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族危机的加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03年,《中国白话报》创办。它提倡白话文,所刊文章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深受读者欢迎。 它设有科学、实业、小说等栏目,曾先后发表过《黄黎洲》(即黄宗羲)《说君祸》《白话扬州十日记》等文章。据此判断,该刊(     
A.反对君主专制,提倡思想启蒙B.呼唤民主科学以进行社会改良
C.主张文学革命,实现救亡图存D.要求扩大资产阶级政党的基础
2024-05-1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五)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鸦片战争的炮火,打破了代表农业文明极致的大清帝国“天朝上国”迷梦。面对接踵而至的内战外乱,举国先进人士形成共识:求存图强乃是最重要的时代主题。他们把摆脱困境的希望寄托于实现工业强国梦想。史学家分析,中国近代工业发轫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90载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七个时期,如下表所示:

分期时间基本情况
第一时期18621877官营军工
第二时期18781894官督商办
第三时期18951902外人兴业
第四时期19031913政府提倡
第五时期19141925民营进展
第六时期19261933官民合作
第七时期19341949工业衰落

——摘编自曾纯《百年沧桑:中国近代工业破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2)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影响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因素,并具体说明。
2024-05-0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高考押题卷(四)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表为晚清政府的岁入、岁出和赤字概况。据此可推知,这一状况(     
年份岁入岁出赤字
1895年之前8000万两8000万两0
1895—1900年8800万两10100万两1300万两
1903年10492万两13492万两3000万两
1905年10292万两13694万两3402万两
19o9年30122万两36787万两6665万两
1910年29696万两33305万两3609万两
A.促使中国进一步卷入世界市场B.推动晚清财政走向近代化
C.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控制D.导致地方督抚势力的膨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晚清《申报》招生广告的变化趋势(如图)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语言速成教育是教育机构发展的突出特点;第二阶段广告总量激增,实业教育、医学教育、女子教育、师范教育进一步发展。上述变化反映了(       

A.广告日益主导教育的发展方向B.国民主要关注的是医学教育
C.向西方学习已经深入制度层次D.民族危机推动近代化的深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05年,为反对朝廷将筑路权送给英国,江浙绅商掀起了拒约拒款、铁路商办运动,“一时之间,杭州的挑夫、上海的名伶、绍兴的饼师,甚至寺院的僧人都积极响应”。1907年马星驰发表漫画《拒约耶、拒款耶、毋虎头蛇尾也》(如图)助力该项运动。这可用来说明(     
A.民族资本主义力量增强B.列强侵略重心转移到东南地区
C.爱国救亡成为时代呼声D.近代民主革命进入新发展阶段
2024-01-1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1896年,李端棻提出了“一经五纬”的教育改革主张。所谓“一经”指在京设立大学堂,在地方创设新式学堂;所谓“五纬”指开设藏书楼、创设仪器院、设立译书局、建立报馆、选派游历者等。这一主张提出的背景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治力增强B.清政府财政危机有所缓解
C.维新与救亡思想广泛兴起D.改革已成为统治阶层共识
2023-11-11更新 | 435次组卷 | 7卷引用:黑龙江省2024届高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02年,日本侵入东沙群岛,两广总督张人骏命人搜集相关历史文献和图籍。其中王之春的《国朝柔远记》和陈寿彭翻译的《新泽中国江海险要图志》等中外文献,记录有“中国至此围渔,已有年所”,中国渔民为证明东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纷纷提供证据。最终迫使日本归还东沙群岛。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列强的侵略行为受到有效遏制B.国人民族意识不断增强
C.传统文献的国防价值备受重视D.清廷边疆危机空前严峻
2023-10-28更新 | 416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8 . 甲午战争之后,尚武主义思潮在中国兴起。蔡锷在其《军国民篇》中认为全国人民都应当具有军人的气魄与精神,投笔从戎走上军事救国道路;清政府也学习西方编练新军等,孕育了一批现代军官群体。这说明(     
A.北洋军阀统治以封建势力为基础B.甲午战败使得清王朝的统治动摇
C.新军成为抵御列强侵略的主力军D.民族危机客观推动中国军事变革
2023-08-29更新 | 8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9 . 1894年,清政府签订名为保护、实为迫害华工的《中美会订限制来美华工保护寓美华人条款》。1904年,条约期满时,国内外报纸刊载要求废约的言论,认为如续约,“辱国病商,损我甚巨”,檀香山《新中国报》也提出抵制美货的倡议。这表明当时中国(     
A.民众对西方的认识更加深入B.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C.民族意识不断崛起D.存在盲目排外情况
2023-05-06更新 | 8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10 . 1902年,《字林西报》中的一篇文章分析了中国在1842年、1860年、1884年、1895年和1900年的逐渐衰落,而“新中国”话语的使用扩展到诸多领域。这可用于说明当时中国(     
A.社会性质开始转变B.逐渐卷入世界市场
C.清廷政治统治腐败D.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2023-02-24更新 | 11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