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0世纪以来的西欧,随着重犁普及和三圃制的推广,耕地与人口都有较大增长,处处可以遇见渴望到远方碰碰运气的年轻小伙、找钱赚的冒险者。国王或领主授权建立更多的市集,甚至授予城市自治特权。它们大多以修道院或救堂为中心。某些宗教节日,如礼拜日或圣徒日,也会成为市场日。随着十字军东征,地中海贸易重新开通,威尼斯、热那亚等许多商埠在东征途中发展起来,但绝大多数城市人口都在千人以下。

——据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等

材料二   安史之乱后,节度使往往于要冲设镇,派遣心腹主持镇务,插手地方政治,从事商业经营。两宋之时,既裁撤旧镇,也建置新镇,盖因诸镇“人烟繁盛”“居民不雷数千家”,镇的主要官员由镇将逐渐变为监镇、巡检等。监镇负总责,巡检管治安,还有专门的监酒、监盐等掌税收。熙宁四年(1071),神宗下诏,“勾画天下州、府、军、监、,县、镇地图”。

—一据于云汉《宋代“镇”的废与置》等

(1)根据材料一,归纳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与西欧中世纪城市相比,宋代镇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城市发展的认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时,“厢坊制”取代“坊市制”成为新的城市管理制度。以都城开封为例,宋初开封城的新、旧城各被划分为四个基层厢,共八厢,由开封府管辖每厢统二至二十六坊不等,设厢更三人,坊设坊正。天禧四年,开封城内重新被划分为左,右两个区,称左、右“军厢”;同时将新城内的城南厢和城北厢各划分为两厢,分属于左,右“军厢”。这样,每个“军厢”各统五个基层厢。熙宁三年五月,“分治开封府新旧城的左、右(军)厢”划分为四个区,称“都厢”,分别辖二或三个基层厢。不久又合并为左、右两厢,各辖五个基层厢,办公机构称为左(或右)厢公事所,主要职责为狱讼刑法。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曼彻斯特是工业化转型时期英国发展最为迅速的工业城市之一,但其行政管理仍然延续原有的乡村教区体制,在法律地位上只是一个乡村教区,既没有市政管理机构,更不是英国议会选区。1835年9月,根据英国议会通过的《市政改革法》,曼彻斯特进行行政体制改革,建立自治城市,由市长,高级市政官和市政委员会组成管理机构,成员皆由选举产生。此后,曼彻斯特出现了工厂主。企业家群体主导城市管理机构的情形:1838—1853年间选出16位市长中8位是工厂主;1853年选出的64名市政委员中,有12人是纺织业工厂主、10人是其他行业的工厂主,而农业代表仅有9人。

——摘编自尹建龙《英国工业化转型时期的企业家群体与地方治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开封城“厢坊制”城市管理模式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30~50年代英国曼彻斯特城市管理方式的新变化,并简述该变化的历史背景。
(3)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城市治理方式革新的意义。
2020-05-07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福建省宁德市高三5月质量检查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洛阳)“自延骷(里)以西……望宗所居也。民间号为王子坊。”……伊洛之间,夹御道,东有四夷馆……道西有四夷里;一曰归正,二曰归德,三曰慕化,四日慕义。……市东有適商、达货二里。里内之人,尽皆工巧屠贩为生,资财巨万……市南有调音、乐律二里。里内之人,丝竹退歌,天下妙伎出焉……市西有延酤、治觞二里。里内之人,多酒为业……市北有慈孝、奉终二里。星内之人,以卖棺椁为业,赁车为事……。”

——(北魏)杨衙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二   里坊,或称里、坊,是我国古代城市的基层居住单位。……(唐初长安城)“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昏而闭,五更而启”。……“诸侵巷街、阡陌者,杖七十。”……“中使郭里曼酒醉犯夜,杖杀之。”

——李合群《论中国古代里坊制的崩溃》

材料三   (北宋东京)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余皆羹店、分茶、酒店、香药铺、居民。……南通一巷……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街南桑家瓦子……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可容数千人。……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乃马行街也,人烟浩闹。……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骈阗如此。……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我国唐中期以前里、坊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与唐代长安相比,北宋东京城市有哪些新发展?
(3)根据材料一、指出北魏洛阳城市里、坊命名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2024-04-0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满江红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学术界对于《满江红》是否为岳飞所作存在争议,出现了“证伪”和“证实”两派。

