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10年,德国创立柏林大学,创造了一种体现大学教育的新概念,将学术研究作为主要任务,同时将科学研究与科学知识的传授结合起来。自此,新型大学的指导思想和组织结构在德国迅速得到实施。大学的科学研究迅猛发展,它们与生产前沿挂钩,与很多企业的实验室建立联系,成为各种研究的中心。这种将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方式,也成为19世纪后期德国工业强劲增长的秘诀所在。

—摘编自王亚平著《德国通史》等

材料二   1895年后,中国掀起书院改制的热潮。1898年,张之洞创办的两湖书院也开始仿照西方学堂,分班授课,开设经学、史学、算学、舆地、兵法、时务等课,令诸生阅读《时务报》。1899年,改地图课为兵法课,增加军训和体操,朝着文武兼备的方向发展。1902年,书院改为两湖高等学堂,分习经学、中外史学、中外地理学、算学、理化学、法律学、财政学、兵事学等8门。两湖书院在清末教育改革运动中具有较大的影响。

—摘编自《张之洞与中国近代教育》

(1)简析材料一中柏林大学建立的影响。
(2)分析材料二中两湖书院改制的原因,并综合上述材料就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2024-04-11更新 | 140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4 材料分析题汇编 -【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广东专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3422日清政府颁布上谕,改以往“重农抑商”政策为“农工商并重”,强调“通商互惠,为经国之要政”,并派“载振、袁世凯、伍廷芳,先订商律,作为则例。俟商律编成奏定后,即行特简大元,开办商部”。同年9月商部成立后,清政府把制定商律以振兴工商提上了日程,陆续制定了旨在鼓励工商实业的商事单行法规,如《奖励公司章程》《商会简明章程二十六条》《商会章程附则六条》《商标注册试办章程二十八条》及细目二十三条、《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奖给商勋章程》以及《大清银行则例》等。1904年商部起草的《钦定大清商律》仅由《商人通例》和《公司律》组成,原因是商部成立后,把振兴工商作为其首要责任,因“编辑商律门类繁多,实非克期所能告成”。

——摘编自张文举《清末经济立法对中国入世后法律改革的借鉴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经济立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清末经济立法的认识。
2024-01-21更新 | 216次组卷 | 8卷引用:大题02 认识、启示类-【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通用)
3 . 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   1900年,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一批有志少年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人物简介
詹天佑
18611919
1872年,作为首批赴美留学幼童之一出国学习。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主修铁路工程,成绩优异。1881年回国。19051909年,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震惊中外。
邹容
18851905
1902年,自费赴日留学,开始撰写《革命军》。19035月《革命军》印行,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明确宣布革命独立之大义在于“永脱满洲之羁绊,尽复所失之权利,而介于地球强国之间”“全我天赋平等自由之位置,不得不革命而保我独立之权”。
周恩来
18981976
1898年出生于江苏淮安,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917年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后在天津参加了五四运动。19201924年在法国等国勤工俭学,积极在中国留学生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国后,全身心投入党领导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赫赫功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钱学森
19112009
1911年出生于上海。1935年赴美留学。就在这一年,他写下这样一段话:“你在一个晴朗的夏夜,望着繁密的闪闪群星,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失望吧!我们真的如此可怜吗?不,绝不!我们必须征服宇宙!”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夫妇决意放弃在美优厚待遇回国参加祖国建设。但是,美国当局将钱学森一家逮捕,后来,美国又对他们一家进行严密监视。1955年,中国用朝鲜战场上俘获的11名美国空军战俘换回钱学森一家。他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奉献一生,被誉为“两弹一星”元勋、“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火箭之王”。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自由选择一个视角,谈谈你对《少年中国说》观点的理解。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4 . 发展民主政治,探索民主发展道路,是一个世界性课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于“美式民主”,美国历史学家查尔斯·比尔德曾这样形容:一伙资本家投机商“成功哄骗普通民众接受一个有利于少数显贵的政体”。如今,美国制度失灵的迹象随处可见:选举沦为“金钱游戏”,两党对立日益严重,贫富鸿沟日益加大,种族矛盾日益加深,而实际掌握权力的“深度政府”只关注政商寡头的利益,对民众日益强烈的不满无动于衷。

