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鸦片战争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同于两次鸦片战争的是
A.威胁清政府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B.试图以武力实现其侵略目标
C.遭到中国军民的英勇抵制
D.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为借口
2018-03-2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第九中学高一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2 .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海关税很低,但是官吏所加的陋规极其繁重,连正税也要收货价的20%,且外国人每次纳税都经过一种讲价式的交涉。此现象说明
A.国人对列强有着高度的警惕
B.传统体制不能适应当时社会剧变
C.自然经济具有顽强的抵抗力
D.低关税有利于列强商品在华畅销
3 . 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有学者在谈到这次战争之后中外交往的历史时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材料中的变化根本上是由于
A.中英双方实力的变化造成的
B.世界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
C.中国封建制度的落后
D.中英文化观念的冲撞
4 . 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一英国殖民者说:“这是我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有希望的机会。”此观点的本质是,通过战争使英国
A.对华贸易合法化B.扭转了对华贸易逆差
C.打开与中国进行商品贸易的大门D.获得了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5 . 清朝中后期的鸦片贸易导致中国大量的白银外流,严重冲击中国当时的货币体系。白银外流前,约1000文铜钱兑换一两白银。鸦片战争后,约1600文铜钱兑换一两白银。清朝农民必须以白银向国家缴纳赋税。以下对其影响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造成银贵钱(铜钱)贱的现象
B.农民赋税负担加重,政府收入并未增多
C.便利西方殖民者控制中国海关
D.削弱中国经济实力,殖民者从中获取暴利
6 . 英国汉学家蓝诗玲解释为自己的著作起名为《鸦片战争》是因为“这场战争关键就在鸦片”,“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对华鸦片贸易依然是英国财政的重中之重”。英国政府之所以重视鸦片贸易,主要在于
A.英国政府急需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市场
B.英国政府急需鸦片贸易扭转贸易逆差
C.鸦片贸易捍卫了英国“自由贸易”原则
D.鸦片贸易对于英国的政治影响力至为重要
2018-01-24更新 | 442次组卷 | 23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主要依据是
A.工业革命后英国资本主义的扩张要求
B.中国在政治、军事上落后于资本主义
C.清政府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D.林则徐的禁烟活动激化了中英矛盾

9 . 阅读下列材料

农业是古代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之上古代中国商业产生并不断发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中国历代封建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是什么?历代封建王朝执行这一经济政策的目的有哪些?

(2)商周时期,我国商业经营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3)与唐朝以前相比,唐朝后期及其以后,我国商业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2006年2-4月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乔家大院》是以明清时期的商帮为原型的,请问明清时期的著名商帮有哪些?

(5)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战斗中被打垮………”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清政府是怎样从经济方面“不顾时势”的?

(6)概述当清王朝“不顾时势”时,西欧诸国的发展概况?

2018-02-15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 高一历史 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测验题1
10 . 《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其正确的认识是
①有一定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②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③都加速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④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方式基本一致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
2017-12-1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乾安县七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