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材料的史料中任选两个,评析它们在近代中国思想传播中的作用。
2024-04-06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上海形成了一种改良京剧,被称之为海派京戏。表2为海派京戏部分知名剧目简介。

下表

首映时间剧目简介
1901年《党人碑》以北宋书生谢琼仙的故事来影射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害一事。作者化用谭嗣同的诗歌在剧中痛呼:“他自仰天而笑,我却长歌当哭”。
1904年《瓜种兰因》(又名《波兰亡国惨》)据波兰被瓜分的真实历史改编,影射晚清时期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局面。
1908年《黑籍冤魂》(“黑籍”指鸦片)

改编自同名小说,以一个家族五代人的视角展现鸦片在中国泛滥成灾的情况。采用话剧加唱的演绎方式,并在演出当场出售戒烟药。演出团队遭到鸦片贩子来信恐吓,也收到法国驻上海领事赴法演出的邀约。
1910年《明末遗恨》取自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后到明朝崇祯皇帝自缢期间的历史,剧中扮演崇祯帝的演员,后参加辛亥革命,人称“革命艺人”。

——摘编自上海通志馆《戏剧人生——沪上百年戏苑逸闻》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海派京剧。
2024-05-14更新 | 17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6 中国近现代史(80道高频非选择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面是一幅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发展简图,主要体现了中国近代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发展进程。


根据如图提供的相关信息,提炼一个主题,并结合近代中国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历程进行简要评析。(要求:主题明确,评析客观,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1-12-07更新 | 26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4 . 20世纪初,清政府开始兴办新式银行,尝试构建中央银行体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晚清政府的“央行”建设

材料一如下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各界关于“央行”建设的一些论调。

言论出处
(英国)故官商民三者合而为一,便于周转生意,得以日盛……未开国家银行以前既无此时之富有《申报》
非我自设银行,流通银币,示商民以大信,一时难收回利权,亦无以敌西商之侵溢李鸿章
欲操纵中外盈虚,非设国家银行以统摄之不可袁世凯
(改革币制首先要)设立中央银行《大公报》
秉持“银行为国民经济之总枢纽”的理念,并参照美国、加拿大等国银行条例拟定了中国银行章程梁启超

材料二1904年,庆亲王奕助上奏,“此次铸造银币,宗旨在整齐币制……而尤须设有银行,为之操纵维持,始能畅行无阻”。同年,户部尚书鹿传霖拟定试办银行章程,户部银行开始筹建,1905年正式开业。户部银行成立初期虽是“试办”,但以“立中央银行之基础”为宗旨,“实具中央银行之规模”。户部银行在博采外国中央银行之所长的同时,也借鉴了票号、钱庄等中国传统金融机构的经验。同时,政府还赋予户部银行调和政府汇兑的职权,同时其还拥有调剂货币、监理金融的职权。1908年,清政府颁行中国首部银行法——《大清银行则例》,将户部银行增资改组为“大清银行”。《大清银行则例》对银行业务范畴做了明确限制,明确规定由大清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法定大清银行“政府银行”的职责。

——摘编自郑成林、钟钦武《晚清中央银行体制的形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晚清政府的“央行”建设活动。
2023-08-1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试题调研·2022年高考历史第6辑-历史现象认识不清类易错点13-18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出现形形色色的“主义”。据统计,1915年之前“主义”一词共使用约15000次,其中“民族主义”使用约1100多次、“帝国主义”约700次、“国家主义”约600次、“国民主义”约200次、自由主义“约200次、“民生主义”约200次、“个人主义”约100次、“共和主义”约100次。1919年前后,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流行开来。代表不同思想流派的重要期刊中,“社会主义”都是使用次数较多的关键词。以《新青年》为例,1919年使用“社会主义”一词达104次,1921至1922年间达685次。1917至1922年,《少年中国》使用该词为594次,《每周评论》为56次,共产党理论刊物《向导》周报为343次。

——据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

评述中国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的“主义”流行。(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5-30更新 | 56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湖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重农思潮成为一股新潮流。1898年,总理衙门两次颁布上谕,宣称“农务为富国根本,极宜振兴”,要求各地督抚“切实兴办,不得空言”。1901年,张之洞认为,对一个国家而言,强国富民为要图,其大道是“以多处土货为要义,无农以为之本,则工无所施,商无所运”。

——摘编自赵泉民《论晚清重农思潮》

材料二   表:

时间举措
1898张之洞创办湖北农务学堂,聘请美国人白雷尔任教习并筹办农业试验场,从美国引进西式工具、种子、苗木等,招选绅商士庶子弟或有志讲求农学者。
1897-1906《农学报》翻译国外近代农学著作共171种,翻译国外近代农业论文775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近代农学关于农业原理、土壤肥料等方面的科学知识。
1907直隶士绅率先成立了以“译书、编报、开智合群”为旨的直隶农务总会,并称“如有新式农具,特别农产论说著作、中外新旧有用农书,愿送本会陈列考校、采择印校者,本会分别酬奖”。
1910清政府成立全国农务联合会,联络全国农业机关,调查全国农业状况,规划、劝导全国农业的改良。

——摘编自魏露苓《晚清西方农业科技的认识传播与推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晚清重农思潮加以评述。(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3-05-28更新 | 290次组卷 | 2卷引用:(主观50题)主题05晚清至民国初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的抗争和探索-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