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的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清代四川酉阳冉氏土司编纂的《冉氏忠孝谱》在卷首“家规”中规定:“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友于兄弟、新睦宗族、和睦邻里、敦肃闺门、禁止争讼、勤习正业、定正名分、致谨坟墓、慎选婚姻、教约子弟、慎重继嗣”。这些规定反映了(     
A.儒家学说的官方化B.门阀士族的影响力
C.理学观念的世俗化D.官学教育的广泛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朱熹说:“天地之间,万物之众,其理本一,而其分未尝不殊也。”又言“中和在我,天人无间,而天地之所以位,万物之所以育,其不外是矣”。可知朱熹的思想(     
A.直接继承了道家的主张B.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C.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范畴D.蕴含着和谐的生态意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柳宗元在《伊尹五就桀赞》中提出:“圣人出于天下,不夏商其心,心乎生民而已”,赞扬了“急生人”、将生民利益摆在首位的“五就桀”的伊尹。他还在《送薛存义序》中指出:“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载已也。”据此可知,柳宗元(     
A.重新构建了儒家精神道统B.摆脱了传统君臣观念束缚
C.具有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D.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诉求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两宋以前,大多史家将治乱兴衰归因于具体的政治和军事事件,如司马迁认为商鞅变法使秦富强。宋代史家则从伦理道德和君主个人的修养等方面进行总结,如欧阳修认为“道德仁义,所以为治”;他们在对待前代有为之君时用“抚农桑之民”“结民心”等加以肯定,对亡国之君则用“结怨于民”“大势已去”等加以否定。这说明(     
A.社会环境影响史家的历史书写B.官方史书的价值比私修史书更高
C.统治者对修史的监控日益强化D.史家写作功底决定史书学术价值
2024-04-17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五) 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有学者认为:王安石和程颐都竭力向皇帝进言,要以尧、舜为榜样治国。他们强调经书中所要求的诚意、正心、修身等是皇帝和士大夫都应该具备的。士人的理想是通过科举考试入朝为官,然后辅助皇帝,治理天下国家。这表明,北宋(     
A.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B.实现了士大夫与帝王的平等
C.注重发挥学术文化作用D.国家选拔官员强调公平竞争
2024-04-11更新 | 18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代文人喜爱恣意绽放的牡丹,而宋代士大夫则对象征坚韧内敛的梅花和洁身自爱的莲花情有独钟。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A.崇文抑武的政策B.商品经济的繁荣
C.主流思想的发展D.鉴赏技术的积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朱熹在《童蒙须知》一书中要求儿童:穿衣:要颈紧、腰紧、脚紧;说话:凡为人子弟必须低声下气,语言详缓;读书:要端正身体,面对书册,祥缓看字;饮食:在长辈面前,必须轻嚼缓咽,不可闻饮食之声。据材料可知朱熹(       
A.践行三纲五常思想B.积极践行格物致知C.注重儒学的思辨化D.重视教化的世俗化
8 . 唐宋之际,出现婚姻不问阀阅、取士不问家世、家族谱牒寝废、社会风气不同于前代等现象,有学者就此提出“唐宋变革”说。据此理解“唐宋变革”是(     
A.贵族政治式微君主独裁逐渐兴起
B.实物经济结束货币经济开始出现
C.儒佛道融合理学成为了官方哲学
D.门阀社会已变社会风气趋于世俗
2024-02-24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统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与这一思想主张相关的人物是(     
A.董仲舒B.朱熹C.王阳明D.顾炎武
2024-02-0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刘恕应诏试讲经,“先列注疏,次引先儒异说,末乃断以己意。……擢为第一”,这与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贾边“舍注疏立异论”被黜的状况已大为不同。“断以己意”已受到了官方的公开肯定,这从侧面反映出宋仁宗时期(       

A.官员选拔取决于个人喜好B.注重对儒家经句的整理
C.推崇标新立异的学术理论D.儒学复兴运动成效显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