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史学繁荣,在编撰中呈现出新趋势。不少阅读者更喜好参阅叙事简明类史著,因此一些史家对卷帙巨大的史书做了化繁为简式改编,例如王当将《左传》改编成传记体后,竟取得“人竞传之”的良好效果。宋人在参阅喜爱的史著时,还撰有撮要、节要以及节抄类史著。与前代相比,宋代蒙学类史著数量与种类增长迅速,史家以十七史为取材对象,编排讲求上下两句成对,四言成句。宋人不仅为一些史书补配了插图,而且还有意创制了图文并茂类史书。随着宋代科举制的大力推行,一些史著刊编者为迎合读者应试之需,不仅对正史诸家注本做了综合编刊,而且在一些选刊的原著内,多附加题评、批注等特定内容,以增强其参阅效果,一些刊编者在拟定书名时还不惜假托名人,欲以达到广传旺销之效果。

——摘编自燕永成《宋代史书编传新趋势及其特点》

材料二   《史学季刊》是中国抗战时期大型的学术性史学刊物,其创刊是中国近代史学发展的现实需求,同时也受日军全面侵华的影响。其作者群体主要为内迁到四川的高校教师,以四川大学为依托,规模之大、学术流派之多,在中国近代史学期刊发展史上实属罕见。尽管这些史家存在流派、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但在爱国主义思潮与民族主义思潮的引领下,这一作者群体怀着经世致用的共同治学理念。在学术特色上,《史学季刊》注重史实考据,彰显了抗战时期中国史学思潮的主流。徐中舒在《古代四川之文化》一文中寓民族情怀于古代四川文化研究,并强调四川在抗战中的重要地位。此外,《史学季刊》也重视对西方史学的介绍与引入,具有丰富的国际视野,展现了中国史学研究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也是中国史学研究接洽国际史学的重要方式。

——摘编自唐勇《抗战时期〈史学季刊〉的创立及其学术特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史书编撰呈现出新趋势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抗战时期《史学季刊》创立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史学发展的建议。
7日内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密卷(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南宋岳珂《桯史》卷二记载,一位富翁对想发财的穷书生说:“大凡致富之道,当先去其五贼。五贼不除,富不可致。”穷书生请教五贼是什么,富翁说:“即世间之所谓仁、义、礼、智、信是也。”这一记载反映出当时(     
A.抛弃重农抑商的政策B.价值观的冲突与矛盾
C.儒家传统义利观回归D.理学世俗化趋势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代理学家张载认为,嫡长子至微至贱,而诸子中有仕宦者,“则更不问长少,须是士人承祭祀”,即由士人任宗子:“宗子不善,则别择其次贤者立之。”影响这一主张的主要因素是(       
A.理学思想B.文化下移C.基层治理D.科举制度
4 . 如表为两宋描述农民的诗歌。这些诗歌可用于印证宋代(     
出处内容
《吴门田家十咏》(其一)去年一涝失冬收,逋债于今尚未酬。偶为灼龟逢吉兆,再供租约赁耕牛
《视田五首赠八弟无敦》(其三)薄游废家务,待子营糗粮(干粮)。庄奴不入租,报我田久荒
《砸稻行》分时往往只论签(竹器),主客四六无偏颇。高低十分早晚禾,就中谁家收最多
A.阶级矛盾的激化B.人身依附关系松弛C.封建经济的发展D.自耕农经济的衰退
2024-05-2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密卷(三)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元之际,中西方都出现了多种农书。中国封建社会的农书修纂,主要目的在于指导农民的生产经营。英国流传下来的农业论文主要是指导田庄总管如何进行田庄经营。英国的《亨菜的田庄管理》共列举23个条目,其中的9条专论畜牧业;中国的《农桑辑要》全书七卷,“栽桑”和“养蚕”两卷占到全部内容的三分之一。耕作农业同是这个时期中西方农业生产的核心,是双方农书内容的核心部分。自战国以后,休耕制度在中国完全被粪壤滋培取代。宋元时期,西欧农业的突出特征是实行休耕制度。中国以自耕小农的集约化经营为主,实行精耕细作,生产效益比较高。西欧则趋向某种“大面积”的粗放经营,生产效益比较低。

