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商业的兴盛,明朝为商人服务的有关交通、经商的书籍被纷纷刊行,成为后人了解明朝商人经商路线的基本素材。1570年,徽商黄汴编撰《天下水陆程》不仅包括各商路的方向路程、沿途驿站名称、行程风险、食宿条件、行会组织等,还有许多集镇和村落名、河流名。官员旅行,有驿站可以吃喝休息;商贾旅行,哪儿有村落,哪儿需渡河,都要自己操心。明朝后期,政治上宦官擅权,不得志的士大夫们渐渐疏远政治,流连于山水之间,调查当地的民情风俗,这种行为被称为“宦游”。文人们在适宜季节与朋友出游,“不必矫情,不必递性……直心而动”。他们将所行、所见、所思记录下来,形成了内容丰富、体裁多样的游记,其包含着明朝人特有的对科学的追求,对自然、对社会的独特观察。其中,徐霞客、王士性两位大旅行家的著作就是观察、描写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的典范,是地理学在中国成为一门独立学问的标志。

——摘编自傅林祥《交流与交通》

材料二   工厂有统一的作息时间和规章制度,机器强迫人按照机械的节拍从事劳动。城市化使人们的生活空间缩小,工作压力增大,住房紧缺,环境污染,道德水平降低,人际关系冷漠……所有这些弊病使人们想要逃避节奏紧张的城市环境,回到宁静的大自然中去。工业革命使阶级关系发生新变化,使财富不再只流向封建贵族和大土地所有者,而是更多流向资产阶级,从而增加了有财力外出旅游的人数。产业工人虽然在经济上受资本家剥削,但毕竟是自由人,有迁徙外出的自由,再加上生产力的提高和工人阶级的斗争,资本家不得不增加工人工资并给予他们带薪假日,土地所有者不再垄断权利,财富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分配,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得到了提高,这些变革都导致了“有闲”阶层的急剧扩大。由于社会财富大量涌现,温饱不再是生活的目标,各阶层开始购买从前从未有机会购买的、甚至比以前范围更大的商品,旅游成为人们主要的消费之一。

——摘编自郭文康《工业革命与近代旅游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旅游兴盛呈现的特征,并说明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时期西方旅游兴起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方旅游兴起与发展带来的启示。
2024-02-26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七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北宋初年,儒学思想比较沉闷,在当时的政治思想中没有占支配的地位。到北宋中期,随着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加剧,因循守旧政治受到日益激烈的批评,士大夫中要求改革政治的变法思潮日益高涨。儒学这时期吸收了佛教、道教的一些思想,向着“通经致用”的方向发展,适应新的政治形势需要而日益活跃。当时士大夫中不少人出于对内忧外患交炽局面的忧虑,想通过对经籍作出符合现实需要的新解释,为解决现实的社会矛盾寻找答案,为巩固宋王朝的统治寻求药方,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儒学也在各个学派争鸣中得到发展,形成带有新的时代特点的新儒学。

——摘编自吴泰《中国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儒学”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因其对外的良好开放性,而能够虽然经受过佛道的冲击、胡汉文化的融合以及外族的入侵都能够一脉相承地延续下来。但到明清以后中国文化却开始走向了一条封闭的道路。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后,为了防止倭寇的侵略,巩固封建统治,开始限制通商。清朝更是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实行全面封闭政策,朝着自我封闭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中国文化发展历史及感悟》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并指出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导致该趋势的因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汉以来,儒家思想在绝大部分历史时期是中国的主流价值观。汉朝以后,历朝历代四书五经被无数次修打,孔子原作已面目金非。儒学在魏晋时期演变成玄学,唐代政权基本上以儒家思想为王导,但是也渗透了道教和佛教。宋朝时发展为程朱理学,尊周敦颐、程颢、程颐为始租,朱熹为集大成者,经明朝王阳明又发展为心学。后取得官方地位。现在所说的儒家思想,相当部分来自宋朝的文献。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都以朱熹的理学内容为考试题目,对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摘编自盛文林《最经典的国学常识》

材料二   清代汉学发韧于明末清初,是继宋明理学之后产生的一个学术流派。之所以称之为汉学,是指其经学研究与宋学相对而言,主张回溯和尊崇汉代的经说。就其学风和研究方法而言,普遍强调读书,注重实际,倡导以朴实的经学取代空疏的理学,具有批判精神和求实精神。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将斗争的锋芒指向被历代儒家不断发展了的以维护封建专制为基本内容的儒家学说。运动的倡导者从反对政治专制出发,对思想领域的文化专制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其焦点就是批判三纲五常,反对尊孔复古。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至清代中叶儒家思想发展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汉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新文化运动对儒家学说的批判。
4 . 顾炎武认为“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其常情也。”“夫使县令得私其百里之地,则县之人民皆其子姓,县之土地皆其田畴”,那么县令治理本县就像对待自家事业一样,必然尽心尽力。材料体现了顾炎武(     
A.赞赏和而不同的处事原则及方法B.挑战传统和提倡效用的思想主张
C.推崇天下为公的家国情怀D.强调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
5 .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
A.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利益
B.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C.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
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2019-11-10更新 | 609次组卷 | 49卷引用:安徽省合肥168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开学历史试卷
6 .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未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宋明理学统治地位逐渐丧失D.自由平等思想得到普遍认可
2020-11-01更新 | 317次组卷 | 14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明人李贽认为“为善为恶,彼俱无意”,清人金圣叹也认为,李逵“一片天真烂漫到底”,完全符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标准。据此可知,李贽和金圣叹等知识分子     
A.主张回归孔孟儒学经典B.依据理学塑造理想人格
C.试图突破传统思想束缚D.不以人性善恶品评人物
8 . 明末清初,黄宗羲主张,国家之根本在于制度建设,但其目的不在于维护帝王统治,而在于利于天下万民;通过完善“学校”制度和拓宽“取士”渠道使民众参与政治事务。由此可知,黄宗羲
A.发展了传统的儒家政治思想B.宣扬了儒家教育理念
C.抨击了科举选拔人才的弊病D.颠覆了传统儒家思想
9 . 宋元明清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商业已与国计民生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联系生产与消费、支林城乡经济发展的经济命脉,对当时社会经济生活产生深刻影响。末代商人依名多渠道的市场经营,为社会提供可重的产品与服务,商业生活里现延物生机。宋代文化市场如笔丕纸砚等文化用品买实书函收箴交另、曲艺伎乐、节假旅游等尤为繁荣,多姿多彩;蒸蒸日上,皆离不开商人的精心经营。许多富商大贸还远沙重洋,经营海外贸易,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宋代商人还发明使用了“交子”这一世界上最平的纸币,极大地促进了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张熙惟《宋代: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高峰》

材料二   为君也……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利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于女,以氧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世偏不察,以工商为木,要议抑之。夫工困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关于宋代商业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请为这一观点提供史实依据。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2023-02-27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再到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充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这一时期思想界活跃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B.西学传入中国、儒学受到批判
C.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衰落
D.自然经济解体、重农抑商破产
2019-10-25更新 | 524次组卷 | 33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天立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