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下列两首诗歌可用于说明,由唐至宋(     
脱鞍哲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唐)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递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宋)赵恒《劝学诗》

A.门第观念趋于淡化B.社会控制相对松弛
C.民族战争逐渐减少D.治国方略发生变动
2 . 宋人梅尧臣在其诗中描述过这样一种现象,“山园茶盛四五月,江南窃贩如豺狼,顽凶少壮冒岭险,夜行作队如刀枪。浮浪书生亦贪利,史箭经箱为盗囊,津头更卒虽捕获,官司直惜儒衣裳。却来城中谈孔品,言语便欲非尧”。这首诗从侧面反映出
A.宋代的专制统治已经瓦解B.宋朝的商品经济相当活跃
C.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威胁D.宋朝的营商环境完全放松
3 . 唐玄宗时,令宫女为前方将士缝绵衣。一兵士于短袍中得诗:“沙场征战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身缘。”玄宗得知后,将作诗宫女嫁给该兵士。这一在唐代被传为佳话的故事在宋代却被视为反面教材,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
A.词取代诗歌成为主流文学
B.佛教因缘观念影响深入
C.唐代的社会风气比较保守
D.程朱理学在宋代的兴起

4 .

朝代经济政治文化
曲辕犁普遍推广茶广泛种植均田制逐渐瓦解港口城市贸易繁荣,“海上丝绸之路”有所发展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考试以进士和明经为主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出现谏官
佛教进入全盛时代,刊印《金刚经》
诗歌步入鼎盛时期书法“颜筋柳骨”
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田制不立”,土地买卖频繁宋坊市界限打破,出现纸币交子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管理海外贸易的市舶司广泛设立
中央设三司使,地方设知州和通判州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体系形成,实行“糊名法”
出现谏院
理学兴起词、曲、话本逐渐兴起,出现南戏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主张“有意无法”
“三大发明”完成
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番薯引入中国,棉花广泛种植白银逐渐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苏州丝织业、佛山冶铁业出现使用雇佣劳动力的手工工场出现并发展明太祖禁止海外私人贸易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内阁八股取士形成完备的科、道监察体系,出现厂卫制度心学成熟;出现“异端”思想家李贽世情小说盛行出现总结性科技巨著《本草纲目》《农政全书》等西方传教士来华

表格为中国唐、宋、明三朝若干历史事件简表。请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撰写一篇小论文。(要求:写明论题,相互关联,史论结合。)

有位同学按此要求撰写了如下论文框架,请你帮他完成论文。

论题:一定时期的经济状况、政治状况与这一时期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

论点:一定时期的经济、政治状况决定该时期的思想文化。

论述:唐朝封建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推动了唐朝思想文化的繁荣。经济上,唐朝农业工具改进,曲辕犁普遍推广,铁犁牛耕技术成熟,粮食产量提高,为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商业发展,对外贸易兴盛,中外交流频繁有利于唐朝广泛吸收外来文化,推动了唐朝思想文化的发展。政治上,唐朝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分散相权,加强了君权,三省分工合作,提高了行政效率,有利于政治稳定,为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选官制度上发展了科举制,而且科举考试以诗取士,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宋朝经济政治的发展推动了宋朝文化的繁荣。           ……

明朝的经济政治状况推动明朝形成特定的思想文化。           总之,经济、政治与思想文化之间联系密切,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中国古代的文化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

2018-12-0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