——摘编自谢丰斋《宋元时期中西方的耕作农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元时期中西方传统农业的差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西方传统农业差异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由《宋刑统》卷12追记唐代“户绝财产法”时,北宋官员建议加上“有出嫁女者,三分给与一分,其余并没官”的内容分析,似乎唐代还没有数量规定,无子嗣之家的女儿有权继承全部财产。这折射出(     
A.唐代女儿继承户绝资产权力较大B.宋代男尊女卑的社会趋加强
C.唐代对女性道德的约束强于经济D.儒家思想浸染社会生活各领域
2024-05-2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斗茶(比赛茶的优劣)最初兴起于晚唐,因风雅而备受文人贵族追捧,后形成风气。入宋以来,上至宫廷,下至民间,普遍盛行斗茶。图1是南宋宫廷画师刘松年的《茗园赌市图》,描绘的便是宋朝民间斗茶的热闹场景。这幅画(       

A.体现浪漫主义艺术风格B.佐证文化下移发展态势
C.歌颂劳动人民反抗精神D.表明贵族热衷市井风情
2024-05-2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历史试卷(一)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文明开放型经济思想主要围绕“四个维度”展开,第一个维度是古代关于生产的经济思想,主要内容包括禀赋论、专业化生产与规模经济以及农业与工商业的关系;第二个维度是古代关于交换的经济思想,主要内容从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展开;第三个维度是古代关于运输的经济思想,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贸易的陆路运输和海运通道;第四个维度是古代关于治理的经济思想,主要内容围绕义利观和天下观展开。中国古代文明开放型经济思想基本涵盖了西方国际经济学的主流理论,并基于中国历史现实,从政府作用和价值观维度赋予了国际经济理论更多意涵。

——摘自刘斌朱晓梅《中国古代文明开放型经济思想的逻辑演进与现实借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中国古代文明开放型经济思想”这一主题,任选朝代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维度加以论述。(要求:朝代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5-2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历史试卷(二)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了丰厚的中国茶文化,宋代作为中华茶文化的繁荣期,其兴盛与时代背景有着密切关系。北宋王朝结束了唐末动荡不安的局面,这一时期手工业及农业等各方面都得到了飞跃式进步,社会经济得到繁荣发展。在国家统治方面,宋代采取重文轻武的国策,文人地位空前提高,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意象和审美意识情趣,茶得到了宋代政治家乃至文人墨客的垂青。同时宋代茶叶生产地区扩大、生产技术进步,把中国古代茶叶的生产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茶产量的增加与制茶工艺的进步,使得饮茶活动普及,饮茶之风在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中尽皆流行开来。

——摘编自刘礼堂,范钰翎,李敏瑞《宋代宫廷茶文化探究》

材料二   宋代特色茶文化促进了茶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致使生产和销售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逐渐规模化,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初级市场、中转市场和终端消费市场,并建立起相互协调、互为支撑的国内市场秩序,市场经济的繁荣也推动了宋代茶叶边疆贸易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宋代茶业经济的发展在为政府提供巨额的茶利来源的同时,也通过茶马贸易满足了对战马的需求,维护了边境地区的稳定,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维持汉族和周边少数民族友好稳定关系的纽带。

——摘编自孙达,王盈峰,张士康《论宋代茶文化特色及其在当代的传承》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茶文化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说明宋代茶文化繁荣的影响。并结合所学分析我们今天传播茶文化的意义。
2024-05-17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 辽宁省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三国志》中记载的关羽是一个勇猛、忠义但有明显缺点的武将。从宋朝开始士人对关羽形象进行重塑,逐渐将其变成一个“读春秋,御众以礼,使民以义”的儒将形象,并日臻完美。关羽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A.时代变迁影响人物评价B.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C.民众的传统认知被颠覆D.历史人物价值的提升
2024-05-16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 辽宁省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