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宋代理学家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直为后人所传颂。该思想(     
A.利于统治者进一步控制百姓B.体现个人对社会的责任
C.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D.带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
2 . 元代统治者极力征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术书籍,劝民植棉,棉花种植覆盖了江南广大地区。这表明(     
A.国家力量推动棉织业发展B.奢侈性消费风尚日益盛行
C.棉布成为百姓的主要衣料D.丝织业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2023-11-2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部分达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学者赵显明在其文章中指出:“13世纪前后,中国这个曾经在科学技术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文明古国,却走入了历史的迷途。          也像古罗马时期的基督教一样终于成了官方规定的、人们必须信仰的‘教义’”。材料中横线处应该是(     
A.程朱理学B.黄老之学C.孔孟儒学D.陆王心学
2023-11-2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和阶级性。民族性是指各民族具有不同于别的民族的文化,而不是说每个民族只有一种统一的文化;任何文化都属于一定的时代,表现为各个民族文化的社会制约性和历史性,表明的是这种文化产生的必然性和何以如此的原因;阶级性是指在阶级社会中文化的人都属于一定阶级。

——摘编自陈先达《论文化与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11-2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有些理学家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达到对普遍真理的认识。这种“认识论”称之为(     
A.格物致知B.致良知C.知行合一D.经世致用
2023-11-2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3-24高一上·湖南·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宋朝制定了管理海外贸易的《市舶条法》核心是为了保障抽解和博买,即对进口品按比例抽税和按官定价格购买。南宋高宗皇帝曾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这说明宋朝(     
A.提高关税限制商业发展B.朝贡贸易体制确立
C.海外贸易成为经济支柱D.政府注重海外贸易
2023-11-25更新 | 1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展现了汴京的繁华。我们于图中十字路口,会看到一家卖小吃的流动摊位、一间招牌为“刘家上色沉檀拣香”的香药铺;右上方是一个说书摊位、一间羊肉铺、一个小吃摊、一个鲜花摊、一家豪华大酒店“孙羊正店”;一个销售“香饮子”(饮料)的小摊;一家“解库”(当铺)。这些细节反映了宋朝城市(     
A.生活便利丰富B.突破了时空的限制C.纸币投入使用D.商业繁盛外贸发达
8 .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

材料一   (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蚕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驰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孙子,亦不得仕宦为吏。汉武帝时,令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一人有市籍,则身及家内皆不得有田者,犯令者,没入田货(货指田中所出)。农商之分,实自此始。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纵观中国的法制史,从商鞅变法开始,就规定商人及其子孙不得入仕,又将社会划为士、农、工、商四等,商人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在社会上处处受到歧视。一直到宋代,这种局面才发生了转变,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商人不再是低位的“杂类”,商业也不再是君子不齿的“贱业”。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商人被编入坊郭户,成为国家编户齐民,具有民事主体地位。两宋法律赋予了商人很多的权利,如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子孙可以入朝做官,并且其人身财产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等等。

——摘编自杨军、刘金《试析两宋经济立法的专门化对两宋社会及后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的主要经济政策及其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与汉代相比,宋代社会出现的新变化及说明了什么问题?
2023-11-2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一般高中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宋朝时,佃户租种地主的土地,都需要缔结契约,契约一般都分画疆畎,写明田主、租田人和见知人,并规定地租的数量、交纳形式,以及租佃的期限等。租佃契约制的施行反映出当时(     
A.农民生产活动受到限制B.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D.新的生产方式已经产生
2023-11-2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2023-2024年高一上学期期历史试卷题
10 . 一个时期的某种思想或思想解放运动的出现会给一个时代打下时代烙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强盛的国力为依据,以朝气蓬勃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主体,唐文化首先体现出来的一种无所畏惧、无所顾忌的兼容并包的大气派......隋唐皇室以胡汉混杂的血统奄有天下,胡、汉文化相融合的文化效应也相应得到最为充分的释放。……盛唐人不仅气质上“大有胡气”, 而且礼法颇富“胡风”。 胡人礼法观念淡薄,......胡曲与胡舞在唐代大为流行; 唐文化还以博大的胸襟,如“长鲸吸百川”似地吸收外域文化,从它文化系统中采撷英华。

——摘编自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北宋时期, 新儒学思潮的振兴,促使“治学”与“从政”的沟通蔚为风气。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 以“天道”“公议”为旗帜, 参与治理国家政事。他们将个人修养与天下国家之兴亡联系起来,将自我道德名节的完善视为最终目标。

——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材料三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世儒不察, 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在《亭林文集》卷四中提出“君子之为学, 以明道也, 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文化在唐代出现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材料二中“新儒学”是指哪一思想体系?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思想体系具有哪些积极影响?
(3)依据材料三说明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气息?分析这些“时代气息”出现的背景。
2023-11-2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