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宁波市区宋元时期城市生活类遗址出土光器基本情况


浙江地区江西地区福建地区北方地区海外地区
北宋越窑、龙泉窑、整州窑、泰顺窑景德镇窑、吉州窑建密定窑、磁州窑、耀州窑、临汝窑高丽青瓷
南宋龙泉密、越窑、越窑仿官窑、南宋官密、江山窑景佬镇窑、吉州窑同安窑、德化窑定窑、磁州窑、钧窑高丽青瓷
元代龙泉窑、永嘉窑、秦顺窑、临安天目窑、江山窑景德镇窑、吉州窑浦口窑、德化窑磁州窑、钧窑

(说明:1、今浙江宁波地区即宋元时期的明州;2.在宋代瓷器中,官窑即是一种专称,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京和临安,由宫廷设窑烧造的青瓷)

——摘编自:吴敬、付亚瑞《明州城遗址出土宋元瓷器与明州港市的考古学观察》

材料二   

(说明:奉化江与余姚江在宁波附近汇合成为甬江汇入东海,而甬江与杭州之间的杭甬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延伸段)

——摘编自薛风旋著:《中国城市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产地视角指出出土瓷器各自具有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宁波地区宋元时期的瓷器消费特点,分析其形成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沿袭了晚唐以来的土地政策,对合法的私人土地买卖不加干预,土地买卖愈益盛行,“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地主阶级的升降沉浮波动频繁。无地少地的农民承担地主土地的耕作,要按照契约的规定,保证缴纳所规定的地租,否则官府便要干预。佃农不仅拥有迁移的自由,还可以受他人的雇佣而非地主的私属。各种分成制的产品地租代替了劳役,佃农有了更多的时间和主动性去安排生产,从而使生产得到发展。

——摘编自漆侠《宋代经济史》

材料二   宋朝在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已经生长出诸多工商业文明因子。随着商业发展,宋代商人的地位上升,朝廷允许商贾中的“奇才异行”者应举。商人凭借强大的经济势力交游权贵、为婚姻铺路,“不顾门户,直求资财”成为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宋代时常发生榜下择婿,富商及高官争相择新科进士为婿,新科进士也愿意成为商人女婿。

——摘编自张其凡主编《中国大通史》


(1)据材料一,归纳宋代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的表现,并简析其社会影响。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发展的原因以及社会观念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影响社会观念变动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统治者采用政治、经济、行政等手段以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地方官在其辖境内劝农时,大力推广江浙一带先进的耕作技术。自真宗朝始,政府大力推广占城稻,提高了水田的抗旱能力;采用优惠的税收政策和具体的技术指导,推广稻麦二熟制;广泛种植桑麻、木棉、苎麻等经济作物。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宋代农业得到巨大发展,为宋朝经济文化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周方高、宋惠聪《略论宋代的农业技术推广》

材料二     元代统治者在中央设大司农司等机构,专掌农桑水利事务。并且常派出劝农官及知水利者,巡行各地,规定“凡河渠之利,委本处正官一员,以时浚治”。同时将牧场拨给农民,听民自垦荒地,并规定免除一切劳役、赋税。如中统二年七月“敕怀孟牧地,听民耕垦”。地处边疆的云南曲靖等路遂“野无荒闲,人皆力耕,地富饶好”。边镇腹里皆置屯田处所,“由是而天下无不可屯之兵,无不可耕之地矣”。辽阳戍兵原每岁需海道运米十万石供给,实行屯田后,“耕渔自养,粮不须给”。十多种农业科学专著被朝廷刊印后,付诸路转运司,以助民务。总之,元代农业在前朝基础上仍有较快发展。

——摘编自谢天祯《论元代农业生产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农业技术推广的特点并说明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宋代相比,元代重农措施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明清时期,在江南等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作物棉、麻、桑、烟草、花生、花卉等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很多农民在种植经济作物时还往往进行初级加工,或建议相关副业获取更多的收入。经营地主出现,与收地租的传统地主不同,他们对农业进行农场式管理,亲自参与生产过程,注重集约经营,改良土壤、水利,进行认真细致的经济核算,注意改善劳动者待遇,以提高生产效率。其所经营,已不是单一的粮食生产,而包括了许多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相关的副业、牧业、渔业,与市场有着密切的联系。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南宋农业种植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江南农业的新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022-05-24更新 | 403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南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四大名校名师团队猜题卷(A)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商业性农业、民营手工业经济在整个经济结构中比例增大,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城市商业特别是集镇商业繁荣昌盛,国内外市场尤其是区域市场之间联系增强,以及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商品经济获得较快的发展。商业经营主体除了以经商为主业的职业商人外,已扩展至农民、城镇市民、个体手工业者、官吏、皇室、士绅、僧道以及浮游流亡诸阶层。

——摘编自张熙惟《宋代: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高峰》

材料二   朱元璋认为只有“重农”才能“富民”,而要“重农”必须“抑商”,让主要劳动力固定在土地上。一般农民不能脱离本身的户籍去经商,而商人也只能在本地经营,想去外地,手续十分繁杂。朝廷还强化了专卖制度,规定对盐、茶由国家垄断经营,盐商、茶商必须取得“盐引”“茶引”等专卖许可证才能经营,否则构成私盐罪、私茶罪,处罚手段极为严厉。明朝不仅对生活必需品专卖,对金、银、铜、锡、硝、硫磺等重要物资也全部实行专卖。明朝还实行“海禁”,商人和百姓不得从事对外贸易。这项政策被朱元璋的继任者多次加以强调,成为明中期以前最重要的政策之一。

——摘编自陈忠海《明初经济政策为何走“回头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宋代相比,明朝经济呈现出的不同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6 . 宋代阶层结构的巨变引起社会生活的一系列变化。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期儒家传统中,士的形象往往与“贫”分不开。但到宋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魏至隋唐时期的豪门阶层渐次衰落,代之而起的是新兴的布衣阶层,宋人郑樵总结道:“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这种不问家世而取士的姿态,随着科举制度的严密化,无疑会加速社会阶层的流动。相应地,宋代商业经济繁荣,社会中也出现了都市贫民阶层,为应对这一新的社会变化,宋代政府开始有专门针对救济贫弱老者的政策出台。

——张文涛《宋代救济制度与当代扶贫》,载《文化创新比较》2018年第23期

材料二 较之此前的汉唐世族地主社会,齐民社会具有社会等齐性、契约普遍性和社会流动性三个方面的进步特征:社会等齐性意味着社会特权阶级大大缩小了,社会身份趋于等齐。社会等齐性为社会“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创造了前提条件,导致契约的普遍化,并使人们摆脱了身份的束缚,可以自由地迁徙并从事各种不同的职业,这就大大提高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更重要的是,齐民社会为人们提供了相对平等的发展机会和相对平等的竞争条件,亦即为人们提供了一条可以上升的途径。

——高德步《唐宋变革:齐民地主经济与齐民社会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的社会阶层结构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原因有哪些?为了解决新的社会问题,政府采取了什么举措?
(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导致了什么现象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