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宋代士大夫很少参与剧烈的户外运动,像唐代社会风行的打毽、狩猎、拔河等活动不再受青睐,一些益智类游戏(如弈棋)成为被普遍接受和推崇的休闲项目。唐宋士大夫这一休闲生活的变化缘于(     
A.选官制度的变革B.主流思想的演进C.文官地位的变化D.商品经济的发展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表所示为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发展的概况。

时期概况
西周形成中国最早的冠服制度,服饰的材料、颜色、纹饰均与身份地位挂钩,体现出尊卑等级。
贵族在不同的场合下,穿的衣服也各不相同
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各民族的服制多样,与西周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窄袖短衣的胡服传入中原地区。赵武灵王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服制改革,是古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服制变革
秦汉服制归于统一。随着染织、刺绣、金属加工工艺的发展,服饰的装饰丰富,丝织品的色彩艳丽
魏晋南北朝胡服流行,其窄袖紧身、圆领的特点也被汉民族的服饰所吸收。孝文帝改革,一度改穿汉服。南方的士人为彰显个性,往往袒胸露臂,披发跣足
隋唐服饰色彩艳丽,重装饰,女子着装开放。胡服与外国服饰流行
宋代着装趋于拘谨保守,色彩不再艳丽,风格上倾向于质朴、洁净、自然、淡雅
服制混乱,汉服与胡服既并行不悖又相互融合
服制沿袭唐制,禁胡服。明中叶以后,服饰的材料、质地与样式均追求奢华艳丽,重装饰。棉布成为主要衣料
强制推行剃发易服,强迫汉人改穿满族样式的服装

——摘编自邓凌虹《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发展中的沿袭与变革》

提取材料信息,围绕“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在义利关系问题上,都只注重道德心性之觉醒,而忽视具体问题本身的解决,同时期的思想家陈亮对此提出了“义利双行、王霸并用”的主张。这反映出理学(     
A.已经取得官方正统地位B.根植于宋代繁荣的经济
C.背离了儒家学说的传统D.有脱离生活实际的弊端
2024-05-13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中国古代,歌谣、谚语合称“谣谚”,二者都因很上口而便于传诵,是民风民心的直接体现,也能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

宋代部分谣谚

类别谣谚
经济谣富儿更替做(轮流做富户)
科举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政治谣须信朝家重儒术,一时同榜用三人(同一场科举朝廷重用了三人)
社会谣只重衣衫不重人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提取一个历史观点,并进行阐释和分析。(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实准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有学者指出,先秦一般是周孔或孔颜并称,宋朝孟子升格运动后,才将孔孟捆绑在了一起。受此影响,人们一般认为孔子和孟子思想完全一致,了解了孟子也就了解了孔子。然而,孟子虽然继承发展了孔子的仁性,但也不自觉地丢掉了孔子的智性。该学者认为宋朝理学(       
A.背离了传统儒学政治理想B.承载了复兴儒学的重任
C.忽视了孔孟之学间的差异D.导致了士人信仰的缺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下表所示为文献中对古代南方部分地区经济信息的记载。这些记载最有可能出现在(     
地区记载
吴越十二州 (今浙江大部及闽北)以境内田亩荒废者,纵民耕之,公不加赋
杭州周三十里,邑屋之繁会,江山之雕丽,实江南之胜概也
成都岁市布织缣数十万以给秦、陇军用
江西、浙江、福建及四川的丘陵地区垦山垅为田,层起如阶梯, 每远引溪谷水以灌溉
A.公元3-6世纪B.公元 10—13世纪
C.公元14—16世纪D.公元17—19世纪
2024-04-11更新 | 205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定西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模)历史试题
7 . 如表所示为宋代的部分诗歌作品。这些作品可用于说明宋代(     
诗歌作者
“夕阳道观鸣钟鼓,夜月人家奏管弦。杨柳影中沽酒市,芰荷香里钓鱼船”【宋】韩亿《洋州》
“翠幕管三东市晚,画堂烟雨五峰秋。黄柑巧缀星垂槛,香稻匀翻雪满瓯”【宋】曾巩《送抚州钱郎中》
“故居山城间,四面阛阓(店铺)区。东西万货集,朝暮百贾趋”【宋】方回《忆我二首各三十韵》
A.商业经营环境相对宽松B.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C.中外经贸往来日渐频繁D.坊市分区制度根深蒂固
2024-03-12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8 . 宋代诗人大多数并不需要像陶渊明那样荷锄躬耕,身处地主阶层的诗人下乡检校田庄有了接触田园景象的机会,宋人笔下的田园已不再是桃花源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由此可以推知宋代(     
①农业经营方式多样化   ②地方士族庄园经济兴盛
③土地兼并现象的严重   ④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碍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4-03-02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赤道浑仪曾被认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方面的主要进步之一、而中国人却早已使用。”欧洲最早的赤道经纬仪是1598年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发明的,而中国“早已使用”的同类装置的出现不晚于(     
A.明朝B.元朝C.东汉D.战国
2024-02-27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名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2024·贵州·模拟预测
10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   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粮食作物的主要分布区,史前时期,粟是黄河流域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裴李岗文化、马家窑文化等遗址都发现过粟。黍的分布与粟相当,是华北地区与粟共存的一种农作物。稻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种植面积十分有限。

商周至春秋时期,稻成为仅次于黍、粟的主要粮食作物,郑州白家庄商代早期遗址曾发现过稻壳的遗存。小麦从西亚传入并在黄河流域种植,甲骨文中多见“麦”字,战国秦汉时期,关中地区修建的郑国渠、白渠、龙首渠等大型水利工程,大为改善了当地的灌溉条件,小麦成为仅次于粟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在水利条件优越的地区已经大量种植,较以往有明显改变。

魏晋南北朝至宋元时期,黄河流域小麦和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这一时期域外传入的新粮食品种高粱、荞麦种植范围逐渐扩大,其中荞麦因抗秋寒低温、生长期短的特点,在南北各地广泛种植,明清时期,稻、麦的地位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于自然环境变化,黄河流域水稻种植面积明显缩小,同时小麦因灌溉技术的提高,替代黍、粟成为北方主要粮食作物。但这一时期粮食作物种植最明显的变化,则是以玉米、甘薯、马铃薯为代表的农作物的传入,它们因具有高产、耐瘠、耐旱涝的特点,广泛种植于原来不适宜稻、麦生长的地区,全面改变了原来农作物种植结构与组合形式。

——摘编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黄河流域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黄河流域外来农作物传入的影响。
2024-01-22更新 | 328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4 主观题汇编 - 2024年1月“九省联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