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1 . 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充分反映了这一时期思想活跃。导致这一时期思想活跃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经济解体,重农抑商破产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C.西学传入中国,儒学受到批判D.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衰落
2 . 有学者认为:“秦以后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明朝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的原因是
A.注重考查诗赋B.打破门第限制C.采用八股取士D.自由发挥见解
3 . 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A.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B.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
C.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
2020-01-01更新 | 1229次组卷 | 80卷引用:2019年人教版高三复习专题训练 必修三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与进步思潮
4 .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材料结论
A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提出民本思想。
B董仲舒提出:“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确立儒学正统地位。
C“二程”提出:“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二程”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D李贽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李贽认为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空谈仁义道德。

A.AB.BC.CD.D
5 . 明清时期,我国产生了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其中影响较大的人物有
A.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B.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
C.罗贯中、施耐庵、曹雪芹D.苏轼、柳永、李清照
2019-12-0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统编版高一上第四单元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练习卷
6 .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这表明在政治上他主张
A.主权在民B.君主立宪C.君民平等D.反对君主专制
2019-11-23更新 | 508次组卷 | 24卷引用:【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练习2
7 . 顾炎武以大量史料证明,在中国古代的礼制中,“君”的称谓乃是“上下之通称”,不仅帝王可以称君,诸侯可以称君,大夫可以称君,而且女儿可以称父亲为君,媳妇可以称公爹为君,妻妾可以称丈夫为君等等。这说明顾炎武
A.怀疑君权、具有启蒙色彩B.反对空谈、主张经世致用
C.弘扬道德、肯定传统礼制D.教化民众、主张社会秩序
8 . 某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B.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D.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
2019-11-22更新 | 136次组卷 | 27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测试)
9 . 王阳明认为,所谓“良知人人皆有”,“良知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圣贤与凡人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据此可知阳明学
A.认为圣贤与凡人平等B.与程朱理学背道而驰C.利于激发主观能动性D.动播了专制统治根基
10 . 王阳明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心”成为判断是非的准绳B.动摇了儒学思想的统治地位
C.继承了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D.体现了知行合一的思想观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