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重心南移(宋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宋朝泉州古船(为远洋海船,采用了先进的水密隔舱技术)和“南海一号”(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不同,西沙群岛海域发现的“华光礁一号”沉船,则是发现于远洋航线上的商船。“华光礁一号”发现于西沙海域的华光礁礁盘内侧,年代属南宋时期,这也是中国水下考古学界第一次在远海海域完成的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华光礁一号”出水遗物近万件,有瓷器、铁器、铜镜、铜钱等,瓷器产地除江西景德镇以外,主要为福建窑口产品,包括德化窑、磁灶窑、闽清窑、南安窑、松溪窑等。

——摘编自姜波《水下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   今年是我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提出这一倡议的初心,是借鉴古丝绸之路,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内陆地区从“后卫”变成“前锋”,沿海地区开放发展更上一层楼,中国市场同世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国已经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是越来越多国家的主要投资来源国。无论是中国对外投资,还是外国对华投资,都彰显了友谊和合作,体现着信心和希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光礁一号”沉船考古的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
2 . 如表为当代学者统计的中国古代状元地域分布表。据此表可以推知(     
地区五代北宋南宋
北方40628061181110
南方181024370027769
共计58165237611108879
A.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尚不完善B.理学兴起推动考试内容变化
C.政治形势对科举制影响较小D.南方经济发展影响文化发展
2023-09-11更新 | 212次组卷 | 36卷引用:期末测试题(二)-【单元测试】高一历史分层训练AB卷(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3 . 元代重新开通大运河,并改变隋唐时迂回曲折的路线反映了(       
A.元代统治者对海运的重视B.江南成为国家的经济重心
C.大运河年久失修的现状D.元代南北之间旅游盛行
2023-08-15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第三单元测试卷
4 . 观察如图,隋元运河的修建与完善,说明(     

      

             隋朝大运河                           元朝大运河
A.南北经济格局开始改变B.政治重心与经济重心分离
C.水运成为主要交通形式D.交通建设与国家统一同步
2023-07-14更新 | 102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巩固卷30交通与社会变迁-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盛唐时期,南方有人口390多万;北方有人口510多万;至北宋末年,南方有人口1100多万,北方有人口660多万。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行政区划的改革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区域市场的形成D.国家的重新实现统一
6 . 作为中华文明演进过程中的重要历史时期,宋朝一直广受关注。

材料一

朝代

南方

北方

1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人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杨远《西汉自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1)依据材料一归纳表格中数据反映的历史信息,据此并结合所学,指出宋朝出现的经济现象并简述其政治成因。

材料二   宋朝时期,贫富差距扩大使得贫困问题凸显。政府根据居民财产状况界定,乡村拥有土地不足20亩或产业不足20亩等值的为“贫民”,以此为标准对乡村贫民的租赋、差役减免,对城市贫民的免役钱、房租减免;建立义仓等济贫仓储,养济院等济贫机构,安济坊、施药局等医疗救助和丧葬福利机构等。上述措施,大都以法律法规为基础,形成系列性的济贫法规。政府也鼓励精英和富民参与救济,颁布“安恤法”,对“鳏寡孤独、贫穷老疾”,令近亲、乡里养恤;出台“义仓法”,强制中上等税户交纳赈济贫民。

——摘编自张文、康文籍《贫困认知与宋朝社会保障的逻辑转变》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朝政府施行社会救济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具体说明宋朝开始社会救济的新变化?
2023-06-06更新 | 365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突破卷0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7 . 下表反映了北宋时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变动的情况,据此可知(          
时间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人数全国农村劳动力人数江南在全国占比
980890672163671755.40%
10782856844423400826.70%
11023227693461905606.90%
A.南方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B.北方战乱导致北民南迁
C.北宋政治军事统治较稳定D.政治中心南迁影响巨大
2023-06-05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复习-纲要上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3大核心考点+60道高频考题)
8 . 唐高宗永淳年间,关中一斗米售价高达三百钱,皇帝出幸东都洛阳,扈从之士中不免有人途中饿死;中宗景龙年间,运输山东、江淮谷物至京师,挽车的牛死者十之八九,朝臣按照惯例,又请中宗到洛阳就食,中宗便发脾气,不愿当逐粮天子。该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米价波动影响社会的稳定B.交通运输关系王朝兴衰
C.北宋都城较唐东移的原因D.关中地区经济一直落后
2023-06-01更新 | 693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二魏晋至隋唐:民族交融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专题检测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9 . 相比于图1,导致图2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局势的变化B.经济文化的差异
C.印刷技术的进步D.科举规模的扩大
2023-05-25更新 | 244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突破卷0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隋炀帝开凿通济渠,并与唐初武则天先后从长安迁都洛阳,北宋则更进一步将京师移向开封,以靠近运河干道。唐宋之际中国古都有一种自西向东迁移的明显态势,这主要缘于(     
A.地理环境影响了国都位置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统治者对运河交通的重视D.北方动乱不断加剧
2023-04-17更新 | 260次组卷 | 16卷引用: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单元检测卷-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期末复习通关测试卷(中外历史纲要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