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明代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一生专注“致良知”,认为“良知”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需要重新发现和践行,这样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据此可知,王阳明(     
A.提倡个性自由B.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C.抨击君主专制D.主张工商皆本
2 . 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A.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B.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
C.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
2020-01-01更新 | 1229次组卷 | 80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认为没有明末清初儒学的新发展,清初的社会重建无法实现,清中叶康雍乾社会大发展便是“纸上谈兵”。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     
A.明末清初新儒学提倡农工商并重B.明末清初新儒学批判君主专制
C.明末清初新儒学趋“实”重“实”D.明末清初新儒学崇天理重心性
2023-06-14更新 | 240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3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明清之际,学风开始发生变化,人们既不满意“心学”的束书不观,也不满意“理学”偏离实际的空谈义理。这一变化(     
A.迎合了市民阶层的需求B.反映了知识分子对儒学的反思
C.批判了传统儒学义利观D.体现了民众开始关注社会现实
2023-11-08更新 | 226次组卷 | 7卷引用:历史(全国卷人教版03)(12+2+1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20-21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5 . 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教徒个人有权凭借自己的良心和理性去解释《圣经》。王阳明强调“致知”是要求“致吾心之良知与事事物物”,格物是要求端正人心,去恶存善。这两种主张都
A.重建了古典人文传统B.彰显求民主的时代精神
C.有助于唤醒自我意识D.树立了理性主义价值观
6 .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傅山痛斥理学家是“伪君子”;另一个思想家颜元嘲笑理学家“全不谋利计功,是空寂,是腐儒”,还把理学家一贯奉行的“正其谋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信条改为“正其谋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他们的做法
A.继承并发展了孔孟儒学B.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C.推动了民主思想的传播D.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7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颜元(1635—1740),字易直,河北博野人。出身贫寒,曾学医养家。24岁时,从事教学工作,一直持续五十余年。颜元讲了一段王学,两年后得朱子《性理大全》,改奉朱学。35岁时,思想转变,认为理学空虚无用,非周孔正道,但也反对汉代章句之学,提出以“实”为核心的教育思想体系。他批判两千余年来重文轻实的教育传统,他认为教育有“安天下”、“成个性”双重作用。主张恢复尧舜周孔之道,倡导用“三事”、“六府”、“三物”来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颜元晚年主办漳南书院,把书院分为“文事斋”、“武务斋”等六斋,将教育思想付诸实践。颜元认为教人为学要主动,通过练习和实行来获取知识。颜元的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下市民阶层的利益,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摘编自施克灿《中国教育思想史》

(1)根据材料,概括颜元的教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颜元教育思想形成的因素。
2023-11-02更新 | 166次组卷 | 5卷引用:历史(全国卷人教版03)(12+2+1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激烈变革的时代为背景,以崛起的士阶层为骨干,以兴旺的私学为基地,战国时代,学术思想界出现了诸子并起,学派林立,相互驳难的空前繁荣的文化气象,揭开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篇章。

——摘编自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摘编自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材料三:明清之际是诸种矛盾交织、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时代。一方面封建专制集权高度膨胀,礼教纲常愈趋苛严;另一方面统治阶级极端腐败,纲纪凌夷,政教失控,危机四伏,正统礼教的腐朽阴暗面暴露得更加充分。……明中后工商业的发展和近代科学的传入,也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思想界注入新的时代气息。一些先进知识分子……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自由的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摘编自施建中《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空前繁荣的文化气象”指的是什么?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揭开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篇章”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理学在传统儒学基础上有哪些创新之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末清初社会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概括其思想特点。
9 . 黄宗羲曾指出:“阳明言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不知天理从父母而发,便是仁也。”并以“谷种”为喻:“仁之于心,如谷种之生意流动,充满于中。然必如艺植灌溉之功,而后始成熟。”据此可知,黄宗羲(       
A.对封建伦理道德进行批判B.否定了良知存于内心的天理观
C.积极践行经世济民的理想D.意在强调发挥良知的实践价值
2023-02-01更新 | 171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银川市银川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李贽在民间讲学时,别的先生只收男孩,他偏偏要男女收在一起;别人都要求孩子走路要轻,说话莫大声,而李贽偏要他们蹦蹦跳跳翻跟斗,大声读书震天吼。这反映了李贽
A.克己复礼B.提倡民主C.反对专制D.挑战正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