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科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学术界一般认为,宋代达到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顶峰,非唐代所能比拟。之所以有这种观点,与科学史家李约瑟的论述有关,他认为:“对于科学史家来说,唐代却不如后来宋代那么有意义。这两个朝代的气氛不同:唐代是人文主义的,而宋代则较重于科学技术方面……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

——摘编自李健《唐宋时期科技发展与唐宋变革》

材料二   翻查宋代所取得的诸多科学成就,我们会发现它的科技成果涉及农业、医药学、数学、天文,地矿等诸多领域在内科学实用成就。而在这令人咂舌的成果之中,又以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四大发明的重大完善和突破为代表。他们的影响是世界性的、历史性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们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状态和联系。

——摘编自李开《简论宋代主要科技成就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并简析宋代科技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2022-03-0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全盛时期,数学、天文、历法、地理、医药、农学等方面的探索与成就都达到可喜的水平。英国人李约瑟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经呈现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项——雕版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都是在宋朝完善成熟并逐渐走向世界的。

——摘编自伍丽慈《中国宋朝时期科技文化史研究》

材料二   宋代的科技文化不仅格外富于创造性,而且异常绚丽多彩,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科技文化发展史上占据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使当时的中国大踏步地走在时代的前列。宋代科技文化的繁荣,不仅使国民受益,给社会带来了蓬勃的生机与旺盛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随着科技文化走出国门,迈向世界,使得当时世界范围内的人大多都享受到了某些有益成果,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甚至引领世界科技文化走向巅峰,对世界文明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摘编自谢东良、徐创新《浅析宋代科技文化繁荣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科技成就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科技文化繁荣的意义。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人口数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杨远《西汉自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二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荣期。从很多方面来看,宋朝算得上一个政治清明、繁荣和创新的黄金时代。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美国学者墨菲《亚洲史》


(1)依据材料一归纳表格中数据反映的历史信息,据此信息说明唐宋时期的经济现象并简述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北宋初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管理制度上的创新表现。试从文化角度说明“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僧一行,俗姓张,父亲是武功县县令。一行少时博览经史,尤其精通历象、阴阳、五行之学;曾拜访道士尹崇,借阅《太玄经》数日,撰写《大衍玄图》和《义决》。武则天主政时期,一行为避祸出家为僧,隐居嵩山,拒绝征召,后前往荆州当阳山学习梵律。开元五年(717年),一行被其族叔强行带到长安,玄宗多次向他咨询安定国家、抚育人民的道理。当时的历法在推算天象方面渐渐出现偏差,玄宗命一行考查前代诸家历法,重新编订新历法;另派人制作黄道游仪,观测天象,与一行的研究互证。一行取《周易》“大衍之数”之名,主持编订《开元大衍历经》。一行去世时,玄宗赐给他“大慧禅师”的谥号。

——摘编自刘晌等《旧唐书》等

材料二   至元十六年(1279年),经元世祖批允,郭守敬进行了大规模的天文观测活动,“东至高丽,西极滇池,南逾朱崖,北尽铁勒,四海测验,凡二十七所”,并根据观测结果编订了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历法《授时历》,其对地球自转周期的计算与现代值只差26秒。郭守敬还擅长制造仪器,创造和改进了简仪、仰仪、高表、候极仪、景符等13种天文仪器。其中,简仪就是他对前代过于复杂的浑仪加以简化而成的;景符则是郭守敬宋代的八尺长的圭表增高到四十尺,并依据小孔成像的原理改制成的测影器具,它大大提高了测定精度。

——摘编自李兴濂《郭守敬:七百年前的中国科学之星》


(1)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一所反映的唐代前期的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僧一行和郭守敬对天文学的贡献,并说明他们能够作出贡献共同的有利条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我国自古是农耕大国,历来对农业总结归纳指导型书籍层出不穷。其中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于一体,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的著作是(     
A.《氾胜之书》B.《四民月令》C.《齐民要术》D.《农书》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文化向为学界所关注。早在20世纪初、中期,学术界就有不少前辈和大家将目光聚集在宋代文化上,如,严复在《与熊纯如书》中写道:“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代历史,最宜究心。中国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家人之所造就,十(之)八九可断言也。”王国维在《宋代之金石家》一文中也认为:“近世学术,多发端于宋人。”陈寅恪更是对宋代文化赞美有加,提出了一个至今为人乐道的精辟观点,“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摘编自彭民权《江西文人群与宋代文学观念的演变》


