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部分谣谚(歌谣、谚语)

类别谣谚
经济谣贫富无定势,日宅无定主
科举谣朝为田含郎,暮登天子堂
政治谣一时同榜用三人(同一场科举朝廷重用了三人)
社会谣取士不同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文化谣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
根据材料结合宋代相关史实,以“宋代社会具有鲜明的平民化特点”为论题,撰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2023-11-2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对于地方官员德政书写的方式,东汉时期以“飞蝗过境”“猛虎渡河”“纵囚归狱”等为模式与范本;到了宋代,多出现“民诵之”“民受其惠,诵之”等话语。这一变化说明(     
A.经济发展促进观念转变B.儒学发展影响官吏评价
C.官员考核方式更加规范D.社会治理模式发生变革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宋之际,部曲制解体,部曲奴婢转化成农民,靠租佃为生。部曲奴婢等贱民身份的大量改变,使得中古良贱身份制度也无以为继。唐代及其以前,天子只能和世家大族分享权力,君权势弱,世家大族甚至可以罢黜天子。而宋代时,世家大族衰落,尽管天子与士大夫分享权力,但君权却不断强大。唐代乐于接受外来文化,其文化精神及动态是复杂而进取的。宋以后,佛、道、儒等诸家思想趋于融合,渐成一统之局,遂有民族本位文化——理学的产生,宋以后的文化精神及动态趋向单纯与收敛,渐显保守。

——摘编自李华瑞《“唐宋变革”论与唐宋之际的变革》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之际社会变革的表现。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唐宋社会变革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下表呈现的是宋代程颐和朱熹的思想观点。这说明理学家(     
思想家观点
程颐读史须见圣贤所存治乱之机,贤人君子出处进退,便是格物
朱熹若未读彻《语》《孟》《中庸》《大学》,便去看史,胸中无一个权衡,多为所惑
A.主张学史时须重视道德教化B.研究历史注重史料搜集整理
C.通过探究万物获取历史真相D.借助历史事实领悟心学理念
2023-08-28更新 | 3436次组卷 | 31卷引用:江苏省常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学业水平调研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宋代画院如同学校,开设《说文》《尔雅》《释名》等文字音训课程,以加强画家的文化修养。画院的考试常以古诗句为题,如“踏花归去马蹄香”“竹锁桥边卖酒家”“蝴蝶梦中家万里”等,倡导绘画应表达深邃的意境。由此可见,宋代的画院(     
A.有利于文人画的发展B.关注市井风俗画的创作
C.重视绘画理论的研究D.推动了绘画技法的规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宋人庄季裕曾记载:“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日江陵、日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茶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这说明当时(     
A.坊市界限已被打破B.经济城镇兴起
C.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D.边境贸易繁荣
7 . 南宋中后期,时人记载:“吴中……四郊无旷土,随高下悉为田”,“浙间无寸土不耕”,两浙“无不耕之地”。这表明当时(     
A.农业向粗放型发展B.农业开发进程加快
C.人地矛盾日益明显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2023-01-20更新 | 231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外国语学校2023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这一思想体系的核心在于构建这样一个观念共识:应当(人事伦常)—必然(宇宙规律),以禁欲主义的形式将人事伦常提高到超道德的本体地位,从而构成了对唐宋时期商品经济背景下形成的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一系列所谓异端的行为再规范,这一思想体系(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B.重建了儒家学说的信仰体系
C.凸显了经世致用的治学之风D.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时代诉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如表是唐朝部分诗歌摘录。这些诗歌(     
摘录来源
从官重公慎,立身贵廉明陈子昂《座右铭》
勿慕贵与富,勿忧贱与贫。自问道何如,贵贱安足云白居易《续座右铭》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A.充满奋发向上精神B.具有社会教化功能
C.具有兼收并蓄特征D.蕴含经世致用理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宋代地主利用农民之间的矛盾,用增租转佃方式试图增加地租,而农民则利用地主之间的矛盾,用转佃他人之田的方式来达到降低地租的目的。在这一斗争过程中,地租剥削率自然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材料意在强调宋代(     
A.推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B.封建转佃制的积极作用
C.完成了土地关系的变革D.传统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2022-08-03更新 | 745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外国语学校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