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打破了唐时“工商之家不得预于仕”的规定,商人子弟读书应举已不在法令的禁止之列,到了英宗年间政府更是下诏:“工商杂类,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这等于说国家从法律上,制度上承认了商人的入仕权。到此,科举制度成为了普通民众实现向上流动的阶梯和重要管道。其中,富民阶层(平民地主和商人)成为了这一转变的最大受益者。他们可以利用手中掌握的大量财富为自身和下代子弟提供良好的教育,进而蟾宫折桂,成功实现整个商人家庭的社会流动。

材料二   郑樵在总结唐宋之际婚姻观念的历史变迁时说,隋唐以前“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而五代以来“婚姻不问间阅”。宋代门阀世族政治的消亡反映在人们的婚俗观念上就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向:士庶不婚的陈规被打破,婚姻重科举进士,婚姻论财等社会现象在宋代普遍出现,特别是世人嫁娶尤重钱财成为一时之尚。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冯芸《宋代商人的社会流动与社会结构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科举制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隋唐以前相比,宋时期婚姻观的变化,并做简要评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宋史·宋敏中传》记载,薛惟吉之嫠(寡)妇柴氏,将携资再嫁。士大夫向敏中、张齐贤都争着求娶,后为张齐贤所得,向敏中为此怀恨报复,互相闹得不可开交。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思想开放包容B.商品经济的发展
C.门阀士族衰落D.婚姻观念世俗化
2022-02-16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朱熹的学生曾问朱熹∶"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朱熹回答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朱熹意在表达
A.天理人欲是不可共存的B.应压制人的正当需求
C.存天理灭人欲的合理性D.合理的需求符合天理
2021-01-28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为“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比较”图。大运河河道的变迁是
A.经济重心南移的结果B.经济形态变革的标志
C.中央集权强化的要求D.政治中心转移的影响
2019-12-03更新 | 330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西柳州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