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疆域的奠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长城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创造的建筑奇观,孕育产生了以长城这种特殊的物质形态为载体的长城精神。长城修筑的历史过程与长城精神的形成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华民族在修筑长城的过程中形成了珍爱和平、守护家园,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开放包容、开拓进取,因地制宜、精益求精,自强不息、绵延不绝的长城精神。

——摘编自周建强《长城精神的历史学考察一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

材料二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封面

——摘自张海鹏、徐蓝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份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以长城为封面的主题说明。(要求:主题贯通,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有一定的理论高度)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武将诗句中经常出现“龙虎”“宝剑”“血”等军事意象,常连用“长驱”“直捣”“铁骑”等气势雄壮的词语以彰显其豪情壮志,以此表达武将“恢复山河日,捐躯分亦甘”的殷切心情。如《满江红·怒发冲冠》既写了岳飞“仇”的情感,又抒发了其“报国”的决心。武将创作的诗句当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歌咏风月闲情,甚至阐发义理、抒情表达委婉曲折如文人自作的作品,如生值“中兴”之际的刘锜写道,“西风萦破梦,落日乱残蝉。岁月俄如此,功名岂偶然”。

——摘编自何潇《宋代武将作者诗词创作倾向》

材料二:春秋以来的“大一统”观历经数朝,在清朝依旧延续。清代前期外侵未至,然内部矛盾导致的疆域变化斗争时有发生。武将们在西南、西北、东北、东南等边地保疆安民的同时,用自己的诗笔呈现了边疆文化与中原文化在空间维度下的差异,展示了康乾盛世的雄姿。这些边疆诗的创作者,显然都是武人,但因乾隆对汉诗写作的宣导作用,乾嘉以来八旗武人以诗纪事渐成常态。这些边疆诗作既是对王朝军事实力的展示,也是对时代变迁中边疆风俗的观察,它们随着时代发展而日益凝贮的疆域认同与文化认同,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

——摘编自米彦青《乾嘉时期武将“边功”的文化记忆与诗歌文学想象》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武将诗词创作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乾嘉时期边疆诗创造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贡献。
2024-04-20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之后,在政治地理格局上,不但汉初王朝直接领属郡县与王国独立领属郡县并立的格局被彻底改变,中央集权程度大大加深。王朝还通过积极有效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在北疆确立了对匈奴侵扰的有效辖制,对南则开通西南夷,对东南与岭南地区用兵,把王朝的版图重新回复到与秦王朝大致相当的规模。

——编自郑帼《两汉之际的政治地理研究》

材料二:如果没有康乾盛世期间的统一大业,中国就没有现在的版图,就更谈不上现在的统一;而且那时候不统一,中国将是一盘散沙,在近现代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后势必分崩离析。后来列强入侵,中国各族人民都起来反抗侵略,西藏反对英国,东北反对日本,云南、广西反对法国。应该说是康乾盛世奠定了这一根基。

---摘编自戴逸《盛世的沉沦》

(1)据材料一,以汉武帝时期的具体史实说明这一时期“政治地理格局上”的变化。
(2)据材料二,概括康乾盛世期间为“统一大业”做出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乾时期清政府加强对西藏地区管理的措施。
2024-04-2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康雍乾三朝绘制疆域图简况

康熙朝1708年,康熙“谕传教西士分赴内蒙各部、中国各省,遍览山水城廓,用西学量法,绘画地图。”于1718年,完成了《皇舆全览图》。
雍正朝沿用为康熙朝测绘地图的西方传教士,对于尚不能进行精确测量的西域地区,仍在地图上以虚线标注。
乾隆朝测绘工作以大清技术人员为主,吸收在准部、回部进行实地测绘地图的成果,订正西藏部分错误。于1760年绘成的更完整、详细的全国地图《乾隆内府舆图》,达到了中国古代地图绘制的最高水平。
依据材料和所学,对康雍乾三朝绘制疆域图进行简要说明。(可从特点、原因、意义等角度进行说明)
2024-04-18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经历了汉代郡、县两级制,魏晋时期州、郡、县三级制,唐代道、州、县三级制,宋代路、州(府)、县三级制,明清时期省、府、县三级制的演变调整。这种演变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中央对地方管理B.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C.抵御少数民族的袭扰D.有效管理不断扩大的疆域
2024-04-17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茂名滨海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余桂元《中国古代史》目录(节选)

(1)阅读材料,为《中国古代史》第三章的目录拟定一个标题。
(2)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自秦汉以来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主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024-04-1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前冲刺(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清初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遍设义学,由清廷和地方官府共同举办,民间资助,向土著民族及所属子弟提供免费的启蒙教育;教学内容上“将《圣谕广训》逐条讲解,俾令熟读,然后课以经书”。清政府此举旨在(     
A.促进民族地区的文化交流B.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C.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D.维护边疆地区的社会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691年,康熙皇帝和外蒙古喀尔喀部族首领在今内蒙古多伦举行会盟,同意喀尔喀蒙古与内蒙古一样实行编旗,取消蒙古贵族等级中旧有的济农、诺颜之名,一律改为清朝的亲王、贝勒、贝子等封爵。“多伦会盟”(       
A.使得内外蒙古最终融为了一体B.导致清朝地方制度的重大改革
C.有利于稳定北部边疆统治秩序D.粉碎了噶尔丹分裂国家的阴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清王朝规定,蒙古、新疆、西藏地区的民事、行政和命盗刑事案件都归理藩院的直属机构理刑清吏司管辖。在案件的执行上,一般的刑事案件,可以罚牲畜来代替惩罚,对无力缴纳者或案情有疑者,可以顶佛经入誓,做出保证,则可免罪。这一做法旨在(       
A.完善边疆司法体制建设B.促进佛教事业发展
C.强化对边疆的治理效能D.因俗而治因地制宜
2024·广东深圳·一模
10 . “大一统”观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91年,康熙帝宣布停止修筑沿用了2000年的长城,长城内外即成“一体”,即成“一家”。1703年,清朝选择塞外之地创建避暑山庄,每年盛夏之际来此,接见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历经康雍乾等朝纂修的《大清一统志》,备载天下山川、郡邑、政事、风俗,旨在构建国家广阔的疆域一统观,从而在观念上来代替“华夷之辨”。

——摘编自李治亭《论清代“大一统”与避暑山庄》等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近代中国国家转型之路与中国传统大一统思想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了内在的逻辑统一。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施行的不同的方针政策,都是为了在维护中国这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内在统一的基础之上,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从而推动整个国家的转型。

——摘编自王健睿《传统“大一统”思想与近代中国国家转型的内在逻辑统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大一统”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如何“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
2024-02-29更新 | 390次组卷 | 8卷引用:【好题汇编】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模拟卷02(统编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