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9 道试题
1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任鸿隽(1886—1961),中国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在不断探索救亡图存的过程中,任鸿隽认识到科学与国运的密切关系,辛亥革命后由“暴力革命”的追随、实践者转变为“科学救国”的倡导者。他坚持认为,科学家的职责不是身与社会政治,而是力行科学研究;“科学是立国的根本”并一再倡议将发展科学作为重要的国策。1915年,他与同仁发起成立中国科学社并创办《科学》月刊;1925年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专任秘书,在其努力下,该基金资助科学机构和大专院校,还派遣有志青年出国深造。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学事业,他征得科学社同意,将科学社所有的设备等捐给了国家。

——摘编自侯春燕《任鸿隽科学救国思想初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任鸿隽“科学救国”思想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任鸿隽“科学救国”实践的贡献。
2024-02-27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精英联赛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鲁迅在题为《拿来主义》的杂文中指出:“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死。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鲁迅的文化主张,得到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摘编自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


解读材料信息,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的相关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叙述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2-26更新 | 8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4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在那个内忧外患的时期,东方与西方、革新与守旧、进步与落后诸如此类的二元对立构成了知识分子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和价值取向。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和儒家的面目也越来越固定化和脸谱化,急切的时人再没有机会触及它们的真实面目。”材料意在(     
A.论证戊戌变法的正确性B.批判义和团运动的盲目性
C.揭示辛亥革命的局限性D.反思新文化运动的激进性
2024-02-26更新 | 386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4 . 下表是“中国近代产业结构的变动(1887-1936年)”,据此,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中国(     

年份

国民收入

就业人口

1887年

1936年

1887年

1936年

农业(%)

69.62

64.50

80.00

75.52

工业和服务业(%)

30.38

35.50

20.00

24.48

A.小农经济实现了自我转型B.城市化的进程逐渐加快
C.对工业文明的适应与抗争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2024-02-25更新 | 136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素养测试历史试题
5 . 1928年《民国日报》曾刊载一则报道:闸北太阳庙文安坊内,有年轻妇女尹王氏,于昨日傍晚骑乘自由车,在大统路一带大兜圈子,更有多数工人随后拍掌胡调。四区巡长么万钧正率警在该处检查行人,以尹仿佛率众游行,究竟有伤风化,遂命警将尹连人带车拘送至区署,经署长判罚洋五元以儆。该事件反映出(     
A.新旧观念冲突B.女性追求自由平等C.城市治理有序D.新式交通工具普及
6 . 据统计,1919-1937年,投资广州企业的华侨有7720户,投资总额约11.9亿元,投资行业包括工业、商业、金融业、交通业、服务业、房地产等。由此可知,这一时期广州(     
A.作为通商口岸的地位提升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
C.华侨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D.官僚资本的垄断地位被打破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欧洲启蒙运动中,正当法国进步思想家们从旧的神人关系向新的人人关系过渡,而急切寻求新的思想、新的视野的时候,中国文化恰恰被传教士们介绍过来,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开始了对法国的传播,为启蒙思想家们在政治上反对专制和特权,在思想上反对宗教神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和极其有力的思想武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通过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中便引用过孔子的格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摘编自吴星杰《中法文化交流与儒学在法国的传播》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价值观重建运动,是在面对过去、反叛过去的激烈态度中形成的。在民主方面,从对西方的议会制度产生兴趣和仰慕,到君主立宪主张的提出,再到民主共和方案的设计,最后人们认识到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制度……在科学方面,从“师夷长技”阶段对西方“坚船利炮”的羡慕,到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引进,再到自然科学的传入,最后人们认识到科学不仅仅是自然科学知识和研究。

——摘编自薛于燕《新文化运动时期1915---1924年的价值观重建》

有学者认为,社会环境是外来文化作用于思想启蒙的主要原因。概括上述材料关于近代中西方思想启蒙所采用的外来文化,并评述该学者的观点。(要求:赞成该观点或另提出一个观点均可,并阐述理由)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中期以后.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由门阀士族和部曲、奴客、贱民、番匠、奴婢等组成的旧的社会阶级结构,到宋朝终于转变为宣僚地主和佃客、乡村下户、差雇匠、和雇匠、人力、女使等断的社会阶级结构。商人的社会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阶级关系的一次重大变化。国家制定了严密的法规,保障私人对于土地的转移让渡的权利,使土地买卖和典当的法律更加规范化。地主阶级改变了对农民的剥削方式,普遍采用将土地租给农民而收取地租的办法.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束缚,租佃关系发展迅速。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了初步发展,在纺织、缫丝、面粉、印刷等轻工业,以及以采煤为主的工矿业中,出现了不少新创办的商办企业。正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中国早期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形成,商会的出现便是中国资产阶级初步形成的一个标志。工商业者逐渐成长为一股新兴的社会政治力量,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

