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代史书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宋代的航海完全依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B.我国劳动人民最早知道了磁针指南的作用
C.指南针是我国古代水手最早发明的
D.指南针在宋代已经用于航海事业
2024-03-0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涟水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检测一历史试题(文)
2 . 北宋士大夫表现出一种崭新的精神面貌。从赵普的屡次谏言到王安石变法,无不反映出宋代士人为维护封建政权而作出的最大努力,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在当时士人中也不是个别现象。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A.经世致用思想的提出B.儒学倡导承担社会责任
C.三教合一潮流的发展D.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2024-03-0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亲邻法”作为不动产交易法律制度在宋代不断完备。表中“亲邻法”的调整(     
宋代“亲邻法”的调整
时间出处规定
北宋初《宋刑统》应典、卖、倚当物业,先问房亲,房亲不要,次问四邻,四邻不要,他人并得交易。
太祖
开宝二年
《宋会要辑稿》其邻以东南为上,西北次之;上邻不买,递问次邻,四邻俱不售,乃外召钱主。
绍圣元年《文献通考》
卷5《田赋考五》
应问邻者,止问本宗,有服亲及墓田相去百户内与所断田宅接者,仍限日以节其迟。
A.保护签约双方的利益B.彰显社会成员身份平等
C.兼顾商业秩序与效率D.促进政府治理能力提升
4 . 孔子的仁,孟子的性善论,乃至中国社会传统的组织和习惯,都被朱熹视为“天理”,但是人可能违反天理,因为各人秉赋不同,有清有浊,如果浊气抬头,天理就被“人欲”所取代,为了弥补人性的这一不足,理学家在方法论上(     
A.强调“知行合一”B.提倡“存天理,灭人欲”
C.主张“格物致知”D.重新构建儒家精神道统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较早使用“担当”一词的文献,是程颢、程颐弟子整理的《二程遗书》。如“大抵上意不欲抑介甫(注:王安石,字介甫),要得人担当了”;“和叔(注:吕大钧,字和叔)任道担当,其风力甚劲”。朱熹使用“担当”一词最为频繁,粗略统计有30多次,《朱子语类》《晦庵集》中都多次出现。需要指出的是,“担当”一词在南宋时期得到普遍使用,不仅理学大师们接受、使用,而且士人、大臣也经常援引。如文天祥在给皇帝的奏折中写道:“天下有事,凡能担当开拓排难解纷,惟其才耳。”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明末清初的实学家主张“勿事空言”,注重“事功”实践,强调知行合一,从而使儒家“担当”思想进一步勃兴。如果说原始儒家强调“内圣外王”并重,孔子之后子思、孟子直至唐宋儒家更多强调“内圣”倾向;那么,明清之际的儒家则更多地强调“外王”倾向,注重担当实践。顾炎武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任。王船山也呼吁:“匡维世教以救君之失,存人理于天下者,非士大夫之责乎?”

——摘编自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代士人、大臣“担当”的主要内涵及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末清初的实学家们对“担当”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斗茶始于唐代广东惠州。北宋初,茶农茶客们将在斗茶中胜出的最好的斗品充作官茶进献给皇帝。此后,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之风逐渐在全国流行起来。这反映出(     
A.斗茶竞争日益激烈B.茶品日趋多样C.南方习俗影响扩大D.茶艺水平提高
7 . 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农民归附政府户籍的数量激增,户口总数比肃宗乾元三年(公元760年)增长近一倍。更多的小农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开始兼营手工业和商业,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弃农经商,或靠佣工维持生计。这些现象反映了(     
A.社会成员的身份趋于平等B.赋税征收不再以人丁为主
C.以庸代役促进农业商品化D.户籍制度的作用大为削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金对峙时期,和雇现象有较大发展。宋朝宫廷乐舞机构教坊废除后,每“遇大宴等”常“和雇市人(乐人)”进入宫廷侍奉。金统治者也曾“谕户部:今岁行幸山后所须,并不得取之民间,即所用人夫,并以官钱和雇”。这说明,当时(     
A.人身依附关系相对松弛B.纳绢代役发展为纳钱代役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兴起D.社会阶层流动性显著增强
9 . 随着社会对货币量需求的日益增长,宋王朝一再扩大铜钱的铸造额。由于币材不足、铜钱外流以及民间销钱铸器盛行,"钱荒"现象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宋朝政府(     
A.发行纸币交子B.设转运使理财C.实行商品专卖政策D.推动赋税货币化
2024-01-2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青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8月份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