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社会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宋统一中原后。在农业、手工业生产发展,交通运输工具和条件改善的基础上,商品经济获得了惊人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农村地区草市的勃兴,地区间贩运贸易的活跃,海外贸易的兴盛以及货币关系的空前发展,使宋代成为继秦汉后商品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开始过分追求精神方面的享受,从而导致社会风气出现变化,人们不论家庭条件好坏,均追求奢侈、铺张的生活,极尽享乐之能事。

——摘编自王丽丽《宋代社会的奢靡之风》

材料二马克思说过,“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又反过来影响生产的发展”,宋代中下属居民消费意识的增强,带动了整个社会的消费发展,扩大了社会需求,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当时,在消费需求的带动下,饮食业发达,新的服务随之产生和发展起来,如租赁业、即店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大众文学发展,繁荣了文化市场。城市里的瓦子、勾栏是大众艺术的场所,平民百姓在这里尽兴发挥自己的艺术细胞。又欣赏自己阶层的艺术。

——摘编自陆爱勇《宋代城镇居民的消费意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消费观念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宋代消费观念变化的影响,
2 . 有学者认为,唐宋之际,实贵胄与寒人之一转换过程.亦阶级消融之一过程。其具体表现为“唐代以名族贵胄为政治、社会之中坚”,北宋则以“寒人为中坚”。这一转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选官制度的发展B.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
C.中央集权的强化D.社会阶层流动的加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宋朝时,政府常组织大众参加民俗节庆活动,从都城到地方州府都有大量“遨乐式”全民出游,如表所示。这说明,宋朝(     
宋朝节庆活动摘录表
节日名称典型活动记载
踏青节风俗旧以二月二为踏春节,都人士女络绎游赏…郡守虑有强暴之余,乃分谴戍兵于岗阜坡冢之上。-《成都志》
上巳节三月三日,出北门,宴学射山。既罢后射弓,…轻裾校盖,照烂山阜。晚宴于万岁池亭,泛舟池中。-《岁华纪丽谱》
寒食节州园在牙门之西,所谓春台馆是也;岁二月启钥,纵民游赏,常阅一月,与民同乐也。-《淳熙三山志·土俗类二》
A.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B.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C.政定民安的价值取向D.社会经济繁荣发展
2023-07-03更新 | 503次组卷 | 12卷引用:黄金卷08-【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湖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2023-06-15更新 | 500次组卷 | 153卷引用:湖北省来凤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北宋中下层妇女能够较多地参与经济生活,其从商领域较为广泛,如王婆婆肉饼、丑婆婆药铺、王小姑酒店等店铺命名即有所体现;春暖花开时妇女也可以出城踏春;《东京梦华录》记载了从年首到岁尾的岁时节日里,妇女纵情玩乐的情形。对材料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北宋都城商业发展繁荣B.妇女没有受到理学束缚
C.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松弛D.北宋社会开放男女平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入宋之后,随着门阀世族的瓦解,部曲与贱户都成为了自由民。佃户与地主不再存在人身依附关系,只是结成经济上的租佃关系。奴婢与主家也不是人身依附关系,而是经济上的雇佣关系。此现象表明,宋代(     
A.城乡商品经济高度发达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政府逐渐放松社会控制D.民间门第观念逐渐淡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宝祐登科录》记载,1256 年,北宋政府录取进士 601 人中,官僚出身184人,平民出身417人。这说明宋朝(     
A.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B.门第观念仍然很盛行
C.官僚与平民等级森严D.国家对社会控制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南宋时期,社会呈现出“泛官化”的趋势。所谓“泛官化”,指宋代许多社会力量向官品靠拢,努力使自己具有官僚阶层的某些特征。如大多数富人通过各种手段拥有了员外头衔,社会逐渐将富人与员外划等号,使“员外”逐渐成为富人的代名词。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社会流动趋势明显B.逐利享乐风气形成
C.人身依附关系松动D.门第观念逐渐淡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刑统》中明文规定:“有将物业重叠倚当典卖者(土地边界是否重叠买卖),本人、牙人、邻人并契上署名人,各计所欺入已钱数,并准盗论。不受钱减三等,仍征钱还被欺主人,如业主填纳罄尽不足者,勒同署契牙保、邻人等,共同填赔,其物业归初倚当之主。”这一规定(       
A.旨在打击土地兼并行为B.有利于规范土地交易行为
C.保证了农民土地所有权D.表明契约关系已具普遍性
10 .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宋朝开始,中国才真正进入了科举时代。首先,不论家世背景、标榜公平考试、择优录取的科举制度变成了帝国选拔官员的主流途径。较之于唐朝,科举的录取规模在宋代有了实质性的增长。其次,科举开辟了一条向上的社会流动通道,个人可以通过读书应举获取功名,提升家族地位。再次,高度开放的科举就像如今的高考一样,具有全民色彩。一定年龄段之内,所有中等以上家境的男子几乎全部投入科举。受过良好儒家教育的读书人群体规模在不断扩大,他们构成了帝国更广阔的政治统治基础。儒家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也传播到了更广阔的地域和更广大的人群中,文化中国的同一性得到了增强。最后,从宋代起,科举不仅选拔官员,巩固政权,而且渗透性地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才说中国由此进入科举时代。

——摘编自赵冬梅《法度与人心——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

材料二   1941年7月2日,陕甘宁边区制定施行《边区公务员考核奖惩暂行条例》,明确边区民政厅组织3人以上的考绩委员会进行干部考核,分级进行,每年一次。边区政府明确了干部任用的四条标准,即“拥护并忠实于边区施政纲领;德才资望与其所负职务相称;关心群众利益;积极负责、廉洁奉公”。边区公务员考核实行赋分制,考核时特别强调,对公务人员有功或有过,人民有用任何方式向政府控告及建议之权。在扎实有效的干部考核作用下,延安时期“公务员不是站在老百姓头上的官僚”,他们“只是群众中间的先进分子,以自己的艰苦精神及模范作风影响推动群众"。

——摘编自康小怀《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干部考核工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为什么作者认为“从宋朝开始,中国才真正进入了科举时代”。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陕甘宁边区干部考核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