——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三   中国工人阶级的发生和发展,“不但是伴随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发生和发展而来,而且是伴随帝国主义在中国直接地经营企业而来。”由于中国近代工业的殖民地性质,无论是外国资本企业、清政府经营近代工业或者民族资本工业,基本上集中在沿海、沿江各城市口岸,并且又集中在纺织、造船、铁路、矿山、加工等部门,因而中国工人阶级比一般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集中,即表现在地区上的集中和企业上的集中。

——摘编自郑学檬等著《简明中国经济通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宋朝社会出现的新变化。
(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社会阶层出现变动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及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影响。
2024-02-21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河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月考试历史科试题
9 . 1920年,周剑云创办《解放画报》,这是一份图文并茂的新型刊物,内容主要涉及爱情婚姻、妇女经济独立及参政、教育、社会关系等方面。据此分析,《解放画报》创刊的宗旨在于(     
A.实现民族解放B.宣传革命思想
C.发展新式教育D.提倡妇女解放
2024-02-2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4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光绪十七年(1891年)九月二十一日,正是西山红叶灿烂之时,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学,光绪皇帝率领军机大臣、各部尚书一同出席。礼堂里站着将近一千名学子,各部官员和京师大学堂的教习们站在两侧,见皇上进来后,都跪伏在地上,山呼万岁。站在人群前面,光绪沉默片刻后,徐徐说:今天是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学的第一天。所谓学堂,在朕看来,就是研习学问的地方。我们的古人有一个传统叫“坐而论道”,今天,朕就和你们论一论这世间的道。

……

所以,朕今日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朕为什么坚持要开办这个京师大学堂,就是希望在座诸君能够破除我们心中之贼,以国家强盛为己任,不骄狂,不自卑,正视现实,发愤图强。

——《光绪皇帝在北大的演讲》,摘编自“面条20082012年发表的网络小说《一个人的甲午》

材料二   国内外部分知名大学的校训

序号国家校名建校时间校址校训校训出处
1中国北京大学1898北京
2中国清华大学1911北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周易》
3中国复旦大学1905上海博学而骂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
4中国中山大学1924广州博学审问情思明解笃行《礼记。中庸》
5中国厦门大学1921厦门自强不息止于至着《周易》《礼记.大学)
6中国山东大学1901济南学无止境气有浩然《昭昧后言·通论五古)》(孟子.公孙丑》
7中国西南大学1906重庆含弘光大,继往开来《周易》《朱子全书.周子书》
8中国四川大学1896成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三国名臣序赞》《尚书.君陈》
9中国北京师范大学1902北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启功
10中国河北师范大学1902石家庄怀天下求真知
11美国哈佛大学1636马萨诸塞州Veritas(真理)“追求基督教与数会意义上的真”
12美国斯坦福大学1885加利福尼亚州愿学术自由之风劲欢16世纪的德国人类学家修顿
13美国加州理工学院1891加利福尼亚州真理使人自由The truth shall make you free
14法国巴黎大学1200巴黎磨难,永远是成长的基石
15英国剑桥大学1209剑桥郡此地乃启蒙之所和智识之源Hinc lucea et pocula sacra
16英国牛津大学1096牛津上帝给我光明The Lord Is My Light
17澳大利亚悉尼大学1850悉尼繁星纵变,智慧永恒Sidere mens eaden mutato

(1)材料一是否可作为研究北京大学办学历史的史料?请说明理由。并依据所学知识,指出学习和研究历史问题应遵循什么样的基本原则。
(2)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而北京大学自建校至今却一直未确定校训。在民间,有人将蔡元培先生1917年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称为北大的校训;也有人将北大精神核心“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称为北大的校训;还有人将西南联大时期的“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称为北大的校训。请运用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以上三种“北大民间校训”的历史依据(只写出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即可)。
2024-02-0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奇石艺术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