证伪派证实派
该词不见于岳珂《金陀粹编》,亦不见于宋元记载题跋,明中叶始出,出处存疑。(附:岳珂为岳飞之孙,《金陀粹编》悉其收集整理祖父生平之资料)岳飞词墨未必尽为岳珂所辑,且宋元书在流传过程中存在散佚的问题……未被岳珂收录的作品至少有两首有比较坚实的证据可以证明是岳飞所作,那么对于其他作品的怀疑也应当审慎。
岳飞伐金路线方向是东北,而贺兰山在西北,当时属西夏,若以实指其地论,则明显乖背;……而明朝与鞑靼作战,战场在贺兰山。“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应当与“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参看,“贺兰山”“匈奴”均是外敌雄关的代称,本不是实指。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对岳飞本人生涯总结,似后人追摹语气,不应出自本人之手,且《满江红》与《小重山》风格相差甚远。“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正是岳飞一生抗金的真实写照。……至于和《小重山》风格不同,那是因为岳飞是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心态下写的,十分正常。

——摘编自近代学者余嘉锡、夏承焘、邓广铭等人著作

(1)长期以来,《满江红》被视为岳飞的代表作。简要分析它对研究岳飞有何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证伪”、“证实”两派是从哪些视角对《满江红》词作者展开考辩的?对我们探究历史问题有何启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2019-10-01更新 | 750次组卷 | 29卷引用:福建省莆田锦江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佣书是一个古老的职业,早期如同工匠一般,更多的业务是受雇于寺院抄写佛经。如北魏人刘芳“常为诸僧佣写经论”,唐代的王绍宗“家贫,常佣力写佛经以自给。”这一大批佣书者被称作“经生”。至宋代,佣书的主业不断缩小,不再有经生,内容也颇多改变。宋人对佣书的定义是:“ 受雇写文字谓之佣书。”佣书者通常自立门户办书铺,或在商铺、富贵人家担任文字秘书一类的工作。书铺的主要业务是涉官文书,包括代写上书文字、供词、诉讼状子、填写税钞,办理公证文书,为举人、官员承办各类文书等。涉官文书之外,民间社会生活的佣书业务更多,如契约、请柬、书信之类的书写。

——程民生《宋代的佣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佣书业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高三最后一次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太宗时市舶司所收犀象、香药等舶货,“岁约获五十余万斤、条、株、颗”“一岁果得三十万缗,自是岁有增羡,至五十万缗”。宋仁宗天圣以来,犀象等宝货“充牣府库,尝斥其余以易金帛、刍粟,县官用度实有助焉”。至皇祐中总入为“五十三万有余”,宋英宗“治平中又增十万”。到南宋绍兴年间,市舶司的“抽解与和买岁计之约得二百万缗”。因此,在宋政府特别是南宋政府财政中占有相应的比重,“大率盐铁居十之八,茶居其一,香矾杂收又居其一焉”。

       ——摘编自漆侠著《宋代经济史》

材料二   1870年贸易总值为12 067.7万海关两,1911年则增为其7倍。1870年以后贸易增加的原因很多,其中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以及中外间设立电报,尤为重要。此外,1870—1892年的22年间,贸易总值增加近一倍,1892—1911年贸易总值则增近三倍,后一时期贸易值所以增加较为快速,关键因素之一是1890年到1911年间修筑了很多铁路,如中东、胶济、芦汉、北宁、沪宁、广九、津浦等线。其次,1905年日俄战争前后,东北开放对外贸易,1902—1911年,东北共有10处口岸开放,并开始有大豆出口。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材料三   1950年4月签订的中苏两国贸易协定和苏联向中国贷款的协定,立即使1950年两国间的贸易额在中国大陆对外贸易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第三上升为第一。其后,中国又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政府间的贸易协定。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由于西方“封锁”“禁运”,中国大陆与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发展更快。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晚清时期和新中国初期对外贸易发展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材料对当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2024-04-05更新 | 180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社仓始于隋代,其管理、发放等体制历代不一、但多以失败结束。1171年,朱熹在建宁府崇安县五夫里创办了社仓,在他带动下,建阳、光泽、顺昌等闽北各县相继建立社仓百余所。以下为朱熹为五夫里社仓订立的规则:

