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般认为,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开始于10世纪后期。其实9世纪时,意大利的一些和东方贸易有关的城市已然兴起。11世纪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西欧各地不断有新的城市出现。许多城市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者脱离农村与商人集居而成的。还有一些城市是由封建主、教会、国王主导建立的,他们希望得到货币,而获得货币的手段之一是向城市索取。

——摘编自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

材料二   长安是隋唐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唐代后期,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长江流域的扬州、益州,沿海地区的广州、明州、泉州迅速崛起,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尤其是扬州和益州,富甲天下,时称“扬一益二”,其经济地位实际上已经超过长安和洛阳。宋代城市经济空前繁荣,市民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他们要求用文艺来表现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话本和戏曲就成了反映市民生活的新样式。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宋时期城市职能和城市分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宋时期城市发展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学田制度创立于北宋庆历年间。学田属于官田的一种,大多由朝廷划拨给州县学校和地方书院。学校用出租学田给佃户以收取地租的方式维持学计,地租主要是按季定额收缴粳米、糙米、菽麦等粮食作物,部分地方也采取折钱租的方式,如郓州学田“二千五百亩有奇,与民耕,岁输钱百万”,楚州学田年入七十万帛。学田的出租、收租、钱粮支付等,多由各学校自行办理,“一岁气廪……规划均制,不取于县官,而坐有余资”。学田制为学校的维持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经济保障,宋代官办州县学校规模之大远超从前,北宋末年州县学校学生已达近十七万之众。

——整理自李清凌《学田制度:庆历改革的一项创举》等历史试题第5页(共6页)

材料二   晚清新式学堂的经费主要有整旧为新(将旧有教育机构的资产屋宇作为新式学堂的校产费用)官款拨给、民间捐助、学生缴费等几个来源。在大规模兴学伊始,整旧为新可以为教育提供较多的房产、资金支持,但可供改造的资源毕竟有限。金融形势的恶化、财政的超负荷运转,使清政府根本无法保障教育经费的投入。统治者对于新学又往往具有本能的抗拒,1867年关于京师同文馆开办算学馆的争论、1881年留美幼童的撤回,都清楚地表明他们对于西方文化的恐惧心理和排斥态度。教育领域管理混乱、财务制度不明确,也使得学生和民间投资者对于高昂的学费心存疑虑,学生故意浪费粮食、挥霍无度,导致教育经费的严重浪费,清末仅由饮食引发的学潮就达21次之多。

——整理自金林祥,赵会可《晚清新式教育经费不足原因分析》等

材料三   改革开放前,我国未提出过政府教育经费增长的要求。改革开放后,1985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1995年颁布的《教育法》,明确提出伴随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和占财政支出比例。据统计,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 GDP比例由1991年的2.81%上升至2016年的4.22%。

——摘编自王善迈《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改革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简要评价宋代的学田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教育经费投入的主要因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教育经费的认识。
3 . 下表是两部史书关于交子的不同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交子(     
时间出处记载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初,蜀民以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元朝脱脱《宋史·食货志》真宗时,张咏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谓之交子
A.真宗时成为法定货币B.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C.是蜀地商人私自发行的D.源于商业贸易的需要
2023-11-2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什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代无论是范宽《溪山行旅图》的立轴构图,还是米友仁《潇湘奇观图》的横卷或者扇面构图,均遵循着一定的客观自然规律,试图真实表现出北方壮阔的山水和江南地区的秀丽烟雨等自然美景。由此可见,这一表现手法(     
A.符合宋儒性理之学的认知B.成为两宋绘画的主要风格
C.遵循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D.旨在展现艺术的科学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真宗时期,张贵妃的伯父看中状元冯京,声称根据皇帝的意思,想招其为婿,但冯京“不肯就,力辞之”;北宋末年,大臣王黼、张邦昌都想招初入仕途的进士潘良贵为婿,潘良贵“不肯托昏富贵之家”,最终拒绝。这些现象反映出宋代(       
A.大臣希望通过联姻巩固地位B.科举出身者享有较大的权力
C.依靠婚姻结交权贵受到鄙视D.社会传统婚姻观念发生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北宋时期,程颢、程颐兄弟借“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出自《荀子天论》)来说明个人的行为好坏无法影响“天理”的变化。他们还强调:“人伦者,天理也。”他们的相关理论(     
A.复兴了先秦时期的儒学B.旨在强化封建伦理教化
C.为皇权专制提供了辩护D.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7 . 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祖冲之计算圆周率②蔡伦改进造纸术③孙思邈完成《千金方》④沈括编著《梦溪笔谈》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②③④①
2023-11-26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经过唐末五代的武人政治,宋太祖不愿再见军队夺取政权的威胁。宋代的政治权力,即倚仗儒生士大夫所撑持的一个庞大的文官系统……成为中国社会的常态。

宋代科举取士,儒生基本上是经由竞争,以经典知识与文字表达能力,进入文官系统。宋代名臣,如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两宋(宋郊、宋祁)、范仲淹、王安石、文天祥……都没有显赫家世,凭着文采与知识,在士大夫中脱颖而出。

宋代优遇士大夫,胜于前后列朝。据说,宋太祖留下祖训,不得诛戳士大夫。核对历史,宋代党争虽烈,失势的官员至多降职贬逐,却没有杀身之祸,甚至身陷罗网也属罕见。

宋代知识阶层的地位提高,未必只是由于政权对文人儒生的尊崇,其实还在于这一阶层人口众多,形成相当广大的社会基础。……大概由于教育较为普及、知识传布较为方便之故。宋代知识阶层的社会地位,也较过去更为重要。读书人往往是以个人的身份,在小区拥有发言权,受乡里尊重。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代知识分子地位提高的表现,非简要分析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说明宋代知识分子地位提高的主要原因。
2023-11-2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黄老之学B.乾嘉学派C.程朱理学D.佛教
2023-11-25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北宋时期,货币需求量剧增。据统计,货币年铸造量最多时高出唐朝十多倍。这反映出北宋(     
A.金属冶铸业发达B.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
C.海外贸易的繁荣D.区域性商人群体发展
2023-11-23更新 | 22次组卷 | 25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宁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