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19世纪末,清朝统治者认为日本“专用西方制胜”,痛切感到“一代有一代之兵制,一时又有一时之兵制,未可泥古制以疗新病,居夏日御冬裘也”。这说明(     
A.清政府主张全面效法日本军事体制
B.晚清统治集团认识到兵制改革的必要性
C.学习西方科技已成为当时朝野共识
D.甲午中日战争制约清朝政治制度的变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洋务运动时期,洋务官僚李鸿章认为:要自强,就必须有新的生财之道,开辟新的财源;要开财源,莫如振兴商务。维新知识分子王韬和薛福成认为: “商富即国富”,要“恃商为国本”“工商之业不振,则中国终不可以富,不可以强”。这说明(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洋务官僚突破“中体西用”思想
C.先进士人思想观念转变D.维新变法运动已经拉开序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洋务运动早期军用制造业“所需钢、铁、木、煤各项工料,均来自外国”,洋务派认为“且恐不可常恃”“与其购自外洋,不若采自中土”“1874年(同治十三年)海防议起……(光绪元年)上谕直隶磁州、福建台湾试办开采煤铁以济军需”。到了洋务运动中期,大多数民用企业实行独立核算,“所有盈亏,全归商人,与官无涉”。洋务民用企业的这一变化(     
A.使中国产业结构发生巨变B.源于中国海防危机加剧
C.加速传统经济的解体进程D.得益于政府的政策调整
2023-10-27更新 | 499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五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学者钱穆在讲解《国史大纲》时指出,“曾(国藩)氏之反洪杨,乃不满洪杨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士不能诵孔子之经,主张要读耶稣之说、《新约》之书,因之激起民变”。在钱穆看来,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在于(     
A.未能推翻清朝统治B.背离了传统儒家思想
C.领导集团日渐腐败D.追求财富的平均分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54年6月,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接见美国公使麦莲时表示,通商必须遵守天朝法令。同月,他在答复英国特使包令提出的三十一条问题时表示,开埠通商须待大势已定之后,鸦片乃害人之物,必须禁绝。这表明太平天国(       
A.关注世界的发展形势B.具有捍卫国家主权的意识
C.已摒弃天朝上国观念D.否定了西方国家的通商权
2023-09-18更新 | 81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4届高三上学期中历史试题
6 . 《条款官话》,是琉球国的汉语官话著作,其内容几乎都是关于琉球外交的“应答标准”。下图中文字的大意为清朝人问:我听说你们琉球发了文书给英国军机大臣和西洋人,是真的吗?琉球人回:这是为了留在琉球的英国人伯德令产生的被动交涉,不是我们要主动和大英勾搭的。据此可知(     

《条款官话》书影(成书于1866年)
A.清廷的宗藩关系逐渐瓦解B.藩属国近代国家意识觉醒
C.清内部统治危机日益显现D.外交策略受汉语系统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下表是有关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洪秀全的描述,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来源内容
太平天国方面躯长大,面微圆而白,鼻高耳圆而小,其声音响亮而沉重,笑时屋为之震,有极大之膂力与极敏捷之知觉
清廷方面身材魁硕,赤面高颧,有须,粗通文墨,素无赖,日事赌博;体质肥钝,了无异人处
民国前后革命党人面长丰满,红须,手垂过膝;身干长大,富雄姿,豪迈博学,治《春秋》《汉书》
A.不同史料对人物的记载不同B.不同的描述体现人物的多面性
C.不同立场影响对人物的描述D.不同时期对人物描述有所侧重
2023-06-14更新 | 4911次组卷 | 34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871年9月,李鸿章与日本签订《中日修好条规》,并认为该约签订后“纵欲倚西人为声援,断不能转白为黑”,日本不会再侵犯中国的藩属朝鲜。这反映出他(     
A.具有初步的近代外交意识B.企图利用西方国家牵制日本
C.清醒地认识到日本的野心D.力图借助朝鲜遏制日本侵略
2023-05-28更新 | 519次组卷 | 8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本积极迎合西方“文明”话语,通过操纵“文明”话语来建构自身的“文明”形象和清朝的“野蛮”形象。日本这一做法(     
A.导致清朝宗藩体系的瓦解B.揭示了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C.促使清政府认清国际形势D.旨在掩盖战争的侵略本质
10 . 19 世纪中后期,左宗棠在收复新疆的过程中,不断派遣随行官员分赴新疆各地,清理户口,清丈土地,招民屯垦,征收粮税等。这一举措(     
A.体现出“因俗而治”的原则B.为新疆正式建省准备了条件
C.推动《尼布楚条约》的签订D.击败了侵略者保卫西北边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