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北洋军阀统治建立后,进行了大量的法律条文建设。据不完全统计,《东方杂志》从1915年1月开设“法令”栏到1921年此栏结束,其公布的各种法令数目如下:

年份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合计

数量

150

55

34

51

39

40

22

391

由此可见(       
A.北洋政府实现了从人治到注重“法治”的变化
B.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社会追求民主平等的思潮
C.北洋政府做到了“依法行事”的目的
D.这是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幌子
2 . 下表所示为北洋时期主要军阀割据及其支持者的基本情况。导致这一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派系

首领

支持者

控制地区

直系

冯国璋

英美

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

皖系

段祺瑞

日本

皖、浙、闽、鲁、陕各省

奉系

张作霖

日本

东北三省

A.“府院之争”的不断加剧B.列强干涉和争夺中国
C.英美与日本共同支配中国D.军阀之间的连年混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在西方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直接冲击下,“中华民族”这一概念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与指向,成为影响至今的话语表述。从该词发端至今,其内涵释义经历了多次再生。

“汉族”指向1905年,梁启超在《历史上中华民族之观察》中提到“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即普通俗称所谓汉族者”。
“五族”指向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际提到:“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日民族之统一。”
“国族”指向孙中山在《民族主义》中阐述道:“我说民族就是国族,何以在中国是适当,在外国便不适当呢?因为中国自秦汉而后,都是一个民族造成一个国家”。
“民族”指向1937年,中国共产党在《我们对于民族统一纲领的意见》中就明确了“凡是中华民国领土范围内的所有民族都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中,首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民族”概念的观点。
“宗族”指向1939年,顾颉刚发表《中华民族是一个》一文,明确指出,在中国只有一个“中华民族”,“五族”不应称作”民族”,而应称作“宗族”。之所以称“五族”为“民族”,本身就是帝国主义瓦解和分化中国的阴谋。
从材料中任选一个角度,对其民族观进行解读,并运用中国近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解读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915年,全国教育联合会决定各学校每年以5月9日为“国耻纪念日”,“毋忘国耻”的标语在全国各处都可以看到。如图为1915年马星驰发表的漫画,画面中“困兽犹斗”四个字从左到右,通过改笔形式以空白部分凸显"岂怕战亚"四个字。作者特意在下方标注读法:“困兽犹斗,况今日之中国岂怕战乎”。这体现出(     
A.资本主义迅速发展B.中国反日浪潮涌动
C.民国政治转型艰难D.国人坚决参加一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关于军阀割据和混战是世界各国的近代社会里不曾有的特殊现象,有人把原因归为:一是地方的农业经济(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二是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分而治之的政策。据此可知,军阀混战的主要原因(     
A.社会环境的影响B.农业经济的繁荣
C.帝国主义的入侵D.资产阶级的支持
6 . 民国时期各个军阀势力在军事上的自主及其对各省的实际控制,为他们各自建立独立的主权国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不受中央政府的行政控制,却没有任何一个军阀公开挑战中国作为一个领土完整的单一国家的观念。每当某个军阀或军阀派系对其敌手发起进攻之时,事先总要发表通电,攻击对方破坏国家统一,声称自己出兵是为了捍卫政治统一和国家利益,或者是为了全国的和平及秩序,或者是为了保卫约法,反对当政派系的独裁和滥权。此现象的出现源于(     
A.民国初期的制度设计B.传统价值的政治认同
C.民国时期的思想解放D.列强威胁的外部环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十月革命后,北洋政府号召各地捐款救助滞留俄国的中国劳工,并派“海容”号驱逐舰开赴海参崴武装撤侨,后又出兵西伯利亚,前后共解救华工3万余人。这反映了(     
A.护国战争的胜利B.北洋政府提高国际地位的努力
C.联俄政策的实施D.中国劳工对协约国胜利的贡献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清时期,由于领事裁判权有着种种弊害,中外双方均有改进这一条约特权的意向。尤其是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之役,更激起了清政府收回领事裁判权的强烈要求。为此,它采取了改革司法制度等的实质性行动,但其努力收效甚微。

——摘编自李育民《近代中外条约研究综述》等

材料二   下表为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修约的主要历程。

阶段主要做法
19121918已朝平等互惠的大方向努力
1919参加一战;对德、奥等战败国,要求废除旧约,重订平等新约等
19201925签订《中德协约》《中奥商约》和《中俄协定》
19251928“到期修约”:坚持与各国修订不平等条款,对不愿谈判的国家毅然宣布旧约期满失效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在口号及名称上虽然承继“反帝废约”之“革命外交”,但在实质上与被推翻的北洋政府相当接近,外交上的连续性相当明显

——摘编自《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

材料三   19491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中强调:第一,在原则上,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必须取消,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必须实现,这种立场是坚定不移的。第二,在执行步骤上,则应按问题的性质及情况,分别处理。

——摘编自王巧荣《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等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政府进行修约的背景。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北洋政府及南京国民政府修约的特点。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确定的对外政策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下列能体现“失序与混乱”的是(     
A.社会生活文明开化B.北洋军阀混战割据
C.民族工业迅速发展D.民主科学思想传播
10 . 下列事件反映的问题实质是
1宋教仁案
2袁世凯复辟与护国运动
3张勋复辟
4护法运动
A.军阀派系之争B.民主专制之争C.欧美列强之争D.政党派系之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