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隋唐以前“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到了宋代“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甚至盛行“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由此可知宋代(     
A.社会价值观发生变化B.逐利意识普遍强化
C.婚姻习俗受理学影响D.宗族观念不复存在
2024-01-2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一个时期的某种思想或思想解放运动的出现会给一个时代打下时代烙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

一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进程》

材料二  北宋时期,新儒学思潮的振兴,促使“治学”与“从政”的沟通蔚为风气。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为旗帜,参与治理国家政事。他们将个人修养与天下国家之兴亡联系起来,将自我道德名节的完善视为最终目标。

——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材料三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在《亭林文集》卷四中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并指出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承担的历史使命。
(2)材料二中“新儒学”是指哪一思想体系?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思想体系具有哪些积极影响?
(3)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时代气息,分析这些“时代气息”出现的背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欲富贵而恶贫贱,人之常情”“设言富若可求,则虽身为贱役以求之,亦所不辞”“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殉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已随之”。据此推断,朱熹主张(     
A.合理调节物质生产与利益分配B.追求财富与道德伦理相互统一
C.积极缓和田主与佃农之间关系D.存理灭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023-09-19更新 | 305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如表为当代学者统计的中国古代状元地域分布表。据此表可以推知(     
地区五代北宋南宋
北方40628061181110
南方181024370027769
共计58165237611108879
A.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尚不完善B.理学兴起推动考试内容变化
C.政治形势对科举制影响较小D.南方经济发展影响文化发展
2023-09-11更新 | 211次组卷 | 36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高宗曾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几十万缗,皆宽民力也。”此谕旨在强调应(     
A.加强海外贸易B.规范官吏使用C.减轻百姓负担D.摈弃抑商政策
2023-07-0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宇通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在经济领域不断涌现出一些新的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其中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别属于160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明清两朝,尽管人均收入水平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增长,人口和经济却是在大幅度地扩张。在低价值的铜钱无法满足经济和人口扩张对货币的需要、纸币发行又免不了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明清两朝只能寄希望于渐成气候的白银,这却导致在16世纪中叶前后,出现了“天下之民皇皇以匮乏为虑者,非布帛五谷不足也,银不足耳”的银荒。但也恰在此时,世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美洲银矿的意外发掘解决了当时中国的货币饥渴问题。

——摘编自汤金旭、张光《从纸币帝国到白银帝国——近代中国衰落的货币制度成因》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北宋时期东京出现“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的具体表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析明清两朝出现白银货币化现象的原因。
2023-07-03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宇通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据《中国婚姻史》统计,见诸记载的节妇烈女,自汉至唐千余年共132人,而宋辽金时期就有94人,元朝更多达187人。这一现象反映出(     
A.汉唐时期的礼崩乐坏B.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C.理学的道德教化影响D.元朝最为重视伦理规范
8 . 宋太祖乾德三年,专门降旨,“令京城夜市至三鼓以来不得禁止”。宋真宗天禧四年,“开封府请撤民舍侵街(占道经营)者,上以劳扰不许”。这反映出宋代(     
A.政府主导了工商业市镇的兴起B.政府放松了对商业的监管
C.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D.重农抑商的政策根本改变
2023-01-1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聂政(?—公元前397年),韩国轵人,因杀人偕母及姊避祸齐地。韩大夫严仲子与韩国相侠累结仇,潜逃濮阳。严仲子闻政快名,献巨金为其母庆寿,求其为己报仇。聂政待母亡守孝三年后,忆及严仲子知遇之恩,刺杀快累于阶上。


后世形成了多个版本的“刺客聂政”故事,如下表:
时间作者及著作叙事及评价
汉朝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突出严仲子与聂政的朋友之遇,称赞聂政是“士为知己者死”的“国士”;突出聂政的孝道和信义,把父(母子)子、兄(姐)弟和朋友这三个伦理统一起来。
宋朝司马光《资治通鉴》严仲子是一个为非作歹二十年、败坏礼法纲纪的乱臣贼子。聂政受其“礼贤下士”的外表蛊惑和蒙骗,“盗杀韩相侠累”,并非义举。
1905年梁启超《中国之武士道》中国古代武士具有十八种美德,其中一条是“受人之恩,以死报之”,比如聂政、荆轲等。武士美德意味着把道义、恩仇、朋友和国家等置于个人生命更高的位置。
1942年郭沫若
历史剧《棠棣之花》
在联纵抗秦的民族大义下,反抗昏君奸臣的严仲子、聂政等都是仁人义士,而屈从暴秦的韩相侠累和国君哀侯成为了彻底的反面人物。

——摘编自陈颀《复仇与礼法——以聂政的复仇叙事为例》


从材料中选取两个以上版本,提取信息,围绕论题“时代背景影响人物形象塑造”,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解读。(要求:持论有据,表述成文)
2023-01-08更新 | 15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国货币成为域外国家和地区广泛使用的流通货币,到1959年止,东非发现中国、罗马、埃及等国古代钱币总计405枚,其中中国钱币233枚,占57%,其中能鉴定出年代的又有91%是宋钱。这可以佐证(     
A.中欧之间贸易长期繁荣B.宋钱已成为世界统一使用的货币
C.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发达D.非洲地区商品经济落后
2023-01-04更新 | 81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湖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专项选择题(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