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主张学术研究要切实、有用,反对理学空谈心性。但是,随着清政权的巩固,这些精神却遭到阉割,更多的人提倡整理、考订古典文献。这一变化折射出(     
A.学术研究遭受挫折B.君主专制日趋强化
C.文化专制逐渐加强D.新的经济形态诞生
2 . 顾炎武著《天下郡国利病书》时说:“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于是历览二十一史以及天下郡县志书,一代名公文集及章奏文册之类,有得即录。”由此可知,顾炎武著此书旨在(     
A.抨击经学空疏弊端B.探寻王朝救弊之法
C.倡导经世致用学风D.推崇儒家民本思想
2024-02-0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榆县第一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唐甄(1630--1704),四川达州人,明末清初思想家,几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齐名,被后来学者推为中国民主思想的先锋,代表作《潜书》。他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主张:认为至尊王子并非天地大神,而是人,君主只不过是“匹夫”“独夫”而已。认为官多害民,天下之官皆弃民之官,天下难治者,不是民而是官。认为人们应如兄弟,同处天地之间犹如同处一帐之内;在家庭伦理方面提出“男女,一也”。从人的自然生理角度论述欲望是人与生俱来的,追求生存和发展是人的天然权利。提出“天地之道故平”,治不平必富民,富在编户不在府库,若户空虚虽府库积财如山,实为贫国。反对儒者空谈误国,把能否救民视为儒者的标准。推崇王阳明良知之学,袭王阳明“知行合一”说,主张经世致用。

——改编自梁靖《唐甄的平等思想及其特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甄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甄思想形成的背景。
2024-01-0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明代王守仁任南赣巡抚时,颁布了《仰南安赣州印行告谕牌》,如下面所示。王守仁意在(     

尔民之中岂无忠信循理之人,顾一齐众楚,寡不胜众,不知违弃礼法之可耻,而惟虑市井小人之非笑,此亦岂独尔民之罪,有司者教导之不明与有责焉。至于孝亲敬长、守身奉法、讲信修睦、息讼罢争之类,已尝屡有告示,恳切开谕,尔民其听吾诲尔,益敦毋息!

A.倡导礼法并用B.强化基层治理C.稳定伦理秩序D.整顿地方吏治
2023-12-30更新 | 13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徐渭的戏剧作品《渔阳弄》是以《三国演义》中祢衡裸体击鼓骂曹的故事为题材而写成的,风格本色自然,言语孤高狂傲。他曾提出“凡利人者皆圣人”的思想,主张人不应以外在的种种规制来束缚、戕害自然人性。这表明他(     
A.把孔子作为其批判对象B.受心学影响追求个性解放
C.深受程朱理学思想影响D.强调民主平等和学术自由
6 . 王夫之谈及史学功能时说:“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师者也”;顾炎武也谈到史学研究应“考百王之典”“综当代之务”,是“修己治人之实学”;黄宗羲更是明确地提出了“知古必先通今”的观点。三位思想家的言论(     
A.以民为本B.史论结合C.重视考据D.经世致用
7 . 李颙(1627—1705)说:“学人贵识时务,奏议皆识一时之务者也”,“学贵实效,学而不足以开物成务,康济时艰,亦可羞巳”。据此可知,李颙     
A.肯定民本思想的时代价值B.抨击了陆王心学的虚浮学风
C.追求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D.承认了程朱理学的功利色彩
2023-12-1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宁夏部分名校2024届高三12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8 . 王夫之主张:“政之善者,期以利民;而其弊也,必至于厉民。”王夫之把“无利于国,无补于民”的执政称之为“稗政”,将“病国虐民”的残暴手段称为“苛政”。他还提出:“人也,即天也,天视自我民视者也。”王夫之的主张(       
A.突显了经世致用观念B.继承了传统民本思想
C.论证了勤政的重要性D.展示了社会治理途径
9 . 王阳明日:“吾辈今日用功,只是要为善之心真切。此心真切,见善即迁,有过即改,方是真切工夫。”在其制订的《南赣乡约》中,他强调,“尔等父老子弟毋念新民之旧恶而不与其善,彼一念而善,即善人矣;毋自恃为良民而不修其身,尔一念而恶,即恶人矣;人之善恶,由于一念之间,尔等慎思吾言,毋忽。”由此可知,王守仁重点关注(     
A.心学的理论渊源B.乡约的非强制性
C.守善的主观能动性D.基层治理注重相互监督
10 . 王阳明主张“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理不外吾心,不外吾心之良知,穷理即穷吾心之良知,穷理尽性也即穷尽吾心之良知。在此知行合一,而求外在物理,则心与理为二,知行也不能统一,知行合一以心即理、良知为基础。王阳明的这一思想(     
A.凸显了客观唯心主义的倾向
B.有利于强化人们的道德自觉意识
C.立足于探究宇宙万物的本原
D.突破了传统儒学价值追求的桎梏
2023-12-05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等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