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社会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官府出榜招募百姓租佃荆襄两淮的官田,并订立租佃契约,如果佃人不愿承佃,则许退田别佃,政府另外招人承佃。这反映出当时(     
A.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均田制得以继续维持D.官府与百姓矛盾尖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北宋的宰相韩琦曾说:“东华门外唱名者方为好男儿。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当时的文化中宋朝人评价一个家族的兴盛程度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家族里出了几个考中科举的男子和几个嫁给科举出身的女子,所以“榜下捉婿”便诞生了。这反映了(     
A.社会阶层的流动B.社会控制程度有所松弛
C.门第观念的淡化D.商品经济发展冲击礼教
3 . 有学者认为,唐宋之际,实贵胄与寒人之一转换过程.亦阶级消融之一过程。其具体表现为“唐代以名族贵胄为政治、社会之中坚”,北宋则以“寒人为中坚”。这一转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选官制度的发展B.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
C.中央集权的强化D.社会阶层流动的加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朝时,大批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不少官居高位,给政治增添了活力。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不再关心祖先声望。社会上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现象。这反映出当时(     
A.婚姻择偶自由B.等级差别的消失C.门第观念淡化D.科举制快速发展
2022-09-07更新 | 421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投壶”是中国古代传统体育活动。宋代投壶技艺多样,娱乐性强,且在文人士大夫阶层广泛流行。司马光说:“夫投壶细事,游戏之类,而圣人取之以为礼……投壶可以治心,可以修身,可以为国,可以观人。”由此可知,宋代“投壶”(     
A.被赋予一定的教化意义B.折射出教育的平民化
C.表明尚武风气蔚然成风D.深受朱熹理学的影响
2023-12-28更新 | 207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清人沈垚指出:“古者四民分,后世四民不分。古者士之子恒为士。后世商之子亦能为士。宋代以后,天下之士多出于商。”如陆九渊曾言及“自先世为药肆以养生”。这表明宋代
A.科举取士兼顾商人阶层B.商人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
C.理学冲击传统社会结构D.社会群体间的流动性增强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流动”的宋朝

材料一东京养甲兵数十万,居人百万家,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汴水横亘,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

——《宋史》

朝廷创置榷场以通南北之货...内足以专课息之源,外足以固邻国之好。

——《宋会要辑稿》

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

——(宋)朱彧《萍洲可谈》

典卖倚当庄宅田土,今后并立合同契四本,一付钱主,一付业主,一纳商税院,一留本县,违者论如法。

——《宋会要辑稿》

材料二太宗时,置榷属于京师,诏诸蕃香药宝货至广州、交险、两浙、泉州,非出官库者,无得私相贸易。

宋初制定的《私茶法》规定,“民茶折税外悉官买,民敢藏匿不送官及私贩鬻者没入之,计其直百钱以上者杖七十。”

——以上两段材料均出自《宋史》


(1)据材料一、二概括宋朝社会“流动性”的特点,并简述其表现。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社会“流动性”的原因及认识。
8 . 宋代许多官员享有荫补子弟或亲属为官的特权,通常情况下,达到一定级别的宋朝官员享有圣节荫补、致仕荫补、皇帝即位荫补等。这说明宋代
A.士族政治得到较快发展B.存在世官制的残余
C.推行了崇文抑武的国策D.科举制度影响削弱
9 . 始于1282年的海运,到1302年成为元朝直接经营的项目,运输的粮食数量也开始骤增,天历二年(1329年)达到高峰运输量约为247000吨。元朝政府重视海运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分离B.京杭大运河被废弃
C.元朝统治集团奢侈腐化严重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关于宋代的发展情况,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而另有一些国外学者认为由于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这一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认为宋代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停滞状态,没有制度性的突破。

——据【美】罗兹·墨菲《东亚史》、马克垚《世界文明史》等整理

评析材料中关于宋代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