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社会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流动”的宋朝

材料一东京养甲兵数十万,居人百万家,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汴水横亘,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

——《宋史》

朝廷创置榷场以通南北之货...内足以专课息之源,外足以固邻国之好。

——《宋会要辑稿》

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

——(宋)朱彧《萍洲可谈》

典卖倚当庄宅田土,今后并立合同契四本,一付钱主,一付业主,一纳商税院,一留本县,违者论如法。

——《宋会要辑稿》

材料二太宗时,置榷属于京师,诏诸蕃香药宝货至广州、交险、两浙、泉州,非出官库者,无得私相贸易。

宋初制定的《私茶法》规定,“民茶折税外悉官买,民敢藏匿不送官及私贩鬻者没入之,计其直百钱以上者杖七十。”

——以上两段材料均出自《宋史》


(1)据材料一、二概括宋朝社会“流动性”的特点,并简述其表现。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社会“流动性”的原因及认识。
2 .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下列选项中,符合宋代特征的有(     
①“律为正文,例为附注”                                 ②“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③“百姓缴纳免役钱、助役钱,官府募人代役”   ④“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朝前期,世人嫁娶注重门第,一些大士族之间出现了“恃其族望,耻与他姓为婚”的现象。宋朝时,世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对此变化合理的解释是(     
A.封建等级观念淡出了社会生活B.民族融合改变了世人的婚姻观
C.科举制发展影响社会生活习俗D.世家大族的社会地位开始上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
A.自耕农式经营B.千耦其耘式经营C.田庄式经营D.租佃式经营
5 . 唐宋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变革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宋城市变革标志着中国古代的城市在空间格局和制度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下表)。

唐坊市制宋街市制
城市空间形态封闭开放
坊与市的关系坊、市严格分离商、住逐渐融合
市的经营特点封闭独立,官设官管自由设市,无官员监督
市的经营时间白天规定时间经营出现夜市
市的经营业态200余种400余种
街道的功能交通交通、市民生活场所
肆的临街面特点无侵街装饰物伞棚、招幌、权子、彩楼欢门等装饰物出现

材料二   郑樵在总结唐宋之际婚姻观念的历史变迁时说,唐以前“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宋代门阀世族政治的消亡反映在人们的婚俗观念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向:士庶不婚的陈规被打破,婚姻重科举进士,婚姻论财等社会现象在宋代普遍出现,特别是世人嫁娶尤重钱财成为一时之尚,宋代商人以财买婚,通过与官僚、宗族、士人联姻进而跻身上层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冯芸《宋代商人的社会流动与社会结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朝相比,宋朝城市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所学知识,指出唐、宋婚姻观的不同,并分别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作简要评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朝诗人汪洙在诗歌中说“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勉励儿童”少小需勤学,文章可立身,宋朝真宗皇帝也奉劝青年“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以上诗歌内容折射出宋朝的社会风气是(     
A.尚武好斗B.重利轻义C.提倡文治D.追名逐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宋代沿袭了晚唐以来的土地政策,对合法的私人土地买卖不加干预,土地买卖愈益盛行,“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现象十分盛行。此现象反映(     
A.社会成员的身份趋于平等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强化
C.土地兼并现象得到有效遏制D.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023-02-0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文山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代打破了隋唐“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的规定;婚俗观念出现多元趋向,重进士科、论财等现象普遍;在职业选择上有了更多的空间,“耕织之民……或入于工商”;手工业领域普遍出现了“雇募制”。由此可知宋代(     
①门第观念淡化促进阶层流动   ②婚姻择偶注重政治经济地位
③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④主流价值观发生变异
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④
9 . 宋代“风俗侈靡,日甚一日”,财婚风气愈演愈烈,上至宗室高官,下至村氓凡夫,嫁娶无不言财为先,婚姻聘财、嫁妆较之前代,数额更大。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发展B.门第观念淡薄C.门阀制度衰落D.择偶观念变化
2023-02-0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是宋人笔下涌现出的诸多“好孩子”形象。据此可知,材料中的“儿童观”(       
儿童形象
赵令赫笑语不妄。四岁受《孝经》,六岁通《论语》
周谔十岁如成人、十四入太学,力学勤苦
董仲永幼而端谨,不为儿嬉事,便若成人
A.体现了政府的强制约束B.反映了教育的平民化
C.反映了宋人生活的丰富D.受到了理学思想影响
2023-11-0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