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瓜分中国的狂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日本接受三国干涉还辽的同时,要求与清朝订立新约。1896年,最终按日本条款,中日签订《通商行船条约》,日本获得了与欧美各国一样的在华权益,清政府也实现了“不令于泰西各国成约以外别有要求”的出发点。这表明当时(     
A.中日两国不平等关系强化B.日本主导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中国主权得到一定的维护D.《马关条约》的条款被废弃
2024-02-28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返校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023·重庆·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2 . 如图为1908年著名漫画家马星驰创作的一幅时事漫画(局部),它反映了(     

A.列强在华利益彼此冲突对立B.清廷力拒外资实现铁路国有
C.攫取路权是列强扩大侵华的工具D.东北地区成为列强在华争夺焦点
2023-12-02更新 | 1197次组卷 | 16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4(浙江专用)
3 . 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B.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C.洋务运动的兴起D.政府放宽了民间兴办实业的限制
2023-09-07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玉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社会科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防备沿海奸民与倭寇勾结,朱元璋下令“片板不得下海”,禁绝了民间一切的海外贸易。在严厉海禁的政策下,民间私人海外贸易被视为非法行径,被迫走上畸形发展的道路,即被迫转入走私和武装走私。隆庆皇帝(明穆宗)被迫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清朝初期政府延续明朝的对外政策,对海外贸易严加限制。康熙时期,自开海禁之后,每年造船出海贸易者,多至千余,回来者不过十之五六,不少人留居南洋。清政府认为“数千人聚集海上,不可不加意防范”,且南洋各国历来是“海贼之渊薮”,因此于康熙五十六年复行南洋海禁。南洋海禁之后,本来一度繁荣的对外贸易,又复委顿。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重商主义是15世纪至17世纪中叶在英国占支配地位的经济思想,重商主义者认为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是国家致富的有效捷径。伊丽莎白一世执政时期,伍斯特1557年贫困人口比例为18%,诺威克1570年贫困人口比例为22%,与城市相比,农村人口的贫困现象更加严重。1617世纪是欧洲民族国家兴起的重要时期,新兴的民族国家迅速转入了争霸战争之中,从16世纪后半期起,欧洲战火连绵。而此时的英国在欧洲诸国中显得弱小。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的英国,以国家的公共利益和绝对君权为最高利益,通过重商主义政策的推行,强力推动了本国经济和政治的近代转型,为英国民族国家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摘编自宫艳丽《论重商主义与英国民族国家的崛起》

材料三   我国具有近代意义的口岸的开放始于《南京条约》签订之后的五口通商。以上海为首的首批口岸的示范效应,很快得到扩散,随着其他条约的陆续订立,中国开放口岸不断增加。到19世纪末,中国的开埠制度出现了关键性转变,“自开商埠”成为清政府商务和涉外政策的一种。据统计,晚清时期共开放口岸83处,依地域划分,东北26处,华北6处,华中5处,华东10处,华南20处,西南7处,西北9处。口岸开放城市约占晚清中等以上城市的28.37%,一般城市的10.81%。如此众多的开放口岸,对中国产生的影响难以评估,无论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摘编自李玉《晚清政治经济史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与明清海外贸易政策的不同,分析英国实行重商主义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清末开放通商口岸的影响,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3-08-28更新 | 19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高考历史猜题卷(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文是近代中国某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摘录,该条约第六款第一条: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以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两国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湖北省荆州府沙市,四川省重庆府,江苏省苏州府,浙江省杭州府。该条约(     
A.使国家丧失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B.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刺激列强瓜分中国野心,掀起了瓜分狂潮
D.清政府与英、德、法、俄等八国签订于1901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896年,俄国诱使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允许俄国在中国东北修筑一条铁路。根据相关合同,俄国享有铁路的经营权以及铁路沿线的行政权和警察权,1903年,铁路建成。自中东铁路修建以后,哈尔滨因其优越的位置而迅速从一个渔村一跃成为商业和文化的大都市,有东方小巴黎之称。如图为哈尔滨著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由旅居哈尔滨的俄国人修建。综上可知中东铁路的修建(     
   
①是列强瓜分中国的产物             ②直接引发了中国人民的保路运动
③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④客观上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对外传播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898年3月,俄国《小丑》杂志发表了一幅漫画:一个年轻的保姆,象征着欧洲,摇晃摇篮。一个婴儿——中国人被紧紧包裹着,襁褓上写着“贷款”“工业”“海关”“铁路”“军队”等。该漫画旨在(     

欧洲与中国
A.抨击八国联军侵华的严重后果B.反映欧洲列强瓜分中国的时局
C.说明清政府已失去统治的根基D.揭示俄国与欧洲存在巨大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图漫画《渔夫、剪刀和鱼》反映的历史事件应该发生在(     
A.19世纪初B.19世纪中期C.19世纪末D.20世纪初
9 . 甲午战争后,德国多次向中国要求“在中国海岸得到一个停泊地”,认为这是“德国在《马关条约》后所尽义务应获得的报酬”。此后,德国获取的“停泊地”是(     
A.广州湾B.胶州湾C.威海卫D.旅大
2022-09-03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返校联考历史试题
10 . 外来因素的冲击和本土因素的积淀促进了文明的转型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商品经济非常繁荣。宋代除了当时最著名的都城汁京,成都、建康、镇江及扬州等众多城市因商品经济的发达而成为名噪一时的著名商业城市。宋代城市坊市的格局已经打破,不再像唐代那样商业区和居民区严格分开,城市经营时间也大大放开……

——任崇岳主编《中国社会通史宋元卷》

材料二: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各国纷纷在华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蚕食中国边疆领土,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沙俄将势力范围扩大到东北全境;德国首开在中国强占租借地、修筑铁路、开矿的特权的恶例;英国强租威海卫和九龙半岛;法国强租广州湾;美国则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

——黄凤志《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中国的精彩,就是中国人在过去四十年内,或者说是在一代人多一点的时段内,几乎完整地经历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现在开始经历第四次工业革命。……

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的十来年,我们大致完成了以电力、内燃机、家用电器、石化工业、中高端基础设施等为主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张维为《集四次工业革命为一体”的中国崛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宋代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并指出此后我国古代经济格局的变化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甲午战争战败给中国造成的“巨创深痛”。有专家指出:“这场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水岭”,请从列强侵略方式与经济结构变动角度分析其合理性。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推动中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政治、经济因素。并就此谈谈你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