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1 . 明朝时,西北军用马匹主要是通过茶马互市获得的,朝廷在西北设立秦州、洮州等8个茶马司。清朝顺治至雍正年间,西北茶马司大体在5个左右。到乾隆中叶,西北各茶马司被朝廷裁撤。据此推知,材料所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B.马匹在战争中的地位下降
C.各民族之间差异逐渐缩小D.茶叶生产格局的时代变化
2023-09-01更新 | 349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2 . 明代以前的很多作品中,商人往往作为道德审判的对象出现。但在明清小说中,商贾形象被重新定位,他们的职业得到首肯,人格受到尊重,其形象更加客观、人性和生活化。这一变化说明(     
A.商业发展打破了“四民”秩序B.市民阶层社会价值提升
C.传统的抑商政策开始逐步瓦解D.经济发展影响社会观念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明代中后期西班牙、英国等欧洲国家的白银铸币,源源不断地输入福建沿海,并逐渐进入中国内地广泛流通。有学者将福建外国银币流行的原因归纳如下

福建外国银币流行的原因一览表

序号原因陈述
1外国银币流通功能出色外国银币具有成色稳定、形制统一、样式精美、便于携带、无需折算等优点,因而受到福建商民青睐
2私人海外贸易限制松动随着明中后期倭患逐渐肃清,朝廷宣布解除海禁,允许民间远洋贸易,大大推进了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从而加快了外国白银的流入
3跨区域商人群体的作用
4新航路开辟的外溢效应
参照(1)(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的陈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据淮关税收统计,乾隆年间由运河输往江南的大豆、豆饼每年达数百万石之多。此外,每年由海路从山东半岛和东北输入江南的上千万石粮食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作为手工业原料和农业肥料的大豆和豆饼。上述史实反映了乾隆年间(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B.长途贸易依赖海路运输
C.北方粮食亩产量国内领先D.商人资本控制了生产领域
2023-08-28更新 | 3605次组卷 | 3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如表反映了明清时期徽商购置田产的部分情况。这一现象可用来说明当时(     
年代省县建置人面积(亩)
洪武永乐年间休宁程维宗50
嘉靖前歙县余文义120
嘉庆二十五年歙县鲍姓八大商人113
A.土地买卖开始合法化B.新的生产关系向农业扩展
C.社会经济转型缺乏动力D.农业和商业发展相互促进
6 . 明清时期,人口增长导致的人口频繁流动、更深度的区域开发、城市的发展和区域性贸易活跃、国家制度与商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及其调适、民间组织的兴起、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等等,这些变化伴随着危机。经济、文化领域剧烈变化必然对原有格局和秩序形成挑战。以下对明清时期的变化与挑战理解正确的是(     
A.新航路开辟直接导致明清时期的社会变化
B.西方殖民者的东进是明清时期社会变化的根源
C.明清时期的社会变化完全是反方向的,造成了社会的危机
D.明清时期的社会变化与世界是同步的,构成后者的组成部分
7 . 明朝后期,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自外国传入中国。玉米主要从西北、西南、东南沿海三个方向传入中国,而甘薯则在明朝万历年间分别由菲律宾、越南、缅甸等地传入中国。这一时期,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入中国主要基于(     
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作物结构变化B.玉米甘薯等农作物耐贫瘠且高产
C.国内人口的增加激化了人地矛盾D.对外交往传承以及新航路的开辟
8 . 明清时期对丁庶民的饮宴有严格的规定,但江浙带的民众对宴饮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刻意求精,互相攀比,赛食品之丰盛,比器皿之精美,于山珍海味之中又极为讲究烹调之法。这现象反映出明清时期江浙地区(     
A.商品经济得到发展B.民众生活比较富裕
C.封建等级秩序崩溃D.民众贫富差距缩小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明清“铁三角”

材料一   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小农经济主导地位的强化与传统程朱理学的束缚构成了一个铁三角的关系:双向箭头表示双方的相互作用。

——据毛佩琦《明清易代与中国近代化的迟滞》

材料二   从世界史或全球史的立场看,明初中国专制王朝国力的鼎盛时期正是欧洲黑暗的中世纪,西方透露出的资本主义曙光与明中叶以降中国社会新旧交替的冲动几乎同时。西方的兴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正是中国的明清之际,西方文明赶上东方文明,中国从先进到滞后,就是在这一时期内发生的。所以说,明清易代是中国近代化迟滞以及中国从先进走向落后的转折点。

——据余同元《明清社会近代转型及转型障碍》

结合材料一论证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
10 . 有作家描写16世纪70年代外国的社会生活时,这样写道:“没过多久,中国的丝织品就传遍了京都和利马的大街小巷,中国的棉纺织品也被卖到菲律宾和和墨西哥的市场上,而中国的瓷器也被从堺市(日本大阪府的城市)到伦敦的家庭广泛使用。”由材料可以推知该时期(     
A.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市场B.中国已经形成全国性市场
C.中国是世界的贸易中心D.中国是世界上最发达国家
2023-07-14更新 | 580次组卷 | 7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七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