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下表是清代两湖地区人口、耕地及米价统计表(部分),综合表格可知,米价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人口数(万人)耕地数(万顷)耕地负荷数(人/顷)米价(千文/石)
1734年533.680.06.70.575
1753年1651.483.119.91.012
1784年3283.289.836.61.412
1820年4799.295.050.52.432

A.稻米的产量不断提高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稻米生产技术的进步D.人口增长较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是清代两湖地区人口、耕地及米价统计表(部分):

综合表格可知,以下与米价变动原因无关的是
A.政府政策推动人口增长
B.土地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
C.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
D.商品经济发展吸引农业劳动力
3 . 阅读表格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对西方人及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   

A对外国人的称呼变化B对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
时间称呼时间文件称呼
鸦片战争之前“夷”晚明《职方外纪》“以西把尼(西班牙)东北为拂郎察(法国)。”
鸦片战争到新中国初期“鬼子”晚清《圆明园失宝叹》将法国与俄罗斯分别称为“佛狼西”与“罗刹国”
民国初年和新中国初期“外国佬”1901《过渡时代论》顺流而渡者,其英吉利耶? 乱流而渡者,其法兰西耶? 方舟联队而渡者,其德意志、意大利、瑞士耶? 攘臂冯河而渡者,其美利坚、匈牙利耶?”
改革开放后“老外”;信息时代网称“歪果仁”

——据《从中国对西方人与国家称呼的变化》整理

提炼材料中关于“中国对西方人称呼的变化”或“中国人对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的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围绕材料中的A类或B类材料展开分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7-14更新 | 264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历史试题
4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竺可桢关于中国气候的变迁表
气候变化阶段
时间范围(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
第一温暖期
3000B.C.——1000 B.C.
商、西周初年
第一寒冷期
1000 B.C.——850 B.C.
周代
第二温暖期
770 B.C.——公元初
秦汉时期
第二寒冷期
公元初——600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第三温暖期
600——1000
唐朝
第三寒冷期
1000——1200
宋代
第四温暖期
1200——1300
元朝
第四寒冷期
1400——1900
明清时期

综合上述表格中的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气候的变化与中国历代王朝治乱兴衰的关系?并用史实加以说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下表是某一学者对明末至晚清部分传统书目与新学书目所著录的西书进行的分类统计。
部分传统书目与新书目收录种类、数量表


西书种类




数目
书目类型
传统书目新新学书目
绝缴同文纪四库全书总目增版东西学书录译书经眼录西学书目答问
文、史地类6714917340
科技类121432542128
宗教类58530
政法类00347122
学科类001907719
总计2529703366209
由表可知(       
A.时人具备一定世界眼光B.明清时期科技发展迅速
C.晚清政府积极改革政治D.西学东渐成为思想潮流
2024-03-1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6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明朝前中期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洪武八年(1375年)“禁民间不得以金银货物交易,违者罪之”

《明史·食货五》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两浙之民重钱轻钞,多行折使”

《洪武实录》

宣德十年(1435年)“户部言民间交易,惟用金银,钞滞不行”

《明史·食货五》

宣德十一年(1436年)“于浙江、江西、湖广、南直隶等不通舟楫之处,各随土产,折收布绢白金,赴京充俸”

《正统实录》

A.民众负担不断加重B.白银渐趋货币化
C.政府强化经济调控D.纸币退出了市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表摘自《明实录》中关于明朝一段时期的财政收入情况表,该表数据变化反映了(     
年份米麦(万石)布(万匹)绢(万匹)宝钞(万锭)银(万两)
1430397920.594.17388.932.9
1552265913.332.02414.4243.3
1621278012.920.68.1755.2
A.土地兼并日益严重B.政府税种来源较丰富
C.农业经济呈现衰退D.赋税征收逐渐货币化
8 . 下表是清朝康熙二十四年至嘉庆十七年的人口与土地变化情况表。该表反映出清朝(       
清朝康熙至嘉庆年间的人口与土地变化情况表

时间

民田总数(公顷)

全国人口统计(亿)

康熙二十四年

6078429

1

雍正二十年

7236429

1.2~1.4

乾隆三十一年

7807156

2

嘉庆十七年

7921061

3

A.人口增长十分迅速B.统治危机的初显
C.政府重视农业生产D.国力开始由盛转衰
9 . 下表,《明史·食货志》载万历年间(1573-1620年)中国丝绸、茶叶产销总量,这表明当时(     
商品出口量总产量占比
丝绸约7000万匹约1.5亿匹46%
茶叶约3亿斤约4亿斤75%
A.自然经济成功转型B.深度卷入世界市场
C.商品经济发展繁荣D.农业丧失主体地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3世纪以来,西方作品中不乏一些对中国人的描述,在不同时期的西方作品中,中国人的形象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下表为近代一些西方作品中的中国形象

时间作品中国形象
13世纪
后期
《马可波罗游记》将中国塑造成富饶、华丽、有秩序的美丽国度,国家强大,百姓安居乐业
1776亚当·斯密
《国富论》
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
1885丹尼尔·迪福
《东方箴言》
中国是一个充满凶险的地方,中国人古板、顽固,缺乏创造力
1901迪金森
《约翰中国佬的来信》
中国拥有更为理性的宗教、更高的道德和更为完善的制度。
1937欧内斯特·海明威
《谁的骨头》
中国被描绘成一个正义、勇敢、坚定的国家,中国士兵拥有勇气、忍耐和决心……
根据表中一条或几条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结合史实予以说明。(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23-10-14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