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一个外送饮食的酒店伙计形象;《东京梦华录》则记载当时的开封:“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菜。”这说明北宋(     
A.抑商政策逐步废除B.城市经济繁荣
C.坊市格局渐趋打破D.自然经济瓦解
2023-01-21更新 | 163次组卷 | 35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大长陇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应要求。

材料一   宋代商业已与国计民生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联系生产与消费、支撑城乡经济发展的经济命脉,对当时社会经济生活产生深刻影响,清晰展示出商业发展的历史脉络与演进态势,揭示出宋代工商业文明因素加速生长的时代特色。

——张熙惟《宋代: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高峰》

材料二   属于同一思潮下的各个学派和人物,其有共同的思想倾向性。但一种奔放前进的社会思潮决不仅仅是刻板单调,千篇一律的重复和事仿,而是在共同的倾向性中显示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千变万化的风格,彼此影响,互相推动,形成具有时代特色和相当群众基础的社会思潮。

——苗杨《浅议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工商业文明因素加速生长”导致的社会变化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具有时代特色和相当群众基础的社会思潮”的主要内容。
3 . 宋代,专供城区蔬菜的蔬圃大量出现,京城地区的蔬圃多为皇室和贵族私产。《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真宗时)宜春郡主高氏言,蒙恩赐城西蔬圃,望蠲(免除)其常租。上曰:“租税所以备军须,免之,则后援例者众。”不许。据此可以推断出宋朝
A.市民阶层壮大B.市坊界限打破C.中央集权削弱D.国家积贫积弱
4 . 如图为宋代文学艺术领域变化的部分情况。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因素是
文学诗文选本蔚成风气,白话小说大量出现
书法帖学兴起,碑帖印本广泛流通
绘画版画和年画成为新画种,民众喜闻乐见
A.印刷技术发展B.城市经济繁荣C.科举制度完善D.市民文艺兴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南朝绘画理论家谢赫在《画品》中提出“明劝诫著升沉干载寂寥披图可见"绘画最初存在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通过记录事件从而劝善戒恶,而最能体现这种作用的当属历史故事画,下表列举宋元时期部分有代表性的宫廷画家的故事画作品,可以推出
宋朝元朝
《晋文公复国图》《归庄图》(取材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中兴四将图》《伯牙鼓琴图》
《文姬归汉图》《消夏》(竹林七贤为对象)

A.故事画受三纲五常影响B.故事画逐渐成为绘画主流
C.故事画题材范围广泛D.故事画的功能逐渐演变
2021-07-0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海上丝绸之路是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商路。在唐代,海上丝绸之路还是对陆路贸易的补充。这种情况在宋代发生了根本转变。宋代海路主要包括: 从广州、泉州、宁波等港口出发,通往东南亚、南亚乃至西亚、非洲东北等地的南海航线;从明州、杭州、登州等港口出发,通往日本、朝鲜和琉球等地的东海航线。在宋代,同中国保持海外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超过以往……外商来到中国,“许其在蕃坊居止”,并允许与中国女子通婚。政府在沿海港口置市舶司,“掌蕃货贸易之事”……海外贸易的收入,在宋代财政上占有重要地位。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改变了宋代社会,也影响了整个世界。

——摘自高红清《国际化的宋代与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   “送王船”是广泛流传于我国闽南地区和马来西亚马六甲沿海地区禳灾祈安的民俗活动。自15至17世纪形成以来,随着“下南洋”和海上贸易,该民俗活动逐步从我国闽南地区传播到东南亚地区。“送王船”传递着人们对先辈走向海洋的历史记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生命的理念,为推动包容性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对话资源;其承载的观察气象、潮汐、洋流等海洋知识和航海技术,是人们长期海上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送王船”被中马两国的相关社区视为共同遗产,是中华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传播与交融的生动例证。

——引自央广网2020年12月17日相关报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情况在宋代发生了根本转变”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开通海上丝绸之路在推动中外文明发展和人类进步方面的意义。
7 . 宋代史籍所载商人投资教育、延师设学、令子弟科场得志的实例颇多。如神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的冯京,出身于商贾之家,立志向学,最终“三元及第”,蟾宫折桂。这些记载反映了宋代
A.价值取向的时代性B.选官制度不拘一格
C.社会结构发生异变D.平民政治得以实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宋史》卷六《列女》中记载,宋代名臣枢密副使包拯的儿媳丧夫后,其父母劝其女改嫁时如是言:“丧夫守子,子死孰守?”下列对于此事的评论正确的是
A.由此可以看出,妇女改嫁在宋代是极其普遍的
B.这个现象是个案,只存在于统治阶层的妇女中
C.宋代妇女可能有较高地位且妇女再嫁为社会认可
D.这段史料是假的,因为宋代理学已产生,妇女改嫁举步维艰
2021-03-06更新 | 180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普师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妈祖是中国民间信仰的海上佑护女神。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朝廷赐庙额“顺济”给妈祖,这是妈祖第一次得到朝廷认可。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朝廷赐妈祖“灵惠妃”的称号,妈祖完成了从地方神到全国女神的转变。这从侧面印证了两宋时期
A.经济重心南移B.海外贸易繁荣
C.北方民族压迫D.儒学信仰动摇
10 . 宋人婚姻论财风气普遍,出现“取上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现象。这说明宋代
A.婚姻关系强调祖先名望B.传统婚姻观念受到冲击
C.婚姻买卖现象较为普遍D.财富多寡决定家庭成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