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清世宗在谕旨中提到:“浙江及江南苏松等府,地窄人稠,即丰收之年,亦皆仰食于湖广、江西等处。”但清初仍继续沿用明朝制定的各省漕运(向朝廷运送粮食)配额,具体情况见如表。据此可知,当时(     
南直(江南)171万石
浙江63万石
江西57万石
湖广25万石
山东37万石
河南48万石
A.漕运配额符合地方实际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C.江南出现新的经济成分D.北方农民的赋税负担较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朝人对大运河的评价在唐朝前期以负面为主,但在唐中叶以后逐渐转向正面。这主要是由于(     
A.安史之乱的爆发B.中央集权的弱化C.经济格局的变化D.长途贩运的兴盛
3 . 据乾隆年间《博山县志》记载:“博山地寡民贫,多凿井穿洞(采煤),以资其利……其主事者必曰井头,率徒下攻者曰洞头,收发钱财者曰帐房,此三人者,权莫大焉。输钱出份者谓之攻主。”据此可知当时(     
A.手工业技术提高B.采煤业出现专业化
C.劳动力市场完善D.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2024-06-0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4 . 16世纪中期,明代史学家陈建以个人之力、博采群籍而成《皇明通纪》,其纪事简要,议论精确,史家推其为明代典故权舆,科考士子赖之备时务策之用,普通民众据以知本朝沿革。在嘉靖至万历中期,出现了一系列重刻本、续补、增订、改编之作。其出版发行(     
A.推动了史学常识的普及B.体现了主流思想的异变
C.彰显出活字印刷的优势D.迎合了社会市场的需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兴趣小组开展以“明代工商业发展”为主题的探究,搜集的材料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A.明朝中期吴承恩著《西游记》B.清朝张廷玉等人所撰《明史》
C.大型历史主题纪录片《大明王朝》D.明朝沉船“南海西北陆坡一号”的瓷器
2024-05-1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687~1887年,山东地区的耕地面积只增加了26%,人口却增加了近4倍。耕种千年的土地,一些矿质养料无法补充,土地越来越薄,收获越来越少。这一现象可用来探究当时(     
A.山东的人口结构B.山东的土地分配C.自然经济的解体D.山东人口的流动
2024-05-0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高二市区一类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下为明初政府做出的一系列规定。这些规定的实施在客观上(     

规定

出处

洪武元年规定,凡种桑麻“四年始征其税,不种桑麻输绢,不种麻输布”

《明史》卷 138《杨思义传》

洪武二十七年“令益种棉花,率蠲其税”

《明太祖实录》卷 232

洪武二十八年下令,山东、河南农民自二十六年栽种桑枣果树,“不论多
寡,俱不起科”

《明太祖实录》卷 243

地方官员任满赴京考课,“必书农桑学校之绩”

《明太祖实录》卷 77

A.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B.奠定了纺织业发展的基础
C.增加了政府的赋役收入D.促进了新生产关系的产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南浔镇是湖丝的主要集散地,兴起于南宋,到明代中后期日趋兴旺,成为“烟火万家”“舟航辐镂”的巨镇。每当新丝上市,“商贾骈集,贸丝者群趋”,既有“乡农卖丝争赴市”,也有“客商大贾来行商”,“一日贸易数万金……”。这可用于说明(     
A.江南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商帮的兴起和发展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D.经济型市镇的繁荣
2024-04-09更新 | 591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9 . 康熙年间,“江南烟户业田多而聚居城郭者什之四五”。乾隆时苏州地区的一些豪绅宦室,更是“皆在城中,无有居乡者”,大批地主城居,甚至成为一种时尚。这一时期居城地主的大量存在主要得益于(     
A.租佃关系得到发展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
C.户籍管理趋于混乱D.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
2024-03-09更新 | 36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10 . 1544-1547年,仅因出海遇险被解送回国的福建人达1000多人。1547年2月单次被解送回国的福建人多达341人。据此可推知,当时福建(     
A.航海技术先进B.流民问题严重
C.对外贸易发达D.人地矛盾突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