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比较学习法是历史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主题一:汉唐丝绸之路

材料一   “丝绸之路”始通于西汉张骞“凿空”、在西域设置行政管理机构之时。当时的道路由东而西:自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经这条路运往西方的商品有蚕丝、丝织品、铁器等,从西方输进中国的商品有良马、葡萄、石榴等。汉代丝绸之路引发了各国互相接触的强烈愿望。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卷2

材料二   唐朝丝绸之路畅通,“伊吾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的局面形成后,丝绸大量输往许多国家,外来物品也纷纷涌入。丝绸是唐朝赋税的重要来源,也是政治外交的主要礼物,唐初赠帛与彩缎予突厥,稳定边疆形势。“秦汉以来,唐马最盛”,“绢马贸易”满足了西域各国渴望得到的丝绸,西域骏马也极大地改善了唐朝的军队装备,成为中西交通的重要工具。外来物品如金银带把杯、彩釉玻璃等器皿传入中原,激发了唐朝工匠的仿制兴趣和创新热情,工艺技术的模仿和审美情趣的启示,最终使唐代手工业品的制作风格发生了改变。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卷3


(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汉、唐丝绸之路的变化,并分析汉唐丝绸之路绵延不衰的原因。
主题二:宋元地方行政制度

材料三   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代行省的特点以及行省制度形成的积极影响。
主题三:中国古代疆域

材料四   


材料五   清朝政府在继承中国历代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对边疆地区行使主权,进行有效的管辖,将一个清晰完整的中国边疆展现在世界面前,在近代以前奠定了中国疆域的版图。

——摘编自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上)》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前期巩固疆域的主要措施,以及清朝疆域奠定的历史意义。
2020-12-19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中国古代民族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以战与和的形态表现出来,但和平形态是主要形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部分少数民族演进及发展史实(部分)
匈奴战国时期崛起,逐渐强大。秦始皇命蒙恬出击匈奴,取得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巩固北部边防。西汉初,鉴于国力有限,汉朝与匈奴和亲;汉武帝时对匈奴展开长达十年的军事反攻,派张骞出使西域以配合对匈奴作战。东汉,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向汉称臣,出兵大败北匈奴。西晋末年,战乱频繁,中原人口剧减,匈奴等少数民族加快内迁
西南夷秦朝,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开辟“五尺道”,设置官员;西汉武帝时,在南越设郡管理;东汉初年,重新并入汉版图
藏族(吐蕃)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各部、建立政权;641年,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8世纪初期,中宗将金成公主嫁与尺带珠丹;9世纪前期,唐蕃会盟;元朝,设宣政院管理,成为行政区;明朝,称乌思藏,设卫所,用藏人管理,建立僧官制度;清初顺治时,册封“达赖喇嘛”;康熙时,册封“班禅额尔德尼”;1727年,设驻藏大臣
蒙古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此后,先后灭掉西夏、金、南宋;1271年,定国号元;1279年,统一全国;1368年,元朝灭;14世纪,分裂为鞑靼、瓦剌等部;1449年,瓦剌攻明,鞑靼与明和好,在边境开设互市;明末清初,分裂为漠南、漠北、漠西;康熙时平定漠西噶尔丹叛乱;1771年乾隆年间,漠西土尔扈特部东归

——据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等整理


根据材料,概括在和平形态下,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处理与各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并概述其积极作用。
3 . 学习历史,不仅要广泛阅读,更要感悟智慧,融会贯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87年“并无大事可叙”。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

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

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

已经去世了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

在这年去世的的名将戚继光。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

在内地已成功定居了4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带。

——据《万历十五年》编写

材料二   玉米、番薯等“种出西土”,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

——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等


(1)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简述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形态,并分析造成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
(2)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以日本、西欧(葡萄牙)为切入点,简要叙述明朝中后期中外关系的基本内容以及明朝政府的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