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鸦片战争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长期以来,就人们从总体上认识现代化究竟是如何在全世界因地而异的这个问题,中国一直占有一个相当突出的地位……在中国,影响现代化的因素,不管是本土的诸种前现代化条件、国际关系方面的问题,还是中国现代化的领导人推行的各项政策,都不是其他任何地方种种因素的一模一样的复本。中国的这些因素只适合一种与众不同的社会背景,即特殊的中国背景……中国背着沉重的包袱,也带着有利的条件,踏入现代世界,这些包袱和有利条件都可以从今天中国发展水平的格局上反映出来。

——摘编自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

根据材料,提炼一则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认识,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知识进行阐释。(要求:认识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2024-05-27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东莞东华高级中学等二校高三下学期三模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的林则徐硝烟池旧址

材料二   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惨遭屠杀,他们的住宅被炮火夷为平地,人权横遭侵犯,这一切都是在“中国人的挑衅行为危及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这种站不住脚的借口下发生的!……英国人控告中国人一桩,中国人至少可以控告英国人九十九桩。

——摘自18573月马克思《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

(1)根据材料一,结合林则徐虎门硝烟的背景、目的、影响等相关知识,为“林则徐硝烟池旧址”写一篇历史简介。(要求:语言精炼,表述成文。)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人至少可以控告英国人”的具体史实。
2024-05-10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据统计,1785—1833年广东平均每年进口印度棉花约20万担,其中很大一部分供应珠江三角洲加工成棉布,并远销海外。这(     
A.推动了新的经营方式产生B.密切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C.突破了闭关锁国政策限制D.加快了传统手工业的衰落
2024-04-16更新 | 379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作为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政治概念之一、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其内涵指涉呈现出丰富而多变的历史图景,见下表。

中国古代西域一词最早见于《汉书·西域传》,指葱岭以东地区,有时也指包括中西亚、印度、东欧和北非在内的大片地区。“西洋”一词首先出现在五代,范围逐步扩展到印度及非洲东部。明末清初“西洋”指大西洋沿岸的欧洲各国。
晚清与民国初年“西方”不仅仅是地理范围上的欧洲、美洲,还包含了政治层面、经济层面和文化层面。
新民主主义革命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期间,“西方”概念具有双重内涵指向即作为侵略者而被谴责的“西方”和动员西方无产阶级进行世界革命的“西方”。
抗日战争期间,将“西方”概念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西方国家”和“西方法西斯”。
解放战争期间,中共反思近代以来中国先进仁人志士向“西方”探寻的救国救民的道路,“西方”主要作为被反思的对象出现。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探索时期“西方”概念在国内是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而进行批判的对象,也是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思想的目标对象;在国际上,是与亚非拉国家产生共情、建立外交关系、树立自信的批判对象。
改革开放新时期“西方”概念主要是指经济上“西方”,形成了“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对西方开放”,“同西方世界合作”,“不能照搬西方”等概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西方”概念的运用是站在世界历史角度看“西方”,并形成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世界历史角度审视西方发展”,“博采东西方各国之长”,“共同发展”等概念。

——摘编自黄晓娟、胡国胜等《中国共产党“西方”概念的起源与话语变迁》

围绕“西方概念在中国历史上的话语变迁”这一主题,从表中提取至少三个历史时期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表述成文,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1000-1870年世界GDP的结构(单位:百分比)

年代1000150018201870
西欧8.717.923.633.6
西方殖民地0.70.51.910.2
东欧和原苏联地区4.65.98.811.7
日本2.73.13.02.3
亚洲(不含日本)67.662.156.236.0
拉丁美洲3.92.92.02.5
非洲11.87.44.53.7
全世界100.0100.0100.0100.0

公元1000-1870年世界人均GDP水平(单位:1990年国际元)

年代1000150018201870
西欧40077412321974
西方殖民地40040012012431
东欧与原苏联地区400483667917
日本425500669737
亚洲(不含日本)450572575543
拉丁美洲400416665698
非洲416400418444
世界435565667867

——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以上材料能够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多种趋势和现象,指出其中两种趋势或现象并予以阐述。(要求:明确经济趋势或现象,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3-19更新 | 140次组卷 | 3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4 -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广东专用)
6 . 1810—1840年,英国海上霸权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英国海军在控制西非和东非沿岸贸易方面取得成效;二是扩大了海外基地体系,攻占了红海门户的亚丁和马六甲海峡的新加坡;三是英国炮舰外交在拉美取得了成效。这表明(     
A.英国对华侵略的条件日益成熟B.中英贸易失衡刺激英国扩张
C.发动鸦片战争是英国既定国策D.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是必然的
2024-03-04更新 | 343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7 . 杨国强在《通商与禁烟:中英鸦片战争的历史因果》一文中指出,1840年的鸦片战争,西方人称作通商战争,他认为中英鸦片战争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禁烟政策和贸易制度妨碍了英国奉行的自由主义。英国急需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而中国实行闭关政策,贸易场所仅限于广州十三行,基于这种矛盾再加上公行行商累年拖欠货款引发的商业纠纷,当太多的欠款使行商丧失偿还能力时,英国商人便请自己的政府出面干预。作者认为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     
A.中国禁烟运动B.中国和西方通商制度的冲突
C.中国闭关锁国政策D.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2024-02-24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4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8 . 有西方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是中西贸易体制的冲突,将战争责任归咎于中国的排外主义和闭关政策。下列材料可以反驳这一观点的是(     
A.美国总统亚当斯在1841年声称“战争的原因是磕头!—是中国妄自尊大的主张”
B.1830年英国东方贸易调查报告指出“广州的生意几乎比世界一切其他地方都更方便更好做”
C.1841年英国女王在议会演说中强调英国“女王子民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严重的威胁”
D.美国学者詹姆斯认为清朝的“朝堂政治……无法催生出有效的外交政策或战略方针”
2024-01-17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1839年,林则徐组织翻译了1839年伦敦出版的英人所著《对华鸦片贸易罪过论》,“从中得知英国人也有反对鸦片贸易的,坚定了他对‘良夷’‘奸夷’加以区别对待,分化瓦解敌营的政策”。据此可知,译书活动(     
A.吸引了人们关注西方B.引发了国内士大夫阶层强烈反响
C.有助于国内抗英斗争D.为国人维护主权提供国际法支持
10 . 某历史学习小组梳理中国近代史时发现以下漫画(下图)。该漫画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A.鸦片战争的经过B.清政府己沦为洋人的朝廷
C.虎门销烟的必要D.《马关条约》签订的影响
2023-12-10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