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近代中国与不平等条约体系尺。
(1)近代不平等条约体系。将下列的字母填写到对应条约内容。(涂答题卡)。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①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②通商:增开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
③通商: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④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⑤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⑥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⑦协定关税:在华进口货物关税税率与英国协商。   
⑧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常驻。   
⑨拆除大沽口和北京通海沿线的所有炮台,准许各国在此沿线的战略要地驻兵。
⑩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
⑪严禁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具有反帝性质的组织。
⑫赔款4.5亿两白银。
(2)近代中国,列强不断侵华,中国人民不断抗争并进行救亡图存的探索。将下列选项填入时间轴(填写字母)。A义和团运动B虎门销烟C鸦片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E《辛丑条约》F《马关条约》G戊戌变法H洋务运动I辛亥革命

(3)下列属于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情况的是(     
①君主专制统治依旧顽固   ②小农经济是主要生产方式
③鸦片烟毒损害人民健康   ④机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重大历史事件由若干历史事件构成,历史事件又由若干小的历史事件构成,由此可以列出历史事件的层次或等级,下列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维新变法——预备立宪——剪辫易服
B.义和团运动——创立拜上帝教——八国联军侵华
C.辛亥革命——公车上书——皇族内阁
D.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发表《狂人日记》

(5)澳大利亚人莫里循曾任《太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20余年(1897—1920)。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他不可能留下的是(     
A.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照片
C.关于戊戌政变的通讯稿D.与义和团冲突的日记

(6)慈禧曾说:“我本来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太甚了,也不免有些动气。虽是没拦阻他们,始终总没叫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我若由他们尽意的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慈禧所称的“他们”是指(     
A.太平军B.洋务派C.八国联军D.义和团

(7)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洋人的朝廷”是以下列哪个条约的签订为标志;(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

(8)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中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A.打开了日本封锁中国的大门B.英国实现了对印度的占领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确立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
2024-04-17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位研究晚清乡土意识的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而几亿老百姓却在同一时代场景中基于传统的民族性、国民性,表现出另一套欲求:均田免粮、真主降临、杀洋灭教、反清复明。”“晚清乡里民众的自救意识与先进人物的救国方案同向而不同调。”

——引自程肃欠的《晚清乡土意识》

(1)与上述材料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
(2)分析“乡里民众”与先进思想家既“同向”又“不同调”的原因。
2024-04-0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0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它是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它是(     
A.义和团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2024-03-0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叙事塑造历史有历史学者认为,对于历史事件的认识往往具有“三重性”:作为历史学者眼中的历史事件本身,作为亲身经历者的切身感受,作为政治阶层的立场和价值诉求。

材料一:美国学者周锡瑞所著《义和团运动的起源》书目摘录(部分)

第一章   山东—父和团的故乡

山东的社会经济区

义和团的故乡

鲁西社会组织

山东士绅的分布

第二章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山东秘密宗教起义

刀枪不入和降神附体

晚清习拳者和秘密宗教

民间文化和农民村社

第三章   披着基督外衣的帝国主义

洋货进口的影响

……

材料二:

中国学者相蓝欣所著《义和团战争的起源》

书目摘录(部分)

第一章   清廷朝政的失衡
第二章   失控的洋人
第三章   德国式的帝国主义

   争夺势力范围与多变外交风云

……

   德国的炮舰政策与胶州湾事件

……

   清廷的困境与义和团的兴起

第五章   群情激愤的山东
第七章   威胁动武
第八章   通往冲突之路

……

材料三   “义和拳的纪律:不打人不抢老百姓的东西,就是和在教的间。”

——杨顺堂、杨高堂(山东德州小杨庄村民)1960年代采访口述

材料四   大臣刚毅认为“奉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

——《中国近代史史料丛刊·义和团》

材料五   “见人即杀,亦不分辨,见有礼拜堂即放火烧之。”

——(英)普特南·威尔《庚子使馆被围记》

材料六:本年夏见,拳匪构乱,开衅友邦。……董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上谕》(1901年2月14日)

材料七:义和团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关于义和团兴起的表述有何不同?
(2)分别概括材料三、四、五中亲历者眼中的义和团形象。
(3)材料六和材料七中对义和团的性质分别做了怎样的定位?
(4)综合以上三组材料,你如何认识义和团的“历史三重性”。
2023-12-05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电影中的历史。

