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北宋范祖禹认为:“唯本朝之法……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则为匹夫”。司马光也写道:“诸镇皆自知兵力精锐非京师之敌,莫敢有异心者”。这说明宋初采取的措施(       
A.导致行政效率低下B.扩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
C.强化了中央集权D.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2 . 下图反映了北宋时期禁军人数和军队总数的变化。这些变化给北宋带来的影响是(     

禁军人数军队总数
A.加剧了宋辽间军事冲突B.保障了对外战争的胜利
C.改变了崇文抑武的观念D.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3 . 对“陈桥兵变”,宋初众说纷纭,初版《太祖实录》亦语焉不详。宋太宗命重修《太祖实录》,说:“太祖之周朝也,尽力王室,中外所知。至于大宝(皇位) ,非有意也,时值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击,众将强拥为皇帝,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今人研究则认为,“陈桥兵变”为“太祖”自编自导自演的政变。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新《太祖实录》无隐晦故真实可信B.历史真相需要考古才能揭示
C.以官史定性兵变意在表明政权合法D.今人研究古史无法超越古人
2020-08-12更新 | 30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人口数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杨远《西汉自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二


材料三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荣期。从很多方面来看,宋朝算得上一个政治清明、繁荣和创新的黄金时代。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美国学者墨菲《亚洲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宋时期的经济发展趋势并简述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北宋初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管理制度上的创新表现。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文化角度说明“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北宋时期名臣、史学家范祖禹指出:“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 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藩方守臣,统制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则为匹夫!”。这说明宋初的政治制度(     
A.地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B.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与安定
C.增强了军队的作战能力D.一定程度上影响行政效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太宗常谓侍臣曰:“国若无内患,必有外忧,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为防之。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焉。帝王合当用心与此”。其意为(       
A.民用足而国富饶B.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C.吏治清而政策明D.勇于创新不断进取
7 . 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这反映出宋朝政治体制(     
A.解决了“三冗两积”的问题B.使皇权得到强化
C.有利于缓和皇权与相权矛盾D.有利于监察相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下面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 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
2019-01-30更新 | 1048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乐山沫若中学高一12月考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建立之后统治者为了实现长治久安的政治目标,重用文臣,抑制武臣大量知识分子凭藉才华涌入政坛。伴随着社会地位的改变,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宋代士大夫不仅热衷于文化上的创新,而且积极参政议政,崇尚忠君爱国,勇于革弊救亡。为恢复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他们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儒学创新运动,充分吸纳释道思想中的精华,使儒学大盛。民族问题是北宋极为严重的生存威胁,强烈的忧患感迫使他们勇于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更倾向通过社会革新以实现富民强国,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此外,理学各派士大夫出于传播自家学术思想、为社会培养人才等目的,纷纷兴办私学,创立书院,大力发展社会教育,成为宋代文化传播和社会教育最主要的贡献者。

——摘编自范建文《宋代士大夫的精神风貌与传统民族精神》

材料二   五四知识分子是在“五四”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涌现的一个社会群体,他们“通过阅读报刊、报刊撰文、创办刊物的形式,取得了文化身份和文化精神的认同,进而形成共同体”。在近代中国整体落后西方和政府腐败没落现实面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自觉发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和一系列革新运动。五四知识分子中不少人在日本、欧美留学,他们眼观世界,以开放的文化心态直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足,以西方的科学、民主、个性、自由等为思想武器对封建主义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进行猛烈抨击。在五四知识分子的开新向上的精神品格的感召下使社会获得了重新认识自我的能力,促进了国民新思维、新观念、新生活方式的传播,促进了国民性的再造和新素质的形成。

——摘编自史向军、易鹏《轮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品格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士大夫群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宋代士大夫相比五四知识分子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知识分子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2023-02-22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两宋时期,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科技发明取得重大成就。

材料一   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宋史·职官志》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措施。

材料二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表格信息反映的经济现象。

材料三   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是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由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的历史意义。
2022-09-22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