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1 . 清代农学家张宗法( 1675--1760年)的《三农记》记述玉米在各地的异名时说:“南人呼为苞果,楚人呼为苞麦,河洛人呼为玉粱、戎菽是也。”这一现象反映了(     
A.玉米在中国的推广种植B.中国比美洲更加适宜种植玉米
C.南北饮食习惯趋于一致D.中国饮食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2 . 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玉米、红薯、土豆等美洲粮食作物的引进与推广,有助于缓解帝国人口压力,增加帝国的财政收入和粮食储备,统治者只要多加育种和休养生息即可。该学者旨在说明,美洲粮食作物的引进和推广(     
A.改变了中国的粮食结构B.缓和了明清的统治危机
C.促进了明清的社会转型D.加剧了人地之间的矛盾
3 . 据记载,乾隆年间,“(河北)顺天、河间、天津、保定等处淀地居民,近在水乡,似无所利。然可种芦苇、藕菱、稗蒲之属。数者之中,苇利最大”,“织苇之利,通行数省。男人日可获七八分之值,女人可获四五分之值。而河工所用之苇扫之类,亦甚多,利与旱地侔”。据此可知,当时(     
A.北方农业生产的环境不断恶化B.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出现分离
C.家庭手工业出现雇佣劳动关系D.家庭手工业的商品性因素增长
2023-02-12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天一大联考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4 . 自永乐迁都后,漕运已然成为国之命脉,朝廷内府所需物资及军队屯驻所需粮草皆由漕运实现。1438年,明朝廷正式诏令,允许“顺带随船土宜(地方特产)”,其后允许携带农业特产的数额不断增加,流通的地方特产也越来越多。这一政策变化(     
A.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发展B.说明政府强化了经济管控
C.缩小了南北方的经济差距D.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番薯原产于卤美洲,大约在明朝万历年间开始引入我国。其中最主要路径有三条:一是从越南引入广东东莞;二是从南澳岛传至福建漳州;三是由陈振龙引入至福建福州。后逐渐向各地蔓延,至18世纪中期,番薯已遍布全国(如表3所示)。爵著成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并因其高产、抗旱、适应性强、口味香甜等特性,深受百姓喜爱。

表3   番薯引入各省的时间

省份云南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四川广西江西湖北山东河南陕西湖南河北贵州山西安徽
番薯引入年份15761589159316081608173317361736174017421743174617461748175217561768

——摘编自于爱芝、杨敏《番薯引入对明清人口的影响》

材料二 番薯的推广,使大量滨海沙地和山区的贫瘠丘陵得到开发利用。番薯更是绝对的高产作物,而且所需的人力少,但收获量却大大多于其他粮食作物。

——摘编自郑南《从玉米、番薯、马铃薯的传入看外来农作物传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番薯在我国引种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番薯在我国引种的影响。
6 . 明清时期全国出现许多大商人集团,其中最大的是徽商,其次是晋商、江右商,再次为闽商、粵商、吴商、关陕商。他们利用票号从事大宗物资的经营。这反映了当时(     
A.市场秩序混乱B.对外贸易发展
C.农耕经济衰退D.商业资本活跃
2023-02-0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等5地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下·全国·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明代前期,茶商将大量茶叶运抵边境地区,一时难以出售,便赊给当地居民;在福建武夷茶区,“茶商到地将款及所购茶单,点交行东,恣所为不问”。这反映了,明代(     
A.茶叶对外贸易繁荣发展B.民间商业信用得到发展
C.茶文化的世界影响较大D.政府放宽对贸易的管理
2023-01-29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A(全国甲卷)
8 . 16世纪以后,我国古代统治者在原来大运河流通南布北棉贸易的格局下,运河流通又增加了北方豆粮梨枣的南下。长江流域每年则在两准食盐上溯之外,增加了上中游与下游之间米粮与绸布的对流贸易。我国古代这些情况的出现反映了(     
A.全国性商业贸易网络形成B.区域专业化生产的格局被打破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加深D.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较为明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清高宗实录》记载,当时浙江、江苏、广东的一些地区大量种植桑树,特别是浙江“蚕桑之利甲天下”。这反映出这些地区(     
A.自然经济的解体B.农业经济的衰落
C.种植结构的变化D.抑商政策的废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明清以前,陕西的庙会主要是民俗文化活动,无非敲锣打鼓,社火龙灯,唱戏酬神,饮酒作乐。明清以后,各级庙会已成为“虽祀神也,而藉以销售农工需用之器也”的经贸活动,唱戏酬神则反而成为“招致市场”的广告宣传手段。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B.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D.统治思想的根本转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