社仓贷谷给农民,取息20%,发生小饥时可以减半,发生大饥时可以免除利息。丰年如遇人户请贷,即开两仓,存留一仓。若遇饥歉,则开第三仓,专赈贷深山穷谷耕田之民。社仓的首领一般由乡官或士人担任,选任时尤其注重其人品德行,粮食贷放和收回时,县府须派官到场监视。借贷社仓米必须签署文书并有人担保,贷户如拖欠不还或者逃亡,由担保户“均备纳足”。

——摘编自朱熹《社仓事目》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的社仓能成功运营的原因,并概括其体现的社会治理理念。
2024-04-29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下学期4月末质量检测(三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前期,为了维护扬雄的道统地位,不少士人积极为扬雄颂莽辩解。北宋中期,王安石一派积极为扬雄仕莽寻求儒家义理上的合理性解释。赵宋南渡后,由于塑造王安石乃北宋灭亡罪魁的意识形态需要,以及现实政治局面急需强化忠节观念,扬雄和冯道一起成为士人批判失节现象的标靶。至朱熹在《资治通鉴纲目》中书“莽大夫扬雄死”,扬雄“莽大夫”的身份被确立下来。两宋忠节观念的强化,既表现在对扬雄和冯道这样负面人物的否定上,也表现在对屈原、陶渊明、杜甫等正面人物的再发掘和新诠释上。

——摘编自郭畑《从宋人关于扬雄仕莽的争论看忠节观念的强化》

材料二   清廷“崇朱”,注重纲常伦理,“忠节”作为其中核心范畴在由官方主持编修的方志中受到高度关注。清代的安庆方志无论府志还是县志,均设有“忠节传”,且“忠节”人物数量也较明志有较大幅度增加。清代安庆方志中“忠节传”虽有“矜其乡贤,美其邦族”的需要,但更多地让渡于凸显“忠节”主旨的要求,“忠节”事迹的书写则越来越简略。考察康熙十四年安庆府志“忠节”篇所载“忠节”人物,基本都是反抗张献忠等部或流寇土贼,而不是对抗清政权。再如康熙六十年府志《忠节传》,所录61位明人竟全部是明末“忠节”者,甚至为突出明末“忠节”者,连著名人物左光斗都不再记载。

——摘编自周毅《清代安庆方志中的“忠节”书写及其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宋时期强化忠节观念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代方志中的“忠节”书写的主要特点。
2023-11-1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闽江口协作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莆田人郑露,已“卜居南山,与群从、庄淑构书堂于其间”。唐宋以来,官僚和富户重金礼聘名儒而开设的家塾,宗族村社依托“祀田”收入兴办的族学社学,都是福建幼儿接受启蒙教育的常见渠道,而官方建立的举子仓也在保育之外兼施蒙学。朱熹《童蒙须知》、真德秀《家塾常仪》、陈淳《启蒙初诵》等蒙学教材,内容涉猎广泛,语言通俗易懂,注重以儒家伦理规范童蒙的视听言动。这些蒙学教材读物的大量刻印,离不开闽北建阳和闽西四堡这两个享誉全国的出版重镇。除了朱熹等理学大家之外,已有功名的进士举人,以及应试落选的老生寒儒,也构成了福建蒙学教育的师资来源。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教会“注重儿童事业而视为布道之良机”,创建规模不等的幼儿师范养成学校,尝试在厦门、福州等通商口岸创办幼稚园。在陈嘉庚等开明士绅的努力下,近代幼儿园引入蒙台梭利教育思想,户外配备滑梯、翘板、浪船等器具,室内摆放沙盘和积木箱等,强化儿童的感官训练,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福建省教育厅一方面鼓励师范学校、高级中学等增设附设幼稚师范科,实施幼稚园教员的登记及检定办法,另一方面全面取消教会幼稚园的宗教课程,完善了对公立、私立、教会幼稚园的行政管理,并在《福建教育》等期刊设立“幼儿教育”专辑,持续推进幼儿教育的本土探索。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朱波《福建近代幼儿教育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福建蒙学教育的主要类型,并说明古代福建蒙学教育发展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福建幼儿教育的新变化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幼儿教育发展的认识。
2023-11-1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