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人口和耕地是首位的生产资源,直接关系着一个社会的盛衰,所以,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实行了“户籍相伍”制度,在农民的户籍中增加了年纪和土地占有状况。由于西晋末年的腐败政治和内战,以及十六国的北方混乱,引起北方人民大量流亡江南,到达长江流域的总数不少于70万人,滞留山东境内的达20万人。北方农民的南下,带来了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促使了南方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南方的人口亦有较大增加。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便出现了天下田无荒弃的现象,按“黄册”登记的户口,户达16 052 860,口达60545 812,每户平均3. 77口。康熙五十年时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不存在像前朝那样隐漏户口的情况。

——摘编自叶瑞汶《中国历代人口和耕地走势的分析》

材料二:

说明:隋612年的数据是偏走的,在20多年里耕地增长了36.5亿亩,这个增长速度是不可靠的。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三个时期因为处于国家战乱分裂时期,资料记载很少,没有找到比较准确的数字,所以在图表上没有计入。

——摘编自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口数量与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并说明促使这些特征形成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图中某一历史时期,就“人口、耕地与社会生活”展开论述。
2 . 【人口与经济】

2023316日第一财经消息,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预算,当前我国低龄老人(60-69岁)总量保守估计已经达到了1.5亿,从2022年开始,我国就进入到退休高峰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前朝相比,清代是中国人口剧增的时期。……据《东华录》记载,1651年(顺治八年)全国丁男之数是1000余万。其时,户籍以一户一丁计。若按户各五人推算,加上由于种种原因而隐瞒的人口,实际数字在6000万上下。到康熙时突破1亿;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猛增到3亿以上:1834年(道光十四年)已经超过4亿。不到200年的时间里,人口增加了6倍以上。同当时的生产力相比,其速度和数量都是惊人的。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我们来看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增长的源泉。……人口因素是如何在改革中被转化成高速经济增长的呢?我讲三个故事,作为改革开放三个历史瞬间的代表。第一个是小岗村的故事。……家庭联产承包制赋予了农民自主配置生产要素的权利,因此,一旦剩余劳动力显性化,需要转移的时候,体制条件便逐步与之适应。先是转移到更广义的农业即林牧副渔产业上,继而转到农村的非农产业即乡镇企业中,再进一步依次转移到小城镇、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和沿海地区。在这个过程中就出现了第二个故事——邓小平1992年的南巡及其讲话。在这些讲话中,他肯定了经济特区,肯定了市场经济,推动了对外开放。从此,沿海地区吸引了更多的制造业投资,吸纳了大规模地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这种重新配置在微观上提高了农民收入,同时在宏观上提升了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第三个故事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此我们就真正地逐步参与到世界经济分工体系之中,引进外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把利余劳动力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当中,通过贸易中取得了国际竞争力,从而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兑现了我们的人口红利。……直至2010年之前,中国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大约为10%。如果查阅世界银行的各国数据会发现,这个时期没有任何一个其他国家有这么快的增长速度,也找不出任何国家在任何其他时期有过出这样的经济增长表现。正是由于独特的人口转变阶段,与独特的改革开放举措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的二元经济发展过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蔡昉教授在首届中国发展理论国家年会上的发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清代人口数剧增的原因及造成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改革开放后人口因素是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今天中国的启示。
3 . 如表为某学者统计的明朝嘉靖至万历初太仓银岁出入数对照表(部分)。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太仓银库岁入银太仓银库岁出银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2470000(+)3630000(+)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2200000(+)3700000(+)
隆庆五年(1571年)3100000(+)3200000(+)
隆庆六年(1572年)2819153(11个月数据)2837104(11个月数据)
万历五年(1577年)4359400(+)3494200(+)
A.高产农作物的引进B.一条鞭法的推行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D.海外白银的流入
2023-12-2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下图是相关学者基于经济数据测算出的清代康乾时期粮食产量相关数据。对此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政局动荡导致中国人均粮食产量下降
B.高产作物的传入使中国粮食总产量提高
C.粮食商品化程度提高造成中国粮食危机
D.当时中国农业发展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据淮关税收统计,乾隆年间由运河输往江南的大豆、豆饼每年达数百万石之多。此外,每年由海路从山东半岛和东北输入江南的上千万石粮食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作为手工业原料和农业肥料的大豆和豆饼。上述史实反映了乾隆年间(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B.长途贸易依赖海路运输
C.北方粮食亩产量国内领先D.商人资本控制了生产领域
2023-08-28更新 | 3515次组卷 | 32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2(湖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澳大利亚学者安东尼·瑞德根据东南亚诸国所存档案文献,对东南亚诸国向明廷朝贡的情况作了详细研究(如下表)。该表折射出明朝(     
1400-1489年东南亚国家向明朝贡情况统计一览表(单位:次)

             国家

年份

瓜哇

暹罗

占婆

柬埔寨

马六甲

文莱

菲律宾

1400-1429

30

27

23

7

16

9

9

1430-1459

15

9

22


8



1460-1489

3

8

10


3



A.对外交往趋于保守B.限制私人海外贸易
C.宗藩关系逐渐瓦解D.丧失东方大国地位
7 . 明清时期,特别在 18 世纪,中国女性尤其是江南女性,“活得很温润很诗意”的不乏其人,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写作群体,统计至少有 3000 多位女诗人。江南的环太湖流域是明清女作家分布最为集中地区。明清江南女性创作群体形成反映了()
A.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B.理学统治地位已动摇
C.社会已成功实现转型D.工商业市镇经济发展
8 . 下表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市镇分布统计。据此可知,明清时期江南地区(     
蚕桑与丝织市镇唐栖、碘石、南浔、菱湖、双林、王江泾、濮院、盛泽、震泽等
棉花与棉纺织市镇三林塘、朱家角、江湾、罗店、南翔、新泾、枫泾等
米粮市镇枫桥、浒墅关、黎里等
以冶铁著称嘉兴炉镇、吴江村等
以陶业著称嘉兴千家窑、杭州瓶窑镇等
A.城乡经济联系密切B.抑商政策渐趋松弛
C.市镇经营方式多样D.商人社会地位提升
2024-05-0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测试历史试题
9 . 中国古代农业与水利建设

材料一   下表是关于秦汉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治水活动的历史发展与地理分布统计。

省份
255—前206

206220
三国
220265

265420
南北朝
420589
安徽134
湖北1
江西111
浙江4232
江苏1328

——摘编自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

材料二   唐宋农业的发展十分突出。学者估算唐朝的耕地面积最多是约合今亩5亿至6.5亿。政府重视水利,设有工部水部司、都水监等机构掌其事,既注意维护、利用旧有水利事业,又因地制宜新建了大量中小型水利工程。农具方面,唐朝出现了轻巧灵便、宜于深耕和精耕的曲辕犁,以及用于灌溉高地的筒车。唐时北方开始实行麦粟复种制,两年三熟。南方则出现稻麦复种。唐朝粮食的基本亩产量约在一石左右(合今每亩51.5千克),高者二石。宋朝多在一石以上,长江流域达到二至三石,甚至有高至六七石者。直到明清原有粮食种类的生产基本没有逾越这一水平。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水利建设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影响中国古代水利建设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阐释出现“明清原有粮食种类的生产基本没有逾越这一水平”这一现象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我国是老虎的主产国之一,人虎矛盾贯穿古代社会始末。据学者统计,北魏至元数百年中,全国发生虎患16起。到明清时期,仅东南地区就出现虎患514次,其中明代205次、清代309次。明清时期,虎患加剧的根源在于(       
A.专制统治强化B.苛捐杂税沉重C.生态破坏严重D.人口急剧增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