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清政府旧的财政体系无以为继,各级政府间逐渐形成了新的财政分权格局。通商口岸征收的海关税成为中央政府正项钱粮之外的最大财政收入。在战争中临时征收的间接税(厘金)后来成为固定税种,并在中央政府和省政府之间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分成。税额的增加,也引发了民间的抗税斗争,数量如图所示。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1912年全国范围内抗税活动次数

——摘编自郝煜、薛邦烁《分权的崩溃——清末财政摊派对附加税费和抗税民变的影响》


(1)根据材料,总结图中晚清(1860—1912年)抗税斗争爆发的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趋势出现的原因。
2023-12-1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百分智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学业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康有为把孔子说成改革家,怀疑古文献的真实性,在儒家道德的捍卫者眼里不啻是亵渎和异端。叶德辉斥责康有为利用圣人谋私利,讥笑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即使同情改制的人都难以接受康有为的学说。这可以用来说明(     
A.戊戌变法的失败在所难免B.维新变法运动缺乏阶级基础
C.维新思想动摇了儒学地位D.康有为的主张违背历史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世纪末,康有为借《春秋公羊传》中的变易思想——“三世说”,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梁启超在《时务报》上虽不时引用“三世说”,但更多采用自然科学知识,认为万事万物,无不处于变化与进化中。这反映了梁启超(     
A.顺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诉求B.竭力提倡西方民主共和思想
C.主张摒弃中国传统变易思想D.使报刊成为变法的宣传重心
2024-05-1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百师联盟高三信息押题卷(三)全国卷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4 . 据如表可知,上海租界内公园一律向中国人开放的历程体现了(     
时间事件
1868年中国第一座城市公园上海外滩公园正式开放,但限制华人入内。
1878年《申报》呼吁“请弛园禁”。
1886年上海工部局向“受尊敬的品格高尚的中国人”发放游园券。
1920年律师冯炳南指出工部局“并无权力不准中国人……入其所管理之公园也。”。
1928年租界内公园一律向中国人开放。
A.近代以来收回国家主权的成果B.上海市民精神需求的逐渐变化
C.近代中国日益觉醒的民族意识D.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的影响
2023-11-2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清政府虽然每次战败后均与侵略者签订了割地、赔款、开放商埠或允许在华建厂等丧权辱国的条约,但就其主要倾向来讲,仍是“仇外”“排夷”的。然而,自《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清政府对外国的侵略就再也不抵抗了。这一变化(     
A.催生了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出现B.加速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使列强侵华经济方式发生了转变D.使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日益合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与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期相比,上海庚予时论中出现了诸如“满贼”“北京贼政府”“觉罗氏江山破碎”“东南半壁”“迁都南京”等新术语和新话题,这种言论在以往都未见或少见。该变化表明当时(     
A.清政府成为众矢之的B.立宪骗局的破产
C.上海成为变革的先导D.中央权威的式微
2023-04-01更新 | 374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绵竹中学2023届高三5月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前人有过的曲折也是后继者的财富。中华民族步入二十世纪时,正处在深重的苦难中。甲午战争,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戊戌维新运动推动的变法注定要失败,但决不能国而抹杀它促进新思想传播的作用;不能因为义和团运动是爱国运动,就不指出那些消极落后、甚至愚昧荒唐的东西,正如不能因为它存在消极落后的方面,就不敢肯定它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一样。

材料二   第十四章人心向背的较量

人心向背,是最终左右一切的决定性力量。解放战争中,军事局势迅猛发展。国民党统治区内以学生运动为先锋的民众运动风起云涌,反映了国民党统治区人心的变动。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最坚决地、脚踏实地地在乡村中领导广大贫苦农民,把几千年没有能解决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根铲除:这是中国共产党所以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奥秘所在。民主同盟坚决拒绝参加国民大会,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动向,反映出原来处于中间状态的人们在政治态度上的进一步变化。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概括材料一呈现的历史观念,并予以说明。要求:从你给出的观念中,任选一个并结合材料中的一个事例说明:史论结合,逻辑一致。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8 . 王国维(1877~1927)是近代试图以西方哲学、美学、文学理论评鉴中国古典文学的杰出学者,一生治学可以用“弃中亲西——中西合璧——皈依中学——中西合璧”的四段式来简单说明。王国维治学变化折射了近代中国
A.民族工业发展历程B.统治危机逐步加深
C.救国图存方案探索D.知识分子软弱妥协
2022-03-0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899年,捐官出身的汉裔旗人毓贤出任山东巡抚,提出“民可用,团应抚,匪必剿”,对义和拳采用招抚办法,将其招安纳入民团,于是义和拳变为“义和团”,其口号也由“反清复明”改成“扶清灭洋”。这些变化客观上源于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义和拳改变斗争策略
C.民族危机空前严重D.统治者顺应时代潮流
2021-08-08更新 | 335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1898年,某书商慨叹废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后来发现“经学书犹有人买”,其损失并不如以前估计之大,而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不久又面临亏损。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
A.儒学地位颠覆B.列强侵略加剧
C.政局变化迅速D.西学深入民心
2021-06-08更新 | 12438次组卷 | 112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北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