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下图为《1840-1900 年中国重大史事示意图》。下列全面概括出示意图内容的是(     
A.列强为了自身利益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B.清朝统治阶级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浑然不觉
C.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进行努力
D.农民运动因为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而失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晚清洋务派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生产,在这些企业中的工人按照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劳作。洋务派的这一做法(     
A.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B.有效阻止了外敌侵略
C.进一步激化阶级矛盾D.推动中国早期现代化
3 . 这场战争对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急剧的大转弯,“昔日为师、今日为敌”的关系使得朝野上下极度震惊,战争结束后,一系列接踵而来的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使整个中华民族陷入了巨大的焦虑和危机之中。这场战争(     
A.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进一步把中国推向深渊
C.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D.双方签订《辛丑条约》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为了挽救国家的颓势,他们推行了一系列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自救运动……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目的未能达到,是因为它不是改变封建统治,只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其失败是必然的。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场自救运动指的是什么?并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图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并说明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唯我独尊”的泱泱大国俯下身段向一直被他们鄙视的“夷人”学习“长技”,而且一学就是30余年,开启了近代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却因“把原封不动的专制帝国潜入到现代化的潮流中去”而遭遇失败。材制中的“改革”(     
A.最早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B.沉重打击了清王朝专制统治
C.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积极尝试D.寄希望于未掌握实权的皇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71年,李鸿章和曾国藩联名上书,奏请派出留学生,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使西之擅长之技,中国皆能谙熟,然后可以图自强。”可见洋务运动时期派遣留学生(     
A.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B.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
C.适应国家近代化需要D.打破传统的教育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52年8月,太平军进入湘南后,大量挖煤工人加入起义队伍,组成了土营,负责在攻坚中挖地道、放地雷以轰塌城墙;1852年2年底,岳阳数千船民和纤夫参加起义队伍,组成水营;使太平军拥有了一支庞大的水师。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     
A.工匠阶层的愚昧B.太平天国的鼎盛
C.社会矛盾的尖锐D.民族危机的加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曾国藩组建团练武装“湘军”。湘军以营为单位,先设官,然后由官回本乡招兵,形成了士兵只服从将领、全军只服从曾国藩一人的局面。这反映了(       
A.中国近代化进程受阻B.列强侵略战争加剧
C.地方割据局面的形成D.中央权力逐渐下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862年5月,英、法分别派军舰开赴宁波,并威胁要太平军和平退出宁波。太平军将领黄呈忠立即驳斥:“宁郡何能摒弃!”炮战五小时后,宁波失守。英国和法国海军舰长均被击伤。上述史实表明
A.中外反动势力同恶相济B.国内战争加剧民族矛盾
C.太平天国坚持民族立场D.农民运动缺乏斗争策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福州船政局是洋务派创办的著名军事企业。据统计,1867〜1873年,在福州船政局工作的外国人员有52名,其职务分布如表所示。由此可以窥见,洋务企业
监督帮办技师监工匠首工人领班职员医生翻译教师合计
1人1人4人1人8人23人3人1人1人9人52人
A.对外依赖性强B.生产技术先进C.遭到列强压制D.忽视人才培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