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鸦片战争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民国学者蒋廷黻曾指出:“中国当初的目的全在禁烟……战争虽非偶然的,无历史背景的,然初不过因禁烟而起冲突,继则因冲突而起报复,终乃流为战争。”下列表述最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A.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的诱因
B.英国蓄谋已久发动战争
C.国人预料到禁烟会导致战争
D.主因是社会制度的差异
3 .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的鸦片贸易遭到中国人的抵制
B.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C.英国基本完成工业革命想打开中国市场
D.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017-11-1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蒋廷黻著的《中国近代史》写道:“1754年,一个法国人在广州打死了一个英同人,广州的府县动他们自行调解。”广州府县的这种行为 (     )
A.按照国际法,可减少国际纠纷
B.缺乏司法主权观念,后患无穷
C.符合《南京条约》附件的规定,与中国无关
D.颇具智慧,有利于化解纷
2019-01-30更新 | 5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6 . 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为“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
①是错误的,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②是正确的,认识到战争的实质
③是为英国殖民者进行辩护
④混淆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⑤
2019-08-13更新 | 163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2-2013学年吉林龙井三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以上三幅图片,提取相关信息,指出其中一方面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017-08-0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二中2017届高三下学期5月底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认为:“比鸦片战争远为深刻的是几个概念的冲突:中国自称天下宗主的角色与西方国家主权的观念之间的不相容;中国的朝贡关系体制与西方的外交往来体制之间的冲突;以及中国农业的自给自足与英国工业的扩张之间的对抗。”这段话
A.说明了鸦片战争的必然性
B.掩盖了鸦片战争侵略性质
C.贬低了中国经济政治制度
D.脱离了当时具体历史背景
2017-04-01更新 | 222次组卷 | 17卷引用:吉林省桦甸市第八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考试(8月)历史试卷
9 . 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是指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甲午战争
C.中法战争D.两次鸦片战争
2019-01-30更新 | 928次组卷 | 27卷引用:吉林一中2009—2010学年上学期期末高二(历史)试题
10 . 185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为万国工业博览会剪彩,充分展示了英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同时也昭示了英国对市场的需求,基于这种需求,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在签订的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需求的是
A.协定关税
B.勒索大量赔款
C.开放通商口岸
D.割占香港岛
2018-09-22更新 | 229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4-2015学年吉林实验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