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时代与思想
(1)根据下表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内容(节选),依次选出相对应的条约。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条约名称条约内容(节选)
“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自应享优例豁除。”
“增开汉口、九江、南京、镇江等 10 个城市为通商口岸”
“英国商民……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
(2)分别概括下列材料体现的核心思想,并写出该核心思想引领下出现的社会政治运动及相应的代表人物。
材料核心思想社会政治运动代表人物
“以中国之纲常名教,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中体西用CG
“进者存而传与,不进者病而亡焉……负者日
退,而胜者日昌……弱者先绝”

维新思想

D

H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AEI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
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B

F

J
(3)上述表格内容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两大主题。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
2024-04-0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合格考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学年高二上学期合格考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 . 近代中国

(1)将下列历史事件填入时间轴中相应的位置。(填字母)
A.八国联军侵华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中共一大E.戊戌变法
F.第二次鸦片战争G.新文化运动H.辛亥革命I.中法战争J.洋务运动
K.左宗棠收复新疆L.甲午战争M.五四运动N.九一八事变O.鸦片战争
(2)根据上题所列15个历史事件,归纳其反映的中国社会时代特征。
(3)识图读表,释史明义
请依据知识结构图的逻辑,结合所学完善此图。A处应填写________________,B处应填写________________,C处应填写________________,D处应填写________________
E处应填写________________,F处应填写________________
2023-09-1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中国近代史专题练习(1)
3 . 下图所示事件爆发于农历
A.甲午年B.戊戌年C.辛丑年D.辛亥年
2022-03-14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形象的变迁



(1)以上图片涉及近代中国革命哪两个历史时期?图2、图3、图4分别反映近代中国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2)图5、图6中的中国形象产生于怎样的背景下?
(3)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形象的变迁的看法?
2020-08-20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6 . 最能反映出帝国主义进行资本输出、分割世界要求的条约是
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20-07-0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试历史试题
7 . 《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公使毫不客气地对各国公使说:“没有我们的‘功劳’,你们的‘好处’不可能上升到一个新阶段。”日本公使所说的“新阶段”是指
A.扩展通商口岸
B.各国派兵保护使馆租界
C.外国可在华设厂
D.中国聘请日本人为顾问
8 . 不同遭遇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在国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不断发生着“嬗变”,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877年,晚清著名官僚学者黄遵宪随清廷驻日公使何如璋出使日本。历时十年后的1887年,黄遵宪写成了五十余万字的《日本国志》,对日本社会的现状和明治维新作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黄遵宪把此书交给北洋大臣李鸿章并请求予刊印。李鸿章阅后认为:日本改革,只形似而非神似。最终该书被束之高阁。1895年末,清廷翻出《日本国志》,予以正式刊印出版。当时,梁启超读了《日本国态》后说:“乃今知日本,乃今知日本之所以强”,“乃今知中国,知中国之所以弱”。他进一步认为:“其言十年以前之言也,其于今日之事,若烛照而数计也。又岂惟今日之事而已,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顾犬补牢,未为迟矣”。


(1)材料一描述的时期中国正经历什么大事?李鸿章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材料二描述的现象反映中国刚发生什么大事?概括梁启超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试分析《日本国志》前后不同遭遇的原因。
2019-11-0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
9 . 下列四座城市,按其在近代历史上被迫开放为商埠的时间先后排列应是:
①南京
②厦门
③天津
④杭州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④③
2019-08-2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重庆大足县余栋臣起义布告称:“今洋人又割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由此判定,重庆这次起义的背景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9-08-1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北虹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