。武则天当权时期,宰相刘祎之受诬告后拒认不经中书门下的皇帝敕书,结果被赐死。这两则事例说明(     
A.唐朝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
B.制度运行效果离不开特定政治环境
C.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发生重大变革
D.皇权相权之争是封建社会主要矛盾
6 . 唐朝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基础上,设立了政事堂议政制度,主要由皇帝亲信主持集体商议;参与政事堂议政的除了三省长官,还有皇帝直接指派的亲信官员参与议政。政事堂初设于门下省,后改设到中书省,唐朝中期将政事堂议政处设在中书门下省,两省合署办公之所。唐朝政事堂的演变(     
A.加强了皇帝独裁权力B.提高了尚书省的地位
C.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D.取消了宰相的决策权
7 . 《资治通鉴·唐纪》记载:“凡军国大事,则令中书舍人各执己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太宗)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从中可以得出三省六部制的设置(     
A.标志着官僚政治初步建立B.通过制约平衡提高效率
C.利于分工合作减少决策失误D.调和了君权与相权矛盾
2024-01-3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如图是唐朝三省位置分布图,其中太极宫是皇帝居住和办公之地。三省位置的分布缘于(     
A.规范三省职能B.君权相权之争C.维护皇权需要D.强化中央集权
9 . 据学者考证,唐代公文格式如下图,这说明唐代(     
A.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素质B.行政程序繁琐效率低下
C.三省各司其职相互牵制D.中央决策过程审慎严谨
10 . 秦朝至明朝以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贯穿始终,经历了“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的发展过程,宰相制度最终被废除。这反映了(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中国政治制度的成熟
C.君主专制不断加强D.有效避免了宰相专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