历史题材的电影是借助光电技术重构历史场景的艺术,不仅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也寄予着创作者的情怀。

电影《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故事梗概:黄飞鸿携十三姨、梁宽赴广州参加医学会议,遭遇了白莲教运动。白莲教大肆捣乱洋人的使馆、教堂等地盘,甚至连小学生也不放过,原来是满清大臣纳兰元述利用其来对付革命党。黄飞鸿在国际医学会议上宣讲了传统中医文化,与参会的孙文一见如故,发觉孙文对救国更具远见。纳兰元述利用白莲教冲击英国领事馆,试图抓捕孙文、陆皓东等革命党人。黄飞鸿力助孙文脱险,捣毁白莲教总坛,揭开迷信假象,又因愤慨国运衰竭、民智未开,不惜与纳兰元述决一死战。


问题
(1)影片描述的场景应发生在。
A.18世纪末19世纪初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中期
(2)黄飞鸿在国际医学会议中宣讲的中医学说,可能出自(双选)
A.《黄帝内经》   B.《齐民要术》   C.《梦溪笔谈》   D.《本草纲目》
(3)影片中描述了中国哪些社会阶层的众生相?
(4)影片中描绘的白莲教运动的目标是什么?折射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5)你认为该影片宣扬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请结合影片情境和所学史实加以说明。
2023-01-14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义和团运动时,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互保的区域实际上包括了十三省。这一现象表明
A.清朝君主专制走向终结B.湘淮官僚集团迅速崛起
C.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D.军阀割据局面初步形成
7 . “狼狈西逃”还是“微服西狩”?

注:“西狩”一词,出自《左传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说的是鲁哀公去西边打猎,猎获了麒麟。

材料1   《狼狈西逃的慈禧》(1900年8月29日法国画报《笨拙》)


材料2   1901年1月29日,在西安“蒙尘巡幸”的慈禧太后以朝廷名义颁布一道上谕,内称:“世有万祀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大抵法枳则弊,法弊则更,惟归于强国利民而已……自丁戍以还,伪辩纵横,妄分新旧,康逆之祸,殆更胜于红巾……”

——余丽芬《清末新政评议》(浙江学刊,1991年04期)

材料3   庚子之役,国家以乱民肇衅,外国连衡而入京师。两宫微服出狩,行二日,至榆林堡。怀来县知县吴永具衣冠恭迓于道旁。于是帝后始得进饘粥、备供帐。……丁卯之秋,余与公相遇客邸。有以前事询者,公为述其大略,乃与外间所传迥异。同坐刘治襄先生,瑰奇人也因就公所述,草具其事,立成数万言……

——《庚子西狩丛谈序》

材料4   《庚子西狩丛谈》封面


(1)干支纪年法中“丁”和“戊”均属天干,是不能相互搭配来纪年的,那材料2中的“自丁戊以还”大意是什么?
(2)材料2中的“康逆之祸”、材料3中的“乱民肇衅”指代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材料2中“红中”指代哪一类历史现象?
(3)从序中得知,《庚子西狩丛谈》一书系亲见者讲述,他人记录而成,这种方式产生的史料一般称作        
A.实物史料   B.间接史料   C.口述史料
(4)以北宋时期的改革为例,说说“法积则弊,法弊则更”是如何体现的?
(5)慈禧及皇室西安之行,材料1、材料3有着完全不同的记录。如何看待材料1、材料3的证史价值?
(6)慈禧及皇室西安之行,“微服西狩”“蒙尘巡幸”“仓皇出逃”说法都有。你认为该称作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022-02-16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0-21高二下·上海浦东新·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西什库天主教堂的樊国果记载义和团“劫掠焚杀,逾土匪”。清朝大臣刚毅却说:“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他们对义和团的不同描述主要是由于
A.所见所闻不同B.社会阅历不同C.时代观念不同D.立场视角不同
2021-09-08更新 | 318次组卷 | 7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大附属东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屠外使,火教堂,毁公署,拆铁道,动天下之兵,寒列强之胆;……首都破,国主西狩,然亦雅不欲罢。”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义和团运动   ④八国联军侵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使外国列强认识到,任何国家“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 “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的是
A.保路运动B.黄花岗起义
C.镇南关大捷D.义和团运动
2021-04-22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