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晚明时期,女性诗人创作表现出了历史上少有的立言意识、节烈意识、史诗意识及名士意识,而此前女性文学创作以闺怨为主。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西学东渐现象的出现B.社会的主流意识发生嬗变
C.社会娱乐生活的丰富D.心学的传播与时代的发展
2 . 下列观点出自黄宗羲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工、商皆民生之本”
C.“宇宙便是吾心”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 . 明清启蒙思想家认为义利是统一的,既要讲义,又要讲利,应当在“义中取利”,应当“正其谊(义)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这说明明清启蒙思想
A.背离儒家思想B.是商品经济发展在思想上的反映
C.主张经世致用D.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
2020-11-06更新 | 221次组卷 | 2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是儒学在不同时期的新发展,但其主张又有很多不同。下列说法中属于二者不同点的有
①前者主张理先而物后;后者则认为心即理也
②前者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
③前者主张人以天理为行为规范;后者则认为人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致良知
④前者主张心性论;后者认为人性本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 . 明代思想家李赞认为“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也”,“势利之心,亦人秉赋之自然矣”,李贽的这—观点
A.否定了孔子的权威地位B.符合明代社会发展的趋势
C.明确反对封建伦理纲常D.批判了程朱理学正统地位
6 . 明清时期一些思想家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天下为主,君为客”“经世致用”等观点,反映了(     
A.与儒学对立新式思想产生B.儒学正统地位的冲破
C.宋明理学地位的完全沦丧D.封建社会的由盛转衰
7 .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A.朱熹、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D.王夫之、程颐、王阳明、顾炎武
2022-02-1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王夫之认为“天下惟器而已矣” “据器而道出”“无器而道毁”“无其器则无其道”。他所说的“器”指的是
A.客观存在的事物B.人们的感知器官
C.科学试验的仪器D.万物发展的规律
2016-11-27更新 | 348次组卷 | 20卷引用:青海省格尔木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明儒讲学之所,书院外,还有针对大众寺观祠宇的定期集会。著名学者钱德洪、陈时芳、王歌等集会开讲,听众动辄上千,樵夫、陶匠、农工商贾无不听讲。材料反映出明代(  )
A.儒学教育得以普及B.儒学义利观已改变
C.程朱理学成为主流D.儒学已走向世俗化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韩非子》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统一,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三位思想家各处于什么时代?
(2)三段材料反应的政治观点有何不同?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一、二与材料三的主张有什么本质区别?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
2019-11-06更新 | 62次组卷 | 22卷引用: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