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瓜分中国的狂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甲午战后,英国获得了山西、河南、直隶、四川等省矿产资源的优先开采权,德国染指开平煤矿,俄国事实上获得了在长城以北及东三省、新疆等辽阔土地上开采各种矿产资源的优先权。列强的这些行径(     
A.表明其对华进行商品输出B.推动了民族重工业的发展
C.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D.缓和了西方各国间的矛盾
2 . 英国驻沪领事在1892年度的上海贸易报告中表示:“甚至直到1870年,这两种商品(丝、茶)的出口值仍占出口总值的88%,而在1872年,它们的比例曾高达90%。”据此可知(     
A.上海对外贸易繁荣B.英国关注丝茶贸易
C.中国外贸隐忧明显D.中国贸易中心转移
2023-11-2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伦敦新闻画报》报道:“战前,清政府曾一度寄希望于英国帮助调停双方的关系,战争爆发后,英国政府宣布中立。本无法置身局外的俄政府内部机会主义急剧升温,他们期待在这场战争中坐收渔翁之利,而德、法最后突然转向支持俄国进行干涉,也是因其利益遭到损害。”材料所涉及的战争(     
A.成为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B.推动中国外交出现制度性变化
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正式启动D.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023-09-27更新 | 377次组卷 | 7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97年2月,中英签订《续议缅甸条约附款》,规定中国未经与英国议定,“不能将现在仍归中国在湄江左岸之江洪土地……让与他国”,云南地区修铁路,要与英属缅甸的铁路相连。3月,法国驻华公使给总理衙门的照会中,要求中国不将海南岛割让他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经济被西方资本垄断B.列强在中国强租租借地
C.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D.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图漫画,山姆大叔照会六国,它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美国由确保其势力范围的传统目标转向谋求重大海外利益和远东霸权。这一照会意在(     
A.积极参与世界的共同治理B.打开中国大门和掠夺原料
C.与世界列强共同瓜分中国D.建立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6 . 1900年,英德两国签订的《英德扬子协定》规定,“将中国之江河及沿海各口岸各国贸易及其他各种正当经济活动,自由开放,毫无差别⋯⋯德帝国政府及英女王陛下政府不得利用现时之纷扰在中国获得任何领土利益”。这反映出(     
A.英德首先提出“门户开放”B.列强扩大在华资本输出
C.列强在华利益争夺加剧D.中国利益得到一定维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甲午战后到20世纪初,外资控制了中国机器采煤的91.9%,棉纺生产的76.6%,内外航运的84.4%。截至1902年,各国对华投资总额达15亿美元。这一现象(     
A.反映了列强加紧资本输出B.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
C.源于政府放宽设厂的限制D.摧毁了传统的自然经济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清朝典籍中,“外洋”一词通常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纳入清朝行政管辖的一条带状海洋区域,与“内洋”相对应,属于国家领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个是指外国,与“中国”相对应,泛指所有滨海国家,又称外夷。下表是《清实录》中道光朝以后关于“外洋”使用频率的统计表。

中国管辖的“外洋”与外国同义的“外洋”使用频率统计表

道光朝(1821—1850)咸丰同治朝(1851—1874)光绪宣统朝(1875—1911)
中国管辖的“外洋”外国同义的“外洋”中国管辖的“外洋”外国同义的“外洋”中国管辖的“外洋”外国同义的“外洋”
1411927258148

       ——摘编自王宏斌《晚清“外洋”词义嬗变之历史学解析》


指出材料中“外洋”一词使用频率的嬗变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合理解读。
2023-01-0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务印书馆董事长张元济(1867~1959)在1949年回忆说:五十多年前,因为朝鲜的事件,中国和日本开战,结果我们被日本打败,大家从睡梦中醒过来,觉得不能不改革了。

材料二   甲午战败让中国蒙受了巨大损失……失败后的中国没有就此沉沦,毫不犹豫转身向东,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不三年,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从而为中国再出发提供了一个现实可能性。

——摘编自马勇《甲午战争影响:沉痛的转身》

材料三   1905年冬,日本东京大森海湾,刺骨的海水凝固了一位中国湖南人的血液,他的名字叫陈天华。两年前,陈天华随1300多名留日大军,来到东京学习法政。在赴死前一天,陈天华留下了一纸绝命书,鼓励时人“去绝非行,共讲爱国”,不无悲壮而又充满着愤懑,使得前者赴后者继。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五十多年前”具体所指时期,说明“我们被日本打败”的结果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甲午战败让中国蒙受的巨大损失。
(3)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留日学生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1898年,英国发出照会,要求清政府“确切保证不将扬子江(注:长江)沿岸各省租押或以其他名义让予他国”。清政府答复称:“查扬子江沿岸地方均属中国要地,中国断不让予或租给他国。”这意味着(     
A.英国将长江流域辟为殖民地B.长江流域成为英国势力范围
C.“门户开放”政策宣告失败D.清政府成功维护了主权完整
2022-09-08更新 | 5232次组卷 | 33卷引用:山西省大同云冈现代双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