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疆域的奠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6 道试题
1 . 1689年《尼布楚条约》签订之时,清朝有一些加强东北边防、设立中俄界碑、绘制实测舆图等边界观念。之后,议政王大臣等将中俄平等的划界订约修饰成清朝对俄国的一种恩惠;乾隆要求沙皇对其臣服,对俄政策重回“朝贡礼”路线。这表明(     
A.传统边界因中俄订约划界而动摇B.天下观念的持续稳固与强化
C.中国近代国界观念的形成受制约D.清朝疆土频遭割让藩属丧失
2023-10-05更新 | 1480次组卷 | 29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有学者认为,在古代,中国是指中原王朝直接控制下的区域,天下则是包括外国没有直接控制的地区。直到清朝康熙年间,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国家与国家关系方才产生。只有当中国面临的对手足够强大,或者说其文明受阻于强敌时,天下观才转为国家观,有边无界的状态才得以消解。该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国家与国家关系”产生的标志性事件是(     
A.马戛尔尼使团访华B.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C.康熙王朝平定三藩D.中俄订立《尼布楚条约》
2023-10-0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高中教育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在尼布楚谈判之时,中俄两国统治者都感受到语言隔阂带来的种种弊端,因此开始着手培养外交翻译人才。俄国既在国内兴办满蒙文学校,又向北京派遣东正教布道团和留学生,全面展开对华语言研究工作。清朝则拒绝派遣留学生赴俄,仅在国内开设学馆培养俄语人才。这反映出(     
A.沙俄政府钦慕中国文化而主动向清朝学习
B.清朝的外交惰性催生出其天朝上国的观念
C.清俄交涉初期即体现中国社会转型的阻力
D.语言人才是国家外交政策成败的决定因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地图与国家治理】

材料一   为了适应大一统国家的政治需要,康熙帝在位时,曾组织中西方科技力量测绘了地图。雍正帝继位后,继续任用西方传教士重新编绘《十排皇舆全图》。《十排皇舆全图》北起北冰洋,南到海南岛,东北濒海,东南至台湾,西抵黑海与地中海交汇处。图中以北京中经线为本初子午线,纬线也以北京居中。图上的行政建置,以不同的符号着不同的颜色表示,如北京为凸,橙色;全国各府为框,黄色(各省首府则加贴红纸签注省名)等等,共以五级符号加以区别。图中自长城以南,凡重要关隘、卫、堡、城、镇、营、讯均贴黄纸浮签,用汉文标注出驻扎官兵人数。如在东南沿海及台湾府属地黄纸浮签较多。

——摘编自孙果清《深藏内府、密不示人的清雍正朝<十排皇舆全图>》

材料二   康熙帝在遏制沙俄入侵和划定边界过程中,于1686年开始修订《大清一线志》。1708年,以传教士雷孝思、托马斯等为主力,实测编纂了《皇舆全览图》。乾隆末年,与晚毗邻西藏、新疆等地的国家划定清晰的线状边界,并以条约确认。嘉庆时,参校乾隆至嘉庆地图变更状况绘制成的《皇奥全图》,有经纬网,空间的点、面、线、军人、官吏、民众与城池、村镇填充。图中边疆地区内容增加,如蒙古统部在原25个地区外,增加了喀尔喀、察哈尔等6个地区,铣部机构增加旗分、封爵、属部、驿站四门。疆界北到外兴安岭,西到帕米尔和后藏的阿里地区,东到库页岛,南到南海,中国疆域的空间最终奠定。

——摘编自于逢春《论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时空坐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排皇舆全图》的特点。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清代疆域地图绘制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750年,清朝废除藏王制,在达赖之下设立噶厦,管理地方行政,以四喝布伦分理政事。1791年颁布《藏内善后章程》,明确“事无大小,均应禀命驻藏大臣办理”。这一制度调整(     
A.体现出对“华夷之辨”的继承B.形成了内地与边疆治理一体化
C.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实现了对西南地区的直接管理
6 . 清朝驻藏大臣创建之始,仅统领驻藏官兵,督导藏王总理西藏事务。乾隆五十八年,在平定廓尔喀入侵后,清廷颁行福康安所奏《藏内善后章程》,加强了驻藏大臣的权力和地位,并对其职权作了明确规定,此后遂成定制。这一举措(     
A.消除了西藏的分裂割据势力B.促使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C.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D.利于加强中央对西藏的直接管理
2023-09-22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清政府的下列举措(       

年份

举措

1689年

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

1757年

彻底击败准噶尔部的叛乱

1762年

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1793年

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
A.落实了民族平等原则B.开拓和巩固了国家版图
C.导致海禁政策实施D.表明统治危机初显
2023·辽宁·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1749年,乾隆皇帝谕曰:“蒙古、汉人,同属臣民,如有书写之处,应称‘蒙古’‘内地’,不得以‘蒙’‘汉’字面混行填写,已屡经降旨。今马灵阿奏折,犹以‘夷’‘汉’二字分别名色,可见伊等全未留心。”此谕意在(     
A.加强中央集权B.维护国家一统C.调整民族关系D.规范文书体例
2023-09-15更新 | 3396次组卷 | 3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759年,乾隆举办“定西域祀典”。其中,博克达山系(今新疆境内),素来为关外之民所重,尊之为“灵山”与“圣山”,犹“东岳”之于西域,故首先被纳入清朝国家祀典体系之中,与三山五岳等同列为山川祭祀对象。这一做法(       
A.有利于增强国家认同观念B.反映出宗教文化受到了政府重视
C.表明华夷之辨旧观念瓦解D.意在强化对边疆地区的思想控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地名的变化是历史变迁的缩影。下列地区形势图属于清朝的是(       
A.B.
C.D.
2023-09-1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9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