归纳材料中的观点,并以宋代的文化成就对材料观点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21-02-10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理学为旗帜的新儒学的理性精神,在11世纪中叶到12世纪中叶的北宋时期,将中国传统科学技术达到顶峰。布衣毕升发明的胶泥活字开启了活字印刷时代的先河,军事著作家曾公亮和丁度主编的《武经总要》记载了火药配方和水罗盘指南鱼的制造方法。数学家贾宪在其《黄帝九章算经细草》中所创造的开方作法本原和增乘开方法,600年后才有法国数学家帕斯卡达到同一水平。天文学家苏颂在其《新仪象法要》中,描述了他与韩公廉等人合作创建的水运仪象台,其中有十几项属世界首创的机械技术,包括领先世界800年的擒纵器。建筑学家李诫著《营造法式》(全面而准确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建筑业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以其权威性作为建筑法规指导中国营造活动千年左右。

——摘编自董光璧《中国科学传统及其世界意义》

材料二   17、18世纪是西方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转变的实质性时期,它以本身的科学成功影响并成就了这一实质性的转变。自然科学给这个时期的文化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科学孕育的理性思维及其原则在哲学、宗教、文学艺术乃至政治经济社会领域都引起了新的变革。1718世纪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并非仅仅归结为科学技术,而是科学精神。科学在改观旧世界面貌的同时,也紧紧依持当下的社会史境。尤其是科学与宗教,它并不是与社会结构和社会价值无关的,在17世纪它只是一种基于神学的根据而进行的分化,而对神学的摆脱则可能标明科学已经取得了同科学的女王(神学)的分离。17世纪历史的中心点乃是科学精神的旭日东升,它以鲜艳的理性的光辉照耀着将临的未来。

——摘编自赵立坤《论17世纪科学革命的理性思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时期我国传统科技达到顶峰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8世纪西方向近代转变的表现,并分析这转变对当时世界产生的影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文化具有多元并存的兼容精神。当时,宋学各派“学统四起”,神宗以后的二程洛学、王安石新学与苏氏蜀学,南宋中期的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与浙东事功学派,虽然主张不一,甚至针锋相对,但都能够实事求是肯定对方学术的可取之处。宋代重要的思想家无论是程朱派,还是心学派,几乎都有“出入释老”的经历……来重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宋代士庶日常生活中,儒、佛、道更是并行不悖,不但儒家学者与名僧、高道有密切的往还,普通百姓读儒书、拜佛祖、做斋醮更是习以为常。宋代精神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世俗化的倾向。士大夫不仅以宽容的态度接纳了世俗流行的下层文化,士大夫文化也走上了由雅而俗、俗中求雅的发展道路。

——摘编自虞云国《略论宋代文化的时代特点与历史地位》

材料二   宋代的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截至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的时期为止,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

——摘编自邓广铭《宋代文化的高度发展与宋王朝的文化政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文化具有兼容精神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宋代科技发展的具体史实,举出3例说明宋代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梦溪笔谈》内容分类统计表

社会科学和掌故见闻

自然科学

类别

条数

类别

条数

经学

15

数学

4

音乐

44

天文及历法

22

语言文学家

19

气象学

12

史学、考古学

28

物理学

5

经济

21

化学

3

军事

16

医学及药物学

43

法律

10

建筑学

8

宗教、卜筮及阴阳五行

28

灌溉及工程学

9

典籍与文书

17

工程技术

16

博戏

4

生物学

32

艺术

25

农学

8

文学

34

地理学及制图学

16

礼仪

15

地质学及矿物学

16

舆服

12



职官

22



科学与翰林

14



社会风俗

4



杂闻与轶事

92



小计

420

小计

189

材料二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整个时期具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宽容的文化政策和较自由的文化精神。促成宋代科技文化繁兴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科技文化的繁兴使宋代历史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篇章中重要的一页,不仅对元明清及以后的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经过对外交流与传播对当时世界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惠琳《浅谈宋代科技文化的繁荣》

(1)根据材料一中《梦溪笔谈》的内容分类表,概括其内容的主要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宋代科技的繁兴”还有哪些表现,并分析推动宋代科技发展的时代因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苏颂(10201101),字子容,出生于福建泉州,其本人勤学十余载,最终官至宰相。1057年,该书对之前的本草典籍进行了增补。1061年,其编修的中国第一部刻版印刷的本草药物图谱《本草图经》告成。1086年,先制模型,后造实物,他编纂了《新仪象法要》一书,还和他人合作设计制造了假天仪。苏颂尊重科学,对一时研究不透的问题,宁可存疑,苏颂与世长辞。

——摘编自史晓雷《科技宰相:苏颂》等


(1)根据材料,概括苏颂在科技方面的重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颂在科技方面取得成就的原因。
2023-08-30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名校联考2023届高三5月模拟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