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都城集政治、文化礼仪、军事指挥与经济管理等功能为一体,其地位可谓“国之大者”。下表呈现了中国古代部分朝代的都城。

王朝都城所在区域王朝都城所在区域
夏朝阳城河南登封隋唐长安陕西西安
商朝亳—殷河南郑州—河南安阳北宋东京河南开封
西周镐京陕西西安西夏兴庆宁夏银川
东周洛邑河南洛阳金朝会宁—燕京黑龙江阿城—北京
秦朝咸阳陕西咸阳元朝大都北京
西汉长安陕西西安明朝南京—北京江苏南京—北京
东汉洛阳河南洛阳清朝北京北京
吴国、东晋南朝建康江苏南京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中国古代都城”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 (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长城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创造的建筑奇观,孕育产生了以长城这种特殊的物质形态为载体的长城精神。长城修筑的历史过程与长城精神的形成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华民族在修筑长城的过程中形成了珍爱和平、守护家园,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开放包容、开拓进取,因地制宜、精益求精,自强不息、绵延不绝的长城精神。

——摘编自周建强《长城精神的历史学考察一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

材料二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封面

——摘自张海鹏、徐蓝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份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以长城为封面的主题说明。(要求:主题贯通,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有一定的理论高度)
2024-04-2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图按照西周至清代都城变迁绘制,根据图片示意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3-16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2023·河北·模拟预测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对“长城”的称呼不同。战国时期称为堑;汉代和唐代称为塞;金代称为界壕;明代则称为边墙。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明确指出,“在建设范围上,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包括战国、秦、汉长城,北魏、北齐、隋、唐、五代、宋、西夏、辽具备长城特征的防御体系,金界壕,明长城”。

长城是一个关、城一体的综合体系,它承担着防御功能、文化的交流与交融使命,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

——摘编自赵琛《为何说“长城两边皆故乡”?》等

历史事实和现实取向决定了对长城的价值判断,而从其兴建、功用、变迁和遗存等不同角度考查会产生不同的认识。请从上述文字材料和图片中提取论点,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史论结合)
2023-05-13更新 | 592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3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预测卷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都城的变迁模式
中国古代都城的变迁经历了从“长安时代”到“北京时代”的转移。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迁的原因。(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葛全胜《过去2000年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变化》


上图是历史上中国东部冬半年平均温度变化曲线,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以“气候变迁影响政治格局”为主题,任选图中两个历史时期进行合理解读。(要求:明确写出两个历史时期,解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4-09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名校2023届高三3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一 秦长城

图二 明长城
比较图1、图2,指出秦长城与明长城的两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23-03-24更新 | 29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唐朝是少数没有大规模修筑过长城的王朝之一,有大臣曾建议唐太宗修复长城,太宗曰:“安用劳民”,一笑置之。

材料三:明朝修了十多次长城,而清朝却不修长城。康熙曾说,“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指沙俄),较长城更为坚固。”“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是也。”

材料四:长城绵延万里,时间跨过两千年。位于密云县最北部的古北口,历史上是狼烟不绝的长城要塞。而翻开中国近代史,发生在1933年的古北口战役却气壮山河。这一年,从南方赶来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防守北平城的东北大门古北口,与日本关东军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杀,上演了七七事变前长城抗战中最惨烈的一场战役——古北口战役。

17军将士严阵以待官兵身负大砍刀七勇士杀敌过百,全体殉国



上述材料包含了多方面的历史信息。请你选择一个角度,自拟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200字左右)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长城:军事防御线或地理分界线

材料一   

材料二   (汉武帝)建塞徼,起亭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得用少安。

——【东汉】班固《汉书·匈奴传》

材料三   远至秦汉,许多游牧民族南下长城。历史上金主阿骨打、蒙古成吉思汗都南越长城,明朝时蒙古人曾在1449年、1545年、1550年三次兵临北京城下,长城如同虚设。……长城由夯土变成砖石,城墙更加坚固,但防御效果并不理想。

东亚大陆东南面临太平洋,受太平洋季风气候影响明显,而西北面远离太平洋,加上印度洋暖流受喜马拉雅山的阻挡,故中国西北部地区湿润程度越来越低。正是这种气候、地缘(区位)、地貌的综合影响,在距离递减规律的影响下,东南地区普遍温暖湿润,西北内陆地区普遍干燥少雨。这样的地理环境使东亚大陆北部地区为茫茫草原,西北地区也多干旱的沙漠戈壁,形成了农业文明与畜牧文明的对立。

——摘编自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长城与明长城的差异,并对长城的功能予以阐释。
2022-03-01更新 | 695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末至清代间气候与战争、朝代更替的关系表

——摘编自章典等著《气候变化与中国的战争、社会动乱和朝代变迁》


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中一个时期分析气候变化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影响。(要求:信息提取准确;史论结合)
2021-08-26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第八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