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货币流通从来不是在静态的市场模型中自由运行,而是在动态社会中被自然、政治、社会等诸多因素所影响。据表可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1893—1899年各地区钱荒案例统计简表(     
时间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华东西南西北
1893111
1894—1895334
1896—18975652102
1898—189945521022
注:数字代表该区域发生钱荒省份的数量。
A.民族危机加剧了全国性钱荒B.清政府的“赈济”与钱荒成负相关
C.钱荒出现的地区集中于华北D.国际银价下跌和铜价上涨是主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894年,湖北枪炮厂初步建成,机器设备订购于德国著名军工企业—克虏伯公司,初有工匠1200多人。1895年,该厂每月产枪500枝,子弹10万多发,炮弹7000余枚。到1906年,该厂共耗银784.6万两,主要来源于海关洋税、厘金(行商税)等。该厂的初期发展(     
A.缓解了清朝的统治危机B.壮大了民族资本主义力量
C.满足了清军的装备需求D.体现了晚清近代化的潮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19世纪70年代,清廷命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沈葆桢统辖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四省外海水师兵轮船,然其基本只能节制两江而无力他顾,广东、福建这两个“南洋”地区的水师则各自为政。这体现出(     
A.中央注重分割地方的权力B.洋务运动缺乏统一领导核心
C.清廷中央政府权威的弱化D.清廷海军存在重复建设问题
2024-05-13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师联盟大联考高三下学期4月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近代中国不同群体提出的关于女性的主张。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群体

具体主张

太平天国领导者

男呼兄弟,女呼姊妹,不列尊卑,不分贵贱;男将女将尽持刀,同心放胆尽杀妖

维新派人士

女子与男子同为人体,同为天民,亦同为国民,并明确提出“推女学之源,国家兴衰存亡之系焉”

辛亥革命时期民主人士

“天下兴亡,匹妇亦有责焉”“人权天赋原无别,男女还须一列担”
A.近代女性解放与救亡图存相结合B.封建伦理纲常思想根深蒂固
C.社会转型时期新旧文化冲突加剧D.专制与共和思潮的激烈较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太平军要求恢复汉族的衣冠服饰,但其并不反对满清的“衣冠之治”,士兵和官长、官阶不同的官长的服色和规格等出现明显的差异。这反映出(     
A.易服成为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手段B.太平军致力于打破传统等级秩序
C.民族矛盾激化影响社会习俗变迁D.农民阶级未摆脱自身阶级局限性
2024-03-21更新 | 9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艺术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适应性检测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865年清政府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最初计划以造船为主,因镇压人民需要,改造枪炮,造船成果极为有限。甲午战后因经费紧张,无力造船,船坞长期荒废,1905年将造船部单独划出,招商经营。由此可知,江南制造总局(       
A.随着洋务运动的破产而解体B.体现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C.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而设立D.折射出近代化过程举步维艰
2024-03-21更新 | 331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咸丰二年(1852年)至咸丰四年,清廷先后向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14省陆续委任了一批以“在籍绅士”为主、间由现任和候补官员担任的“团练大臣”。咸丰九年至十一年,委派仍以回籍官员和在籍缙绅为主。据此可推断(       

A.地方治理潜伏危机B.传统士绅结构瓦解
C.团练兴办成效显著D.督抚的权力被架空
2024-03-20更新 | 152次组卷 | 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2-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江西专用)
8 . 从19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运动到19世纪中后期的洋务运动,再到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和义和团运动,最后到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贯穿这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主题是(     
A.国家出路的探索B.早期近代化的尝试C.学习西方的深入D.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2024-03-02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上饶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清朝同治年间,湖南、湖北有近百部方志被编修,形成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方志集中编撰高潮。在方志中添加了大量“忠义”“褒忠”等门类,以及不少殉难的官绅士子、团总乡勇及其事迹。上述现象旨在(     
A.提升基层民众的民族意识B.构建清王朝的正统地位
C.增强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D.强化边疆社会的向心力
10 . 甲午战争后,清廷多次大量举借英镑、法郎等外债,用以筹措赔款。面对国际银价下跌的趋势,有官员上书提出,“借款一项,吃亏尤巨而久”,且“耗物力于无形之中”,中国应铸造自己的“英镑”和“先令”。这一观点提出的原因是(     
A.币制差异加剧了债务危机B.通货膨胀导致国家财富流失
C.清朝的贸易逆差不断增加D.列强资本输出威胁民族工业
2024-02-29更新 | 807次组卷 | 13卷引用:江西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等级性考试模拟(三)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