——摘编自朱瑞卿《政治失能、经济失衡、社会失序-起底美国走向衰败的政治制度》

材料二   民主思想传入中国之后便开始了孕育成长为“中国式民主”的实践活动历程,同时也产生了民主模式之争,一度出现了矛盾、产生了分歧、造成了分裂、形成了纷争。加上西洋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洋资本主义暴发户的挑拨离间乃至直接干涉,导致近代中国政治版图四分五裂。“英美式民主”虽然最早登陆中国,但紧随其后的是与其截然不同的“苏俄式民主”。从此,两种来自“西方”的不同民主理念及其模式在中国掀起了“蓝色民主”与“红色民主”相互激荡的风暴。

——高民政《正确认识对待“中国式民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式民主”的特点和本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以来中国“民主模式之争”。
(3)谈谈对新时期我国“中国式民主”的认识。
2023-07-08更新 | 187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2 选择性必修一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伟大的事业需要一个伟大的民族共同努力奋斗,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一个伟大的力量作为核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提醒国人:“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世界负一个大责任”“要济弱扶倾”"尽我们民族的天职"”“我们要将来能够治国平天下,便先要恢复民族主义和民族地位”。

——《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承前启后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歌曲《走进新时代》

材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孙中山为中华民族勾勒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夙愿而凝练成的政治纲领是什么?归纳在此纲领的引导下,他对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作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歌曲中提到的领导我们“站起来”“富起来”的两位领导人的主要思想理论成果及开创的道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字知识,中国能够迎来“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4)综上,请谈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借鉴哪些历史经验和教训?
2023-03-14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6 . 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是近代历史的主题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中华民族本部多为汉人,苗瑶各土司杂居其间。西北各地,则为满蒙回藏诸民族所居,同在一国之中,休戚相通,谊属兄弟。前此为一姓专制时代,各私其种人,故多为不平等之制度。今民国建立,凡我民族,不问何种何教,权利义务皆属平等,无所轩轻。

——《共和国教科书新历史》(1912年)

材料二   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于诚,合为一炉而治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

——《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   国民党敢郑重宣称,承认中国以内各民族之自决权,于反对帝国主义及军阀之革命获得胜利以后,当组织自由统一的中华民国。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1)概括材料一中民族观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2)概括说明材料二中孙中山的民族观。
(3)相比较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的民族观有何新的内涵?
(4)综合上述材料,请谈谈你对近代民族主义的认识。
2023-02-15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复习-纲要上(期末真题精选主观题54题) -江苏专用
7 . 外交思想

材料一:1906年,孙中山第一次阐发其对外思想:所有中国此前与各国缔结的条约继续有效,偿款外债照旧担任,一体保护所有外国人的权利等等。1912年他向各国发布的《对外宣言书》,与1906年的思想基本一致。五四运动以后,孙中山的外交思想开始有所转变。他认识到“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失败之根源”。孙中山认为,西方列强对弱小国家,“都是讲战争,主张帝国主义去灭人的国家”。因此,他主张要“取消此等条约(一切不平等之条约)中所定之一切特权……以消灭帝国主义在中国之势力”。并指出,十月革命是国际革命的开端和国际民族解放的起点,呼吁被压迫民族与不压迫人也不被人压迫的民族要团结起来,以实现国际革命之成功。

——据邵德门《孙中山政治学说研究》等

材料二:……到现在为止,中国人民已经取得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经验,就是这两件事:(一)在国内,唤起民众……(二)在国外,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各国人民,共同奋斗,这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的统一战线……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30日)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和毛泽东在外交思想上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外交思想转变及毛泽东外交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补充表格。
时代背景                 思想家孙中山毛泽东
国内反帝情绪高涨(2)
国际(1)(3)_____格局趋于形成,两大阵营尖锐对立; 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3)结合材料和所学,简要谈谈你对孙中山和毛泽东外交思想的认识。
2022-05-21更新 | 21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历史